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分析
2019-02-11林辉
林辉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山东青岛 266200)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相对特殊的一种疾病表现,同时也是脑梗死后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1]。因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所以往往会缺乏运动,此时血流速度变慢、血液的粘稠度增高,从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随之提升,这也是引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在明确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同时,做好针对性的干预处理是保障患者预后康复的关键[3-4]。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干预水平,该文以2019年1—6月为在社会上段,简要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诊治的8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8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
37例,年龄平均(35.14±3.56)岁,平均病程(4.54±1.54)个月。另外选取83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8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平均(35.87±4.05)岁,平均病程(4.66±1.61)个月。
纳入标准:疾病组CT或MRI检查最终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丢失;拒绝治疗。
1.2 方法
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数据。
1.3 观察指标
总结所有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的患者基础资料以及观察指标均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在数据录入之后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处理,采用离散或连续类型方式实现对数据的录入,针对定性的数据不应用分类处理。数据的处理方面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判断。[n(%)]数据应用χ2进行检验,均数数据应用t值数据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结果中糖尿病、D2聚体属于直接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糖尿病、D2聚体属于独立危险因素。具体见表1、表2。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2 多因素回归分析
2.2 预后效果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2.84±1.61)d,住院费用平均为(0.85±0.15)万元,30 d内死亡3例,死亡率3.61%;疾病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6.87±1.67)d,住院费用平均为(1.24±0.17)万元,30 d内死亡16例,死亡率19.28%。各项预后数据差异显著,对比结果适用统计学标准。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血管静脉系统内出现凝结的一种表现,会阻碍回流从而导致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的发生,属于脑卒中之后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普遍是发生在脑卒中后2周以内,大多数患者在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会并发肺栓塞,肺栓塞属于脑卒中后死亡的主要原因[5]。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任何部位,在临床中主要是以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的形成与髂骨静脉血栓的形成比较普遍,这一疾病也高发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因为需要长期卧床,再加上疾病本身存在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死亡风险高等特征,所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6]。
该次研究发现糖尿病与D2聚体属于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认为,糖尿病方面的原因在于糖尿病病史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的功能相对较差,从而导致前列环素2的合成不足,无法分泌充足的舒张血管物质,促使血管的内皮功能逐渐恶化,为血栓的形成提供条件[7-8]。另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凝血因子当中VII、VIII、XI、XII的含量相对较高,此时纤溶酶的抑制活性问题会出现改变,从而导致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高凝血液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9]。D2聚体属于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在高凝状态下和激发先溶亢进的过程中属于重要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提升也直接证明着血小板的过渡聚集,从而导致纤溶系统激活,降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增多,最终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国外有研究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D2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脑卒中未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所以也认为D2聚体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在该研究中认为D2聚体属于降解产物当中最小的片段,其具备比较突出的特异性,在血栓形成的早期具备比较高的特征,所以也是静脉血栓的重要筛选标志物,可以准确且快速的体现机体高凝状态,属于血栓形成与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此,糖尿病患者和D2聚体属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当高度重视这两项指标,从而提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服务能力。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结果中糖尿病、D2聚体属于直接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糖尿病、D2聚体属于独立危险因素;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2.84±1.61)d,住院费用平均为(0.85±0.15)万元,30 d内死亡3例,死亡率3.61%;疾病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6.87±1.67)d,住院费用平均为(1.24±0.17)万元,30 d内死亡16例,死亡率19.28%。各项预后数据差异显著,对比结果适用统计学标准。这一结果充分证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和多种因素相关,并且整体预后效果并不理想,近期死亡风险较高,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在临床中需要高多重视,应当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并以动态化监测血D2聚体水平,及时做好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预防肺栓塞发生,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综上所述,糖尿病与D2聚体属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可以将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重点关注对象,将D2聚体作为预测指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