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航空救生指挥人员能力素质需求与培养研究
2019-02-10韩庆田
韩庆田
[摘 要] 分析了海上航空救生指挥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包括熟悉遇险人员与搜救任务、了解联合搜救力量、通晓国际合作机制、具备协调决策能力、熟悉搜索营救装备、医疗救护知识等方面,研究提出了完善培训体系、树立联合搜救理念、注重医疗急救知识、培养决策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对策。
[关 键 词] 航空救生;人才培养;能力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304-02
我国辽阔,地域范围大,海岸线长,海上人命与财产救助任务重。随着军队实战化训练的加强和转型发展的需要,海上军事行动也越来越多样化,海上救生与搜寻救助任务的执行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人命与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发展稳定。近年来海上航空救生,尤其是直升机救援工作的逐渐兴起并不断强大。有关文献分析了我军在海上直升机救生力量建设,特别是救生员培训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训模式,本文在分析海上航空搜救指挥人才能力素质需求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培养对策。
一、海上航空搜救指挥人员能力素质需求分析
(一)熟悉遇险人员以及搜救任务
作为搜救指挥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搜救任务相关情况。一是相关海域、空域特点,包括气象水文情况,空域飞机、海域船只、航空管制、渔业活动等相关情况;二是遇险的军事飞行人员情况,包括航空救生能力、救生技能训练情况、防护装备配备、可能损伤情况;三是具体搜救任务情况,包括遇险人数、时间、地点等。
(二)了解海上军民联合搜救力量
海上航空搜救任务的执行,需要充分利用军民搜救合成力量,注意协调配合,加强区域合作,达到最佳救助效果。现有海上搜救体系中,除了部队搜救力量,还有沿海一带4个搜救区域,形成联动合作区,海上搜救采用四個级别险情和三个级别响应机制,并具备从国家到省到市的三级连锁反应程序,各级相关海事部门及其下属的救助、打捞、飞行队等机构,负责全国沿海水域以及内河通航水域的交通安全监察管理、船舶险情处理以及空难救助和沉船、空难事故打捞等任务。搜救指挥人员应充分了解军民搜救力量的分布、特点、运行机制等,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取得搜救的最佳效果和经济效益。
(三)通晓海上救助国际合作机制
海上人命财产的救助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海上搜寻和救助相关科技不断发展提高,国际合作日趋完善。我国是相关国际搜寻救助公约的缔约国,通过具体任务执行,海上搜寻和相关救助水平得到提升,对应的海上搜救机构也日趋完善,搜救工作程序逐步适应国际社会发展。搜救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关的制度和约定,同时要注意保密和维护国家利益。一是由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民航组织共同联合推出的有关国际航空和海上进行搜寻救助的手册;二是国际海事组织进行搜寻和救助的手册,这可以协助各国政府在执行海上搜救国际公约还有公海搜救义务方面的规定;三是国际搜救卫星相关系统的计划协定,这为搜索救援工作提供长期的报警和位置测定服务。
(四)具备搜救组织、协调、决策能力
搜救组织指挥是一项时效性、综合性、动态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指挥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从时效性上,海上救援部门一旦收到遇险报警,应当立刻采取行动,根据遇险位置、气象条件、海况、遇险人员、飞机状况等情况参照相关标准,对险情进行评估、分级,根据评估结论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和行动,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从动态性上,随着事态的发展,不断地对事件进行评估、重新分级并调整搜救行动,空中救援兵力应优先考虑使用,力求第一时间到达,靠近遇险人员海域的船舶应迅速赶赴,同时其他救助力量应持续跟进,需要具备动态协调能力;从综合性上,在海上事故发生后,需要综合调度尽可能多地搜救资源,根据事件等级和行动方案马上协调距遇险海域最近救助力量赶赴现场,并根据情况需要及时组织后续救援力量,需要具备临机决断和决策能力,适当取舍,当机立断。
(五)熟练运用搜索营救装备技术
海军飞行员的飞行环境多在海上,飞行人员迫降在海上的机率要大大高于陆地,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海上的生存难度远远大于陆地。迫降后,可以借助生存与营救装备来维持生命,进行自救来脱险或实施求救、等待救援。另外,直升机飞行员在搜索和营救失事飞行人员时也需要特种营救装备。为了确保海军飞行员在飞机失事时能够顺利安全脱险以及脱险后能够延长生存的时间,从而大概率被搜索与营救,搜救指挥人员需要熟悉生存与营救装备。一是飞行人员个体防护装备,包括各类人员防护装备的类型、型号、性能特点,方便采取措施施救;二是搜索设备,各种红外、雷达、光学搜索设备的综合运用;三是救援设备,如绞车、吊篮、吊椅、担架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救援场景;四是通信装备,各种救生电台、信号标位器以及无线电通话、卫星通话设备等;五是搜救信息系统和软件的应用,使接警到终止搜救的各项行动均能得到该信息软件的支持,使搜救行动得以有序进行。
(六)熟悉医疗救护原则、器材配套
为更好地完成海上航空救生指挥协调任务,需要熟悉医疗救护相关知识。在救护原则方面,根据救援情况分析,在综合相关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搜救医疗救护的救治原则,比如可以进行分级别救治原则,完成急救任务和紧急救治的任务,要突出急救、保命的需求,体现快速抢救运送的要求;在医疗救护装备和技术方面,需要了解勤务需求、医疗救护技术、医疗器械、药品配备等方面的情况,如航空急救包用于救生员降落到地面对受伤飞行人员实施救助,机上航空急救用的医疗箱可以装载医疗救护器械和相关药品,急救呼吸机机上存放,应急时按需使用;在医疗救护装备的配套方面,熟悉医疗救护装备的通用化、标准化状态,如便携式通用化医疗设备,这可以在多种担负搜救任务的直升机上通用。
二、海上航空搜救指挥人员培养对策研究
目前,海上航空搜救裝备和救生人员专业化水平都较高,航空搜救指挥人员也必须满足能力素质需求,胜任岗位需要,因此需要加强搜救指挥人员的培养研究。我国目前海上航空搜救指挥人才的培养还不够完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
(一)完善搜救指挥人员培训体系
我国目前针对海上搜救尤其是指挥人才的培训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发挥军地优势,建立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岗位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在培训目标上,应以搜救组织指挥能力提升为牵引,充分发挥军地搜救教学资源的优势,利用地方生命救助实践经验多的优势,着力提高搜救指挥人员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能力;在培训内容上,加强搜救组织与指挥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通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使培训内容贴合搜救实际,教学实施更有针对性;在教学实施上,适当增加现场实例教学,提倡通过海上搜救现场模拟、实景演练甚至实地指挥等环节,检验和促进培训效果;在培训模式上,在军民融合框架下,加强人才成长系统规划,分析搜救技术和指挥能力的军民两用特性,实现军民一体化人才培训体系。
(二)牢固树立联合一体搜救理念
搜救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联合一体化的搜救理念。一是熟悉本单位搜救力量编成和组织体系架构,充分调动前方救援、机上救护、转运后送、后方医疗的资源潜力,熟练掌握海上各种突发情况的搜救程序,还可以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分析事例,提出不足和改进措施;二是掌握军地搜救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各取所长,资源共用,尤其是任务海域和空域范围内的各种救援救护资源和保障力量,能够针对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进行合理资源调配,取得最佳效果;三是通晓国际救助规则,对远海救助、公海救援,尤其是边界区域附近的航空救援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要熟知,做到合理合法实施救援;四是多参与联合海上搜救演习和演练任务,使搜救指挥人员通过敬礼和感受,对联合搜救有直观的认识,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搜救具体问题,提高岗位任职能力。
(三)注重加强救生装备医疗知识
需要具备资格资质的专业培训人员,加强救生装备和医疗急救知识的培训和训练。一是熟悉搜救用的机上医疗救护装备及其品量的配备,包括航空用的急救包、急救使用的呼吸机、航空医疗箱等以及基础医疗和其他医疗护理用品与急救装备等急救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二是了解不同遇险人员的医疗急救方法和医疗救护环境要求,例如在现场、机上、车上、地面、医院等条件下,可供开展实施的医疗救护项目,医护人员配备情况,器材药品需求等;三是熟知可供调度的医疗单位、机构及其救治能力,能够有针对性地配备现场、运输、后送过程中必备的医疗救护装备器材和医护人员,如航空急救包、航空急救医疗箱与急救呼吸机等优化配套方案。
(四)着力培养组织、协调、决策能力
搜救指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搜救计划拟制、搜救行动组织、现场后方指挥、搜救资源协调、搜救进程控制等搜救管理和指挥能力,能够进行组织、协调搜救活动,并适时进行决策。一是开设管理类、指挥类和信息类课程,使学员具备管理能力基础和指挥素质,尤其是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装备的运用能力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等软件的应用;二是广泛开展案例教学和实例教学,使学员熟悉搜救指挥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任务及其要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资源优化,运行高效;三是通过沙盘推演,根据演练进行逻辑顺序在沙盘上进行推演,使指挥协调人员熟悉程序,检验应急反应预案和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五)提高学习能力优化知识结构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航空搜救指挥人员必须是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必须具备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知识结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航空搜救知识也在不断的丰富完善,作为航空搜救指挥人才应该紧跟技术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适应学习型人才的需要。一是通过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能力水平,并能及时发现搜救指挥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加以处理和解决,提升工作水平和效率;二是通过职业教育平台,丰富职业技术内容,优化搜救指挥相关知识结构;三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不断跟踪技术前沿和知识动态,并运用到航空搜救指挥工作中,提高工作水平和救生指挥能力。
三、结束语
在海上航空救生任务日趋繁重的条件下,必须加强对航空救生指挥人员培养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构建培训体系、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体制,形成顺畅的人才培训渠道,提高救生指挥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搜救任务完成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郭华,陈立雄,李晅.军事飞行人员海上航空救生能力情况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2016,32(6):422.
[2]蔡松良,沙琨.我军海上救护直升机救生员培训模式初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1(11):1063-1065.
[3]刘刚.提升我国海上搜救能力建议[J].水运管理,2012,34(4):7-10.
[4]王颉,孙巍,张莉莉.遇险飞行员救护技术要求和装备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4):11-13.
[5]刘立志,刘晓红.完善我国海上搜救体系刻不容缓[J].中国水运,2006(11):18-19.
[6]潘科,潘宣宏,何杨.适应海上应急救援需要加强海上搜救能力建设[J].2014,36(9):26-29.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