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9-02-11冯建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交锁髓内乙组

冯建华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中医院,甘肃定西 730500)

下肢骨折属于骨科疾病范畴,发病率较高,发病期间遭受的痛苦较大,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临床上主要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治疗效果较为可观,但是不可避免的增加患者机体疼痛感,患者的复发率和病发率较高,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而实行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概率,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该文就该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探究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划分甲组和乙组,各43例。甲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2.5±5.5)岁;左侧骨折21例,右侧骨折22例。乙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1.5±4.5)岁;左侧骨折23例,右侧骨折2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下肢骨折。排除标准:器质性疾病严重、精神障碍以及不配合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实行交锁髓内钉治疗,骨折位置中央外侧切开弧形切口,麻醉后骨折牵引复位和扩髓,患者接受CT检查选择最佳髓内钉。下肢骨折结节上缘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端,选择合适的插置点扩髓处理,将髓内钉和连接器充分固定。锁钉下开始髓腔后壁,远端骨折向后移动,有助于锁钉牢固。远端骨折置入锁钉后,在近端固定,充分清洁后缝合切口[1]。乙组实行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在甲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早期动力化治疗,术后第6周切开固定位置,将交锁髓内钉后动力固定,并由专业医师临床指导,实时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并随访患者术后康复情况[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标准:优,患者下肢功能正常,行走顺畅,日常生活不受影响。良,患者基本可以正常行走,日常生活受到轻微影响。中,患者下肢行走功能受限,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差,患者无法正常行走,下肢关节功能受限,日常生活无法自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甲组患者患肢功能优良率60.47%,乙组患者患肢功能优良率88.37%,乙组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甲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34.88%,乙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6.98%,乙组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n(%)]

2.3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甲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2±2.3)d,乙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6±2.2)d,乙组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s)

表3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s)

组别临床愈合时间(周)骨性愈合时间(周)住院时间(d)甲组(n=43)乙组(n=43)χ2值P值6.2±1.2 5.3±1.2 3.477 6 0.000 8 9.7±1.9 8.2±1.6 3.959 9 0.000 2 19.2±2.3 13.6±2.2 11.537 7 0.000 0

3 讨论

下肢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通常表现为股骨骨折和胫骨骨折,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导致病情恶化,出现更为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其他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3]。加之下肢骨折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发病期间遭受的痛苦较大,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临床上主要是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骨折愈合效果较好,固定较为稳定,并且具有感染率较低的优势,但是经过长期时间发现,交锁髓内钉应用在下肢骨折中还有很多不足,骨折愈合效果较差,为患者带来一定的运动功能障碍,加之并发症概率较高,患者生活质量大大下降[4]。故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推行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方式,有助于弥补单一的交锁髓内钉治疗不足,促使下肢骨折部位快速愈合,愈合效果良好,但是此种方式需要合理把控治疗时间,治疗时间控制不当可能导致骨质硬化,临床治疗效果下降,抑或是骨折部位愈合不稳定,甚至出现二次骨折,带给患者更加严重的机体损伤[5]。早阶段动力化,可以将原本的静力稳固转变为动力稳固,指导患者针对性训练,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最大程度上规避骨折区域肌肉僵硬,促进骨折位置尽快愈合,提升治疗效果[6]。

该次研究中,甲组患者患肢功能优良率60.47%,乙组患者患肢功能优良率88.37%,乙组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34.88%,乙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6.98%,乙组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甲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2±2.3)d,乙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6±2.2)d,乙组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可以了解到,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突显骨蛋白活性,促进骨细胞繁殖和分化,显现骨骼生成处于骨折愈合内的情况。采用此种方式,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避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出现骨质骨量硬化的问题[7]。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还可以防范骨不连和难愈合并发症,增加OPG量,维护患者良好骨质[8]。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对于运动功能影响较大,患者无法正常运动,生活质量偏低。而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方式,有助于弥补以往常规治疗方式不足,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概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骨折位置尽快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大范围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交锁髓内乙组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高原地区交锁髓内钉配合高压氧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48例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