腹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30例临床观察
2019-02-12赵锦弘
文 雅,荐 明,赵锦弘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且后遗症诸多,而肌张力增高是其常见的后遗症,“阳性体征”多为身体僵硬,四肢运动不利,长期发病导致肌肉萎缩等。中国相关研究表明,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发病率为80%~90%[1]。因此,寻求和探索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治疗方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探讨腹针疗法对卒中后肌张力恢复的影响,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0例卒中后伴有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2~79岁;病程1~6个月;脑梗死23例,脑出血7例;急性发病11例,亚急性发病19例;发病部位上肢14例,下肢16例。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的诊断标准,且伴有肌张力增高。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3]的诊断标准。③肌张力增高诊断标准:参照《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脑血管病的康复评定”[4]制定,具有肌张力高、肌协调异常、阵挛、腱反射异常等临床特点,改良Ashworth评级(MAS)>0级。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30~80岁;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级为2~4级;病程为1周至6个月内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积极配合治疗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诊断标准者;近期服用过镇静剂或肌松剂者;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病者;既往有对肢体运动功能有影响的相关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畸形及神经肌肉病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引气归元),患侧滑肉门、外陵、上风湿点、下风湿点,健侧商曲、大横、气穴。
2.2 操作 选用汉医牌毫针(长春爱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平柄针,规格:0.35 mm×40 mm,0.30 mm×25 mm,0.30 mm×50 mm)作为针刺工具。
2.3 操作方法 取仰卧位,给予常规消毒后采用引气归元法深刺患侧滑肉门、上风湿点及外陵、下风湿点,健侧商曲、大横、气穴浅刺,针刺同时活动患部以患部感觉障碍减轻为度,留针30 min。9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 d,共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肌张力增高程度: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表)评定,通过感受关节被动活动所受的阻力大小将肌张力分为0、1、1+、2、3、4级。0级: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1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的阻力;1+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前1/2 ROM 中有轻微的“卡住”感,后1/2 ROM中有轻微的阻力;2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 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3级: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 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4级: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上肢观察腕、肘关节,下肢观察膝、踝关节。②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简化FMA表)评定,总分为100分,包括上肢66分和下肢34分。分值越高表明功能越好。总分<50分表示患肢严重运动障碍,50~84分表示患肢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表示患肢中等运动障碍,96~99分表示患肢轻度运动障碍。③安全性评定: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尿、粪便常规检查,治疗过程监测生命体征。④不良反应观察:治疗过程监测晕针、断针、感染、血肿等不良反应并记录。
3.2 疗效评定标准 以改良Ashworth分级为评定标准。显效:肌张力降低2 级及以上;有效:肌张力降低1级;无效:肌张力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30×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等级计数资料分析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改良Ashworth 量表分级 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腹针疗法可有效改善肌张力。见表1。
表1 3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比较(例)
(2)临床疗效和运动功能比较 3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提高(P<0.05)。见表2。
表2 3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比较(分,±s)
表2 3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0例患者均按照要求完成研究,治疗后未见病情加重者;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皮肤瘀斑,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高,安全情况可。
4 讨论
脑卒中后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高级中枢对肌肉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下运动神经元亢进,从而出现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且常伴有腱反射亢进。目前,国内外对于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若不及时治疗,易发展为不可逆的终身残疾。因此,寻找最简治疗方案,降低卒中后因肌张力增高导致的致残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势在必行。西医多采用口服镇静催眠类、肌肉松弛类如乙哌立松[5]、神经阻滞类如巴氯芬[6]等药物抗肌肉痉挛,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较多且不可长期使用;另外,还有生物反馈治疗及康复治疗,由于操作复杂,对专业设备及人员需求高,目前尚未普及;手术治疗则存在风险较大、费用较高等问题。相对而言,中医治疗手段更为丰富且疗效较好。
中国历代医家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有丰富的见解,古代文献中有“臂肘挛急”“瘛疭”“痉病”“腘挛”等描述。《灵枢·邪客》认为中风后肌张力增高乃气滞瘀血阻于经络关节而致;《难经》中“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指出中风后阴阳失调而致痉挛;《素问·生气通天论》则认为筋得阳气温养而柔和,阳气虚则水液气化不利,聚而生痰,阻于筋络,气血不畅以致痉挛;《黄帝内经》亦提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笔者根据前人观点及临床经验,总结出中风后痉挛主要因为脏腑阴阳失调、肝肾阴虚,水不涵木,筋络失养,复有痰瘀互阻、肝风内动而致病。治疗本病时辨证论治,根据其病因病机分别采用滋阴柔肝、益气活血、平肝息风、化痰逐瘀、调和阴阳等治法。赵晓华等[7]将大秦艽汤联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的上肢痉挛,张秋香[8]运用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补益肝肾、强筋健骨、行气活血化瘀、柔肝解痉,均取得良好效果。针灸方面,有醒脑开窍法、通督调任法、平衡阴阳针刺法、分经取穴法、靳三针、经筋刺法等体针疗法等;头针、腹针、电针、火针、针刀、艾灸、推拿按摩、药浴及中药熏蒸等疗法在改善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方面均取得确切疗效。陈安亮等[9]应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不同时期中风引起的肌肉痉挛进行研究,发现其治法对于急性期及恢复期效果明显,而对后遗症期效果稍差;李玉琴等[10]采用腹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肌张力增高取得良好疗效,且优于普通针刺;赖耀铭[11]采用调和阴阳经刺法;杨海涛[12]在完善靳三针理论下进一步创立了颞三针、挛三针法,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功能恢复取得明显疗效;黄韶辉[13]采用“交互抑制”针法改善了卒中后痉挛状态;申斌等[14]采用中药蜡疗结合康复训练刺激经络腧穴,使阴阳贯通,肌张力降低,取得良好疗效。
腹针疗法根据神阙布气理论,通过刺激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穴位,调和气血运行,使脏腑阴阳平衡治疗疾病。腹部乃脏腑集中、经络汇集之地,为全身运输气血提供经络基础[15]。通过行腹针而调畅气血、平衡阴阳,肢体得濡养进而逐步恢复功能。选穴方面,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称为“引气归元”,其中中脘、下脘均属胃脘,多气多血,且两穴含有健脾助运、升清降浊之功,滋补后天而濡润筋脉;气海为培补元气之要穴,关元培本固肾,故此组穴位可交通心肾、补益肾气、调畅气机以鼓动气血。双侧滑肉门、外陵称“腹四关”,滑肉门通于上肢,利湿降逆,外陵通于下肢,擅长通腹气,可引导气血上输下达以濡养四肢筋脉。风湿点可消炎止痛、通利肢体关节。大横可祛湿健脾、滑利关节。商曲可改善颅内脑供血不足,气穴补益肾气。诸穴合用,既能调节脏腑阴阳功能,又能畅通经脉,以助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腹针在改善肌张力及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方面疗效显著,腹针疗法从整体出发调理各脏腑功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平衡自身阴阳的目的,同时腹针更容易让患者接受。但本研究收集样本数量有限,缺乏大数据,影响因素较多,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