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及CT影像在糖尿病足手术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9-02-11李正腾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小腿糖尿病足骨质

李正腾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济宁 272000)

糖尿病足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其主要致病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存在异常,导致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外周毛细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1]。糖尿病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下肢及足部的血管、组织、神经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坏死、畸变等情况[2]。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糖尿病足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但在治疗前,还需要进行影像学病理诊断,临床中常用的诊断方式为X线或者CT影像两种方式[3]。该文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接收的92例患者进行X线、CT影像两种病理诊断方式,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差异和各自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的92例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44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5.89±4.03)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45±1.06)年。所选患者依据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糖尿病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诊断表明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所选患者及家属对该次实验知情同意,且患者之间年龄、性加、病程等方面的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排除标准

患者均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不存在肝脏、肾脏、心脏方面的严重疾病,此外,患者并无严重的血液疾病,并无安装金属移植体或者安装心脏起搏器。

1.3 方法

所选92例患者均实行X线、CT影像两种诊断方式,A组为X线诊断结果,B组为CT影像诊断结果。

A组:选择的扫描仪为日本KONICA公司研发的CR系统,选择KONICA MINOLTA DPYPRO MODEL739激光胶片打印机。扫描时患者保持平躺,扫描部位主要为小腿、大腿、足部,进行正侧位扫描。

B组:CT检测仪器选择日本东芝公司的Aquilion系列的64排螺旋CT机。扫描检测时患者取仰卧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用束缚带固定下肢。扫描部位依然是足部、小腿和大腿。仪器扫描视野参数控制在400,螺距参数设置为1.375,机架旋转参数为0.5 s/转。在患者的肘前处静脉留针,选择日本根本杏林堂公司生产的高压注射器将50 mL的非离子型碘通过静脉留针处注入患者体内,压注时可以选择分为两个时相进行注射。第一次选择压注30 mL,压注速度控制位3.5 mL/s,第二次压注量为20 mL,速度控制在3.0 mL/s。在非离子型碘压注完全以后,为冲洗管道需要再压注40 mL的生理盐水,压注速度控制在3.0 mL/s。

两种检查结果均由同一治疗团队进行诊断确定,以减少诊断误差。

1.4 疗效观察指标

糖尿病足的诊断:患者抬高下肢30°~60°后,观察患者的足部皮肤情况,是否出现皮肤明显苍白的情况,使患者肢体下垂,观察患者静脉充盈的时间。若患者从皮肤苍白到红润所需的时间在15 s以上时可以判定患者下肢血供不足。此外,触诊患者的腘动脉和足背动脉是否存在搏动,大多糖尿病足患者搏动较弱或者消失。

主要统计患者足部动脉、小腿动脉、股动脉等动脉出存在50%以上狭窄的病灶。统计患者大腿、小腿、足部等处软组织、骨组织的畸变、溃疡等情况。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经过两种方式的病理诊断,患者股动脉、小腿动脉、足部动脉的狭窄情况基本明了,但两种检查方式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A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股动脉、小腿动脉、足部动脉中狭窄大于50%的病灶共362例,B组检查结果显示的病灶处共467例。见表1。

表1 两种扫描结果

(2)记录两种诊断方式的扫描结果,统计患者软组织病变、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病变情况。其中A组扫描结果显示,患者软组织病变,骨质破坏,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病变共216处,B组扫描结果显示,患者软组织病变,骨质破坏,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病变情况共270处。见表2。

表2 两种扫描结果显示的患者骨质病变情况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而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4]。糖尿病足主要由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大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疾病后期,药物治疗大多失去作用,只得通过手术治疗缓解患者痛苦[4]。但在手术治疗时,由于糖尿病足患者病灶较多,手术靶点较多,因此必须借助影像技术完成。目前,临床治疗中常用的病理诊断方式为X线片或者CT影像,两者的优势和特点并不相同。

除了X线或者CT影像技术外,临床诊断中的金标准为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技术,但由于技术复杂且限制较多,因此在临床中并不常用[5-6]。多普勒彩超也可用于糖尿病足的诊断,但准确率远不及X线和CT影像技术,因此使用率也不高[7]。CT影像与X线相比具有较多的优势,首先,图像内容全面,CT影像除了呈现患者的骨质特点外,还可以反应患者的软组织、血管、软骨等组织的病变情况和相互关系,其次,CT影像的图像清晰度要远高于X线,可以显著地表现出个血管和软组织之间的空间位置和病变程度,有助于医生的诊断[8-9]。而X线片则只可以表现骨质的情况,需要医生通过观察冰花骨质疏松的情况来确诊糖尿病足的病变情况,对于软组织病变的表现力较差,且不能提供一个较清晰的手术视野[10-11]。

实验结果显示,对同一患者采取X线和CT影像两种诊断方式,CT影像检测到的股动脉、小腿动脉、足动脉中血管狭窄大于50%的病灶共467例,且成像更加清晰,病灶诊断更加准确,而X线检测只检测到360处病灶。此外,对于患者各种骨质病变和软组织病变的诊断情况,采取CT影像技术的检测结果也优于X线片检测。总之,对于糖尿病足的确诊和手术治疗来讲,X线片和CT影像检查结果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对于软组织和血管的病变诊断,CT影像的清晰度较高。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猜你喜欢

小腿糖尿病足骨质
骨质疏松知多少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