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2019-02-11李艳芳
李艳芳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北京 102100)
无痛胃镜术指的是通过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剂、镇静剂后再实施的胃镜检查。和常规胃镜相比,无痛胃镜所需要的时间更短,同时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1]。无痛胃镜还能对溃疡狭窄、息肉、消化道出血等进行微创治疗,有效避免了传统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损伤[2]。另一方面,无痛胃镜对微小病变的敏感性强,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诊断准确率高。但无痛胃镜术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尤其是复苏期,因此临床中应重视对无痛胃镜术患者的护理[3]。本次研究观察了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的不良反应,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对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240例行无痛胃镜术患者进行研究,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56.25岁。其中慢性胃炎61例,息肉24例,胃炎伴糜烂117例,食管炎伴胃炎伴糜烂15,食管炎食管胃底粘膜异位15例,反流性食管炎5例,胃癌3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疾病、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精神病史等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右侧上肢建立静脉通路,由护理人员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经鼻导管吸氧,引导患者取左侧卧位,采用丙泊酚的麻醉方式。静脉注射丙泊酚,当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后,实施胃镜检查。术后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则可转移至复苏室观察,完全清醒后返回病房。
2 结 果
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中,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1例,心动过缓4例,血管刺激症状1例,呕吐1例,低血糖1例,头晕3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
3 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3.1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晕、嗜睡、视觉模糊等,主要是由于部分患者体质原因,代谢速率较慢,导致麻醉药物未完全排出体外。对于这类患者,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患者的神志状况,若患者出现神志模糊、狂躁等情况,应重视护理的安全性。实施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还应当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
3.2 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主要是由于麻醉药物残余、机体虚弱、麻醉药物敏感或高龄等因素导致的。对于这类患者,护理人员应重视对呼吸道的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保证呼吸道畅通,持续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同时,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面色变化以及血氧饱和度,若患者出现嘴唇或面部发绀、烦躁不安、呛咳、血氧饱和度<90%等情况,应及时分析根本原因,适当抬起患者下颌,使其头颈部后仰,保证气道开放,从而维持呼吸道的畅通。
3.3 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主要是由于术中时间过长或结束前未彻底抽出胃内气体有关。因此,术后为了降低胃肠道症状发生率,可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坐起并按摩其腹部,缓解腹胀情况。若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则应对合谷穴、内关穴等进行刺激,适当注射胃复安肌内。若患者存在严重的呕吐症状,则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入呼吸道,及时清理呕吐物,呕吐症状缓解后推迟进食时间,并以流食、半流食为主,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
3.4 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反应主要是由于术前禁食时间过长、体质虚弱、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的。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血糖调节能力较差,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这类患者,合理安排检查先后顺序,尽量减少糖尿病患者空腹等候时间,清醒后叮嘱患者尽早进食。
3.5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患者对麻醉剂过敏导致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皮疹或红斑,部分患者有瘙痒症状。本次检查中为出现过敏病例。
3.6 循环系统症状
丙泊酚对心脏、呼吸等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心功能不全、肝功能受损、肾功能衰竭以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术后,护理人员应与患者沟通交流,并观察其生命体征,一切正常后送入复苏室,给予静脉输液。若经补液后,患者收缩压<80mmHg,应上报麻醉师,适当给予麻黄素。若心率<60次/min,则应上报临床医师,给予适当硫酸阿托品静脉注射。
4 讨 论
胃镜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方式,但该检查方式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需要从口腔置入,可能会对咽后壁造成刺激,导致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部分患者由于耐受性较差往往对其存在抵抗心理,导致误诊、漏诊,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4]。而无痛胃镜术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接受能力较强。但无痛胃镜需要对患者实施麻醉,因此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丙泊酚具有起效速度快、持续时间短、抑制程度可控等优势。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尤其是在复苏期。因此,临床中应重视对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患者的护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临床中应加强对复苏期的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