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2019-02-12李建中李建华司泽钰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4期
关键词:洼田电针饮水

李建中,李建华,司泽钰

(1.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山西 晋城 048000;2.山西省晋城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山西 晋城 048000;3.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619)

脑卒中是临床上多发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多数脑卒中患者会发生吞咽困难,影响机体对营养的摄入,还会导致患者发生肺部疾病,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损害[1]。吞咽功能障碍临床上可表现为进食困难,易呛水,容易咳嗽[2]。目前临床常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电针通过刺激相关穴位恢复吞咽反射弧,从而达到吞咽正常的目的。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 照组男27例,女23例;平 均年 龄(42.5±2.2)岁;平均病程(25.76±1.53)d;脑出血11例,脑梗死39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6±2.3)岁;平均病程(26.89±1.56)d;脑出血12例,脑梗死3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纳入标准 符合《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中的脑卒中诊断标准[3],急性发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大于24 h;首次发病,且发病之前无认知障碍;年龄≥18周岁;发生吞咽困难时间≥2周;能主动配合研究;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不愿意配合本研究者;有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有意识障碍者;有语言功能障碍者;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康复训练。①进食训练:通过温度刺激,或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和机械训练使其提高对软腭的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每日练习吞咽,每次30 min。②吞咽功能训练:首先进行刺激训练,用湿棉签触碰患者的舌后、颚弓等,约15次,然后采用振动或牵拉的方法训练患者的舌头,帮助舌肌恢复运动功能,每次30 min。另外,还要协助患者进行坐起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上下台阶训练、平衡训练等,连续训练20 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取穴:风池、风府、通里、太冲。患者选择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取华佗牌28号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风府、通里平刺,风池向下颌方向直刺,太冲常规进针。根据患者的体型注意针刺的角度及深度,针刺25~40 mm,提插捻转,针刺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接华佗牌SDZ-II型电针仪,风池、风府为一组,通里、太冲为一组,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频率100 次/min,留针25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洼田饮水试验分级[4]:共分为5级,级别越高吞咽功能越差,吞咽障碍越严重。患者端坐,饮下30 mL的温开水,如可一次饮下,且无呛水为1级;分两次饮下,且无呛水为2级;可一次饮下,但有一次呛水为3级;分两次饮下,发生两次呛水为4 级;饮水困难,持续呛水,无法正常饮水为5级。②藤岛一郎吞咽评分:该评分满分为9 分,得分越高,表示吞咽功能越好。

3.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洼田饮水试验为1 级;好转:洼田饮水试验为2~3 级;无效:洼田饮水试验为5级。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例(%)]

(2)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吞咽困难在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早期进行恰当的干预可以明显缓解并改善吞咽功能障碍,使患者恢复吞咽功能,如果患者不能及时进行干预,吞咽障碍会更加严重,患者只能依靠鼻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目前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常采用针灸、康复训练、电刺激等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中医称脑卒中为“中风”,将其分为痰热腑实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而西医采用溶栓、抗血小板聚集及其他的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口腔、进食进行特异性、针对性的训练,患者通过重复多次的练习使吞咽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中医认为,吞咽困难是由经气不畅、阴阳失调引起,针刺相应穴位可产生持续且有效的刺激,使其持续产生兴奋,改善机体症状,再塑神经元,恢复神经功能[6]。风池可以醒神,疏通脉络;风府平肝火,息风;刺激通里可润滑舌部;刺激太冲可疏通经络,调节全身气血。诸穴合用,可刺激吞咽功能反射弧,改善吞咽功能。徐飞[7]等研究表明,项针联合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改善吞咽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

猜你喜欢

洼田电针饮水
简易饮水鸟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防丢干伞饮水杯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福尔电针概述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