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管理模式对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的影响
2019-02-11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李小颍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李小颍
因风湿免疫科病人病程较长,因此需长期服用大量不同种类的药物予以治疗,而由于服药种类较多,患者往往不遵循医嘱进行服药,使临床精准服药率下降[1]。程序化管理模式是一种系统、高效、有计划性的工作模式,在临床工作管理中具有时效性。本文对风湿科患者进行程序化管理模式,旨在分析对患者精准服药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在本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总服药次数635次,男28例,女23例;年龄33~59(46.58±6.33)岁。研究组52例,总服药次数647次,男29例,女23例;年龄34~60(47.42±7.1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服药干预,研究组患者服药时采用程序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内容如下。①成立医护药精准服务小组,成员包括2名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1名药师。小组成员负责根据患者情况,参照普遍临床现状制定精准给药手册方案,并根据风湿免疫科患者的服药种类,查找相关药物的说明书,小组成员掌握各药品种类的理化性质、服药时间、服药注意事项等。②分析影响精准服药原因,小组成员定期检查患者服药情况,并分析影响精准服药的原因,可能原因是由于患者在风湿免疫科的服药种类过多,药物副作用出现不遵医行为等。③根据服药计划对症施以宣教,由医护药精准服务小组为患者制定精准服药计划。首先对首次服药的患者进行服药健康教育,在患者服药的前7d内进行监督,讲解药物种类、特性及治疗病症等,每次10min左右,监督患者药入口内,对于忘记服药内容的患者予以提示。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较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较为满意率。精准服药率:检查患者每日服药情况,其中患者每次服药剂量、次数及顺序正确,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等情况详细了解说明为精准服药,否则为未精准服药[2]。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精准服药率 研究组患者的精准服药率为90.26%,高于对照组的8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程序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临床新型护理工作干预模式,其所倡导的内容是以护理管理为主,根据护理工作目标、流程及计划进行相关性的操作,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又有利于使护理工作质量安全、高效的执行[3]。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干预模式,其中研究组采用程序化管理模式进行服药指导,而对照组则只遵照医嘱进行服药指导,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精准服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研究组所采用的程序化管理模式首先医护药精准服务小组,不仅实现了多学科、多专科的配合,又能保证工作的有效执行,使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提高精准服药的可能性;其次程序换管理模式强调对小组成员的药物知识体系干预,通过加强对患者相关药物知识学习,使患者了解药物组成、性质等,使护理工作更为准确;分析影响患者服药的因素,进行对症干预,干预过程中以小组的模式更有利于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通过对患者强调药物组成、用法、用量及服药顺序、次数等可使患者更为接受;在服药时为患者讲解药物的相关知识及不良反应等,服药前7d重点监测观察精准服药情况,若有不良服药行为出现立即予以阻止,降低错误服药行为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程序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