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方法研究

2019-02-11何峰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5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重要性问题

摘 要:现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人才进行创新能力培养逐步被社会各界认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此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不再完美适用现代教学时,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开始大放异彩,但此模式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文章以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为大方向,以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和加强方法三方面展开。

关键词: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性;问题;培养方法

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高等院校的重点专业,对学校的竞争力、行业人才培养、行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管学校是顺应政策或者是发现机会,对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投入了一定的财力和精力。但是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抽象的学问,教学模式又为新兴模式,学校所推行的专业教学模式在目标、课程、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另外老师无法打破传统模式的思维禁锢,这些都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实践操作。为了让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发挥出最大的积极作用,学校和老师要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现有的专业教学方法。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科技和知识越来越被人们看重,科技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来看,创新性人才的数量远不够满足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力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手段。人才想要在新型社会中立足,就要着重自己创新能力的发掘,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才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基于此,社会对人才、人才对社会形成了一个双向需求的模式,对人才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刻不容缓, 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現今流行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就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授课时,以结合新理论和实践为前提,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进行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提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要求老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技术和水平。在此教学中,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教学有更多的积极性。

二、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如果想要取得实质性的推进和明显的成果,需要大幅度提升其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但在实际中,大部分的学校缺乏专业教学的基本观念,并没有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摆在重要的位置,非但影响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整体进展,也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没有设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推崇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但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所设立的目标与大目标有所偏差,它将学生作为学习的工具进行机械式教学,强硬枯燥的将知识塞给学生,教学和考察都在机械的进行,没有重视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不够丰富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追求课程交错设立,但是学校在实际的课程设立时,仍让专业课程占据学生所有课程的大部分,并没有拓展其他有联系的相关课程,这就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过于单一。另外,有些学校资金周转不灵或者未重视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学校对专业教学投入的不够,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学生的创新需求。

(三)教学方式不够新颖

想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的洗礼,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必不可少,但现今很多学校仍然采用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传统课堂模式,高校学生容易对此模式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创建,阻碍了创新人才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三、专业教学中加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要和我国高等教育推崇的教育目标一致,追求人才全面发展、提高人才的整体综合素质,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除此之外,专业教学还应该将学生放在中心,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绝对的主体地位。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充分联系在一起,发掘每个学生独特的优点特长,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思维体系,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调整完善课程安排

首先,在进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时,学校要注重课程的安排完善,及时的调整专业教学课程结构,在保证机电一体化基础课程进行的同时,增加一些相关课外内容的补充,整体性、体系性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开阔学生的知识范围。其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要与时俱进保持更新,让学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让学生学到的内容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最后,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因为这个专业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对机电一体化的实际操作不能少。

(三)结合创新,提高课程水平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需要学生和老师的整体配合,对老师的要求相对来说更要严格一些。在专业教课之前,老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创新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老师要结合当前形势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结合多媒体等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着重帮助学生构建创新知识体系,从部分到整体都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分地了解吸收。老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

(四)改进专业教学制度和教学方式

为了保证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顺利推行,各大高等院校应当加快改进教学制度和教学方式。首先,学校要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摄取,还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去了解发展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学校要鼓励老师区分教学,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能力,为其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科学合理的进行创新培养教育。学校还要制定相关政策,在学校方面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层次,刺激学生对更多的文化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加大人才的创新培养。

其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要自觉改变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优秀之处可以积极采取,但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部分要主动摒弃。如今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无差别灌输,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共同完成创新模式下的专业教学。老师可以将电子科技融入教学方式之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掌握网络应用技能,

(五)正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专业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课程的充分了解。实践教学要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老师要积极为学生解答疑惑、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巩固。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要明白学校设立实践活动的目的,明确自己要在實践中学到知识、提高技能;在活动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的思考问题,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并总结经验。只有老师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发挥实践活动对创新模式下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积极作用。

(六)加大对老师队伍的建设管理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专业有能力的老师。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学校应该加大学校对老师队伍的建设管理,从招聘到任用,认真的考核考察老师的职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保证学生课程的良好进行。学校还可以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对工作成绩优秀的老师给予奖励,以提高老师进行专业教学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并不是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去完善推行,只有坚持加强对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达到设立此教学模式的目标,即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唐国龙,徐建敏,朱少慧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探讨[J].科技风,2019(22):60.

[2] 齐丽华,董立乔,许家忠等.”互联网+” 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74-75.

[3] 刘晓燕,杨江文,杨景超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2):108-109.

[4] 韩京海.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电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1):154-157.

[5] 赵杰.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中职机电类专业教学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8(21):29.

[6] 盖超会.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2):99-100.

[7] 候俊,丁荣乐,王国珍等.创客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13):185.

作者简介:何峰(1989.09- ),男,江苏涟水人,本科,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初级,研究方向:机电。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重要性问题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