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糖尿病足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9-02-11邱潇
邱潇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山东济宁 272000)
糖尿病足(DF)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该疾病可以导致患侧部位的疼痛、溃烂甚至坏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1-2]。因此,临床已经发现DF患者需要即刻进行科学合理的临床处置,阻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3]。有研究指出,在糖尿病足患者群体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会发生改变,但是临床对于此种改变的特征以及意义尚无定论,为了研究此问题,以自2017年3月—2019年4月为研究段,为临床糖尿病足的预防与诊断提供理论依据,该院特进行此次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抽选于该院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A组)、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B组)以及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对照组患者40名。其中,A组患者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8.36±2.73)岁,包括23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患者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41±1.28)年;B组患者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8.51±2.74)岁,包括22例男患者,18例女患者,患者病程3~11年,平均病程(7.53±1.41)年;对照组患者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52±2.68)岁,包括21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患者病程3~13年,平均病程(7.46±1.39)年。三个研究小组之间年龄、性别比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研究。
1.2 方法
抽取所有纳入研究患者的空腹静脉血,采集量为3 mL,采用专业技术手段比较不同组之间血脂相关指标(TG、TC、LCL-C等)、糖化血红蛋白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记录并分析几组患者之间的水平差异,并分析此种差别的意义。再次选取不同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集量仍选择3 mL,进行IGF-1的测定,对于采集的静脉血施行差速离心操作,转速设定为3 000 r/min,提取差速离心后的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几组患者之间IGF-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该研究采用的试剂盒由北京华英生物科技研究所生产,设定的参考范围是(180.5±40.2)μg/L。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组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同时比较不同组之间血脂相关指标(TG、TC、LCL-C等)、糖化血红蛋白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差异,分析IGF-1与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应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形式是(±s),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形式是[n(%)]选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IGF-1、糖化血红蛋白以及24h尿蛋白定量比较
分析3组患者检查结果发现,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其IGF-1的水平最低,而对照组患者水平最高,同时IGF-1水平较低的A组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水平均较高,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组间IGF-1、糖化血红蛋白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s)
表1 组间IGF-1、糖化血红蛋白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s)
组别IGF-1(μg/L)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mg/L)A组(n=40)B组(n=40)对照组(n=40)126.31±42.18 184.63±45.42 247.53±52.41 9.41±1.23 8.24±1.31 6.43±1.19 199.66±51.74 142.54±43.65 53.42±42.35
2.2 组间脂质相关指标比较
分析三组患者之间脂质相关指标发现,各组之间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组间IGF-1、糖化血红蛋白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s),mmol/L]
表2 组间IGF-1、糖化血红蛋白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s),mmol/L]
组别TG TC LCL-C HDL-C A组(n=40)B组(n=40)对照组(n=40)2.39±0.53 2.45±0.58 2.68±0.61 6.27±0.44 6.19±0.51 6.33±0.45 3.29±0.38 3.34±0.42 3.35±0.39 1.37±0.37 1.26±0.41 1.32±0.38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4]。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多个重要器官的损害,引起许多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足(DF)是多种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也是十分严重的一类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5]。研究显示,该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大的关系,加之糖尿病导致患者足部供血血管等发生病变,最终导致DF的发生[6]。该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足部发生经久不愈的溃疡,甚至发生坏疽并最终导致截肢,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以及经济压力。研究证明,对于糖尿病足早期患者进行及时干预控制(包括调控血糖水平、进行适当足部护理)利于延缓疾病进展,对改善症状以及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DF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一般不会出现临床可检测的典型症状,患者也没有主观不适感,一旦出现典型症状一般已经处于疾病的晚期阶段,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如何检测识别DF的早期患者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控制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现有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足患者机体内水平会发生较大改变,但是此种改变的具体意义尚不清楚,仍需不断研究,所有指标中,IGF-1是最受人们关注的一种。
IGF-1是人体肝脏相关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多肽类物质[7],研究显示,该物质同特异性受体结合之后,可以在不对患者血糖水平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改善足部周围神经的自我修复功能,提高此类神经的传导速度,能够促进母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同时诱导机体多种神经元的增殖与分化进程,此外,对于发生损伤的神经胶质细胞等还具有一定的修复与保护作用[8]。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的早期阶段,IGF-1的表达水平以及生理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机体表达IGF-1部位相关基因的表达活性也发生下降,这表明,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IGF-1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中,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其IGF-1的水平最低,而对照组患者水平最高,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先,这可以说明,人体发生糖尿病时,体内的IGF-1表达水平下降,含量显著降低;其次,IGF-1水平的高低同糖尿病足的发生有重要的关系,当糖尿病患者体内IGF-1水平持续降低并达到一定界限时,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十分高,但是由于该次实验患者数目限制,该研究并未对此数值进行科学研究,因此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IGF-1发生此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高血糖状态会抑制IGF-1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机体IGF-1水平偏低,进而影响周围神经系统的修复功能,从而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最终引起糖尿病足。该研究还证明,IGF-1水平较低的A组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水平均较高,B组患者水平相对A组较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指标可以进一步证明高血糖状态可以抑制患者体内IFG-1的产生,降低其水平。IGF-1产生以后,大多在机体循环系统内与特异性结合蛋白(IGFBP)结合,如果机体IGFBP表达水平较高,IGF-1的表达水平可能会下降,同时IGFBP-1的表达水平又受到胰岛素水平的调控,当胰岛素水平下降时,IGFBP-1的表达水平相应随之增高,故而IGF-1水平下降,因此胰岛素含量不足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IGFBP表达水平的增高,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IGF-1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人体发生糖尿病时,体内的IGF-1表达水平下降,含量显著降低;IGF-1水平的高低同糖尿病足的发生有重要的关系,当糖尿病患者体内IGF-1水平持续降低并达到一定界限时,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相应升高,这证明机体IGF-1表达水平与糖尿病足之间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将IGF-1的检测水平作为评估糖尿病足发生风险的指标之一,但是具体判断标准限于该次研究限制尚无科学依据,仍需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