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松动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2-11王琛高芳冯晓晨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痉挛踝关节功能障碍

王琛,高芳,冯晓晨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 266000)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部分幸存者中超过80%的患者治疗后留有残疾,是导致成人长期病残的主要原因[1]。踝关节运动障碍是临床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已成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过程的重点。康复训练是临床治疗脑卒中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常用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2]。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该研究采用神经松动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观察临床疗效。以2017年3月—2018年11月为研究段,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脑卒中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视其治疗方案的不同给予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康复训练,41例)与观察组(神经松动+康复训练,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4.87±5.63)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2.04±0.68)个月;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5.04±5.76)岁;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1.96±0.73)个月。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中相关诊断标准;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相关诊断标准;③患者或家属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②脑卒中以外的原因引起的踝关节运动障碍;③脑卒中急性发作期未脱离危险。

1.3 方法

两组患者卧床时均给予佩戴踝足矫形器,维持踝关节背屈位。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包括协助患者进行背伸、跖屈、外翻、内翻等踝关节活动训练,15~20 min/次,5次/周,运用运动再学习指导患者由协助进行康复训练逐渐到自主进行康复训练。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神经松动干预,在弛缓期通过叩击、震动刺激、快速摩擦、快速冰刺激等手法刺激小腿肌群,尽早进行负重训练;在痉挛其应用同样方法刺激小腿肌群,同时通过缓慢牵伸小腿三头肌抑制肌张力,增加患肢负重并反复训练提高踝关节控制能力;在恢复期指导患者主动进行踝关节运动,逐渐过渡到日常生活的动作训练中,患者循序渐进进行上述治疗,50~60 min/次,5次/周。两组均连续干预28 d。

1.4 评价指标

(1)记录两组入选者干预前及干预28 d后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角度;(2)通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ADL)[5]与Barthel指数计分法评估两组入选者干预前及干预28 d后日常生活能力,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通过Fugl-Meyer评定量表(FMA)[6]评估两组入选者运动功能,包含上肢(共33项,66分)、下肢(共17项,34分),评分越高则运动功能越佳;通过综合痉挛量表(CSS)[7]评估两组入选者痉挛程度,13~16分为重度痉挛,10~12分为中度痉挛,7~9分为轻度痉挛,6分及以下为无痉挛。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踝关节活动度

干预后,观察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ADL、FMA及CSS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及FMA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 P<0.05

组别背伸干预前 干预后跖屈干预前 干预后内番干预前 干预后外翻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1)观察组(n=41)t值P值1.32±0.63 1.46±0.71 0.944 0.348(5.78±0.79)a(8.24±1.03)a 12.135 0.000 19.74±1.14 20.21±1.23 1.795 0.077(28.37±1.42)a(30.41±1.52)a 6.280 0.000 17.12±1.13 16.84±1.08 1.147 0.255(27.89±1.24)a(31.16±1.62)a 10.263 0.000 5.87±0.94 5.98±1.02 0.508 0.613(6.76±1.17)a(9.26±1.25)a 9.350 0.00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BI、FMA及CS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BI、FMA及C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b P<0.05

组别ADL干预前 干预后FMA干预前 干预后CSS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1)观察组(n=41)t值P值36.82±11.39 37.01±11.46 0.075 0.940(57.86±12.15)b(65.34±12.25)b 2.776 0.007 46.58±1.62 46.61±1.67 0.083 0.934(56.72±2.41)b(61.36±2.53)b 8.503 0.000 12.39±1.28 12.34±1.26 0.178 0.859(9.51±1.09)b(6.37±1.12)b 12.865 0.000

3 讨论

脑卒中又称中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饮食结构不断变化,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部分患者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生命得以延续,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患者常因大脑中枢神经损伤而留有肢体、运动、语言障碍等诸多后遗症。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脑卒中后遗症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物质及精神负担。因此,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临床多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踝关节功运动能障碍患者,正确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拮抗肌的肌张力、肌力,还可以对优势肌的痉挛状态产生抑制作用,有利于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运动再学习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康复手段之一,可对分离运动起到促进作用,是痉挛程度不断降低,达到改善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目的[8]。为进一步提高脑卒中踝关节功运动能障碍患者,该研究在给予患者康复训练的同时结合神经松动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角度均大于对照组,表明神经松动在脑卒中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此外,观察组ADL及FMA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神经松动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下肢运动能力,降低痉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分析其原因,神经松动是根据神经组织结构对相关神经肌肉和关节进行详细检查,分析神经对病症的关联后,针对特定的神经组织,施以伸展和放松手法,以增加神经系统活动度,促进组织血液循环,并促进组织恢复[9]。在此过程中采用徒手将力作用于神经组织,通过多关节的运动和摆放改善神经张力,改善神经传导,减少其他软组织对神经组织的刺激,增加神经内的营养支持和血液循环,恢复正常的神经生理功能,达到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目的[10]。

综上所述,神经松动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踝关节活动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下肢运动能力,减轻痉挛程度。

猜你喜欢

痉挛踝关节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