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和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2019-02-11闫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踝关节

闫安

(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 132000)

脑卒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脑卒中重视程度的增加,如很多医院都专门建立了卒中门诊等,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1-3]。但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据相关医学统计,约有8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足下垂难以纠治。为了有效改善以上问题,该院以2018年6月—2019年5月为研究段,神经科采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神经科入院治疗的8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治疗对象,纳入标准包括:(1)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患者;(3)治疗后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4)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包括:(1)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精神类疾病患者;(3)运动和活动受限患者等。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在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人数分别为42和45例。在对照组中,男26例,女16例。患者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61.23±6.03)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2例;在观察组中,男27例,女18例。患者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0.75±5.65)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3例。2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即患者经溶栓或手术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为患者佩戴足踝矫形器并进行早期功能性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环节。医生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将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正极、负极和地极,分别置于患者胫骨前肌肌腹部、远端肌腱处和小腿的任意部位。医生要求患者仔细观察和看清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荧光屏的肌电值,同时听清设备发出的声音信号。指导患者尽力做踝背伸运动,然后以显示器上记录的曲线强度为基线,指导患者重复做踝背伸运动,此时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会给予患者电刺激,以帮助患者的曲线强度达到基线,以此协助患者反复进行训练。每日训练1次,20 min/次[4-5]。

1.3 观察标准

观察标准如下:(1)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分,患者评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越好;(2)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主动背屈和外翻角度比较。背屈和外翻角度越大,表示足内翻下垂康复情况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在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s),分]

表1 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2)观察组(n=45)值P值23.89±4.26 23.77±4.88 0.535 0.590 19.96±4.91(17.11±3.86)*3.956 0.000

2.2 患者踝关节主动背屈和外翻角度比较

患者踝关节主动背屈和外翻角度比较如表2所示,可见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主动背屈和外翻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踝关节主动背屈和外翻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患者踝关节主动背屈和外翻角度比较[(±s),°]

表2 患者踝关节主动背屈和外翻角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背屈角度治疗前 治疗后外翻角度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2)观察组(n=45)t值P值7.13±2.36 7.30±2.41 0.615 0.524 10.26±3.01(12.98±2.44)*3.895 0.000 3.62±2.16 3.87±1.98 0.565 0.572 8.12±2.68(11.98±3.03)*5.618 0.000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死亡率高和致残率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广泛提高,虽然在死亡率方面有所缓解,但致残率仍然常年居高不下,据相关医学统计,约有8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足下垂难以纠治[6-8]。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之所以会出现足下垂的症状和表现,其主要原因如下:在反射学方面,脑卒中可导致患者脑部神经出现器质性损伤,使牵张反射失去高级中枢的调整,导致患者肌肉牵张反射的控制紊乱所致[9];在张力异常理论方面,脑卒中发病后,可增高患者下肢肌张力,即下肢内侧和外侧分别为痉挛的优势侧和劣势侧,引起内外侧肌张力失衡等。

在足下垂的治疗上,传统的疗法方法以佩戴矫形器和运动训练为主。但由于患者足下垂程度各异,加之患者的体质也有所不同,因此部分患者康复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该院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的治疗环节。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原理为肌电是伴随肌肉活动产生的,且肌肉的紧张程度是与肌电数值的大小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反过来,肌电也可以成为反映肌肉收缩或松弛的一个直接的生理指标。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借助贴附在患者皮肤表面的肌电接受设备,可以准确测量肌电的数值,并将其放大、整流、集合,最终转化为声光信号。然后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视听形式,告知患者的肌肉状态,如是相对的紧张还是相对松弛等。这样患者可以体会到以往无法感知的肌肉细微变化情况,提高对肌肉活动的控制能力[10-12]。如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足下垂治疗方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腓骨长、短肌等部位的训练,当患者肌肉收缩和运动运动恢复后,足下垂的症状自然可以得到矫正。

在该次治疗实践方面,观察组患者采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后,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踝关节主动背屈和外翻角度均明显提高,取得了预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踝关节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