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2019-02-11沈海燕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5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沈海燕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国内更加需要加强创新,社会迫切需要具备较高素质以及高学历青年创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对于目前的高校而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于培养目标进行调整,还要切实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在这一基础之上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高高校人才素养和整体质量。文章主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

在目前高等院校要加强人才培养,要培养信念执著、道德优良以及知识丰富人才,还需要当前需针对于人才进行有效配置,这对于社会经济进一步的发展能够起到良好推动性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需要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在高校内部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模式,这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作用

(一)定向作用

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起到定向作用,其中,人生需要具备理想,只有具备了理想才能够明确奋斗的目标。中国梦应当成为所有人的奋斗理想,要将自身理想和国家乃至民族的命运相互的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自身成长以及成就非凡的事业。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具备服务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和情怀。对于当前的高校而言,要针对于大学生认知进行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可以深刻了解当前行业动向以及掌握行业规律,进一步的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以及自信心。学生创新以及创业的过程当中,还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信念不坚定、专业不匹配等等,所以,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帮助学生端正工作态度以及理想信念,这对于学生顺利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引领作用

在目前創新创业教育过程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起到良好引领性作用,学生思想和价值将会对于社会整体价值观都会起到严重影响。由于学生本身处于个人成长以及价值观形成关键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就尤其需要高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来讲,针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其本身就是对学生价值观念的一种引导。自我管理本身属于一种欲望管理。学生就业和择业能够展现出学生个人思想观念,这就需要高校对于学生择业观、职业观进行引导,要促使学生将个人就业和国家命运融合起来,促使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这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不可忽视的重点任务之一。在针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当中,要寻找和学生专业相互匹配职业,同时也应当帮助学生选择和其价值观相匹配行业。当前大多数的学生都是90后,出生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阶段,学生思想也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学生更加注重个人愿望的表达以及个人的需求,更加张扬个性,选择职业的过程当中,通常都是以个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所以,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进行引导,要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创业观、择业观以及职业观,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保障作用

在目前朝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对学生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促使其身心和人格得到完善发展。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在低层次需求被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就会寻找更高层次的需求。当前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同时国民物质财富得到显著的提升,物质需求层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所以,学生对于精神需求正在日益增长。由于学生普遍接受家庭关爱比较多,父母比较溺爱,因此,学生缺乏独立性,同时也养成了任性等不良性格。在当前就业形势之下,就业压力大,由于学生压力承受能力较低,情绪特别容易波动等等,甚至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抗压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更加冷静以及理性的对待挫折和困难,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创新创业成功。

二、高校思想政治和创新创业教育系统育人模式构建策略

(一)理论层面

在协同育人的背景之下,需要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理论进行更新和完善,首先,教学内容层面,需要高度的重视教育转型,要将对口教育变成创业素质教育,要由以往的关注知识传授模式转变成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式,与此同时还应当由原来僵化的单一化培养模式转变成为个性化培养模式。不仅仅需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而且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针对于课程路径进行分析,目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高度的重视专业性课程,要通过专业性课程促使学生掌握基础性理论知识,需要教育人士在其中融入和创新创业相关内容,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除此之外,要转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应当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提高,要引导学生可以自主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独立性,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二)环境层面

在当前需要通过良好校园文化营造出和谐创业创新氛围。第一,要加强文化宣传工作,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采取宣传的方式进一步舆论造势,尤其是需要在高校内部树立起创业榜样,还应当在各项活动当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这样就可以在校园内部逐渐形成创业创新良好氛围。第二,需要建立学生社团,学生社团属于校园文化系统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学生社团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对于目前的高校而言,需要充分意识到社团重要作用,要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第三,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这样才能为学生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家庭支持能够为创新创业人员提供精神上的鼓舞。某些父母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往往存在偏见,过度放大创业失败可能性,甚至认为学生创业是纯粹瞎折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需要高校积极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转变家长误区,促使家长能够认同子女创业,要以子女的创新创业作为荣誉。另外,目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以及综合素养,还应当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这样就能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实践层面

首先,在目前高校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实现制度创新;其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调研工作,同时展开组织论证,还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而为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为了实现高校协同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了整合各方面资源。第一,需要构建创业平台,建立联动机制,引导学生展开各项创新创业活动,对于优秀创业方案要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上支持;第二,构建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促使学生在创业的过程当中可以得到来自高校的帮助和引导,进而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第三,构建和创新创业相关社团,邀请专家展开学术性讲座等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企业当中参观和实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的融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二者之间互通和互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促使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协同育人的时代背景之下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突出时代诉求以及创业基本要求,尤其是需要教育者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将学生逐步培养成为技能扎实、知识丰富以及具备较高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汪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8):134.

[2] 周紫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模式[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2):80-82.

[3] 孫玉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1):61-62.

[4] 杨兆宇.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1-3.

[5] 吴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J].文教资料,2018(13):161-162.

[6] 李玲.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8(01):97-99.

[7] 张少鑫.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5):54-56.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