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的创新融合
2019-02-10钟燕平
钟燕平
[摘 要] 中职护理专业是培养一线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护理专业教学、语文教学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有着浓厚的人文色彩,护理工作中始终贯穿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语文教学能够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工匠精神。只有将工匠精神与自身职业学习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实现工匠精神的融会贯通,提升中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的内涵,促进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护理专业;工匠精神;创新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004-02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任何专业都离不开语文基础,中职护理专业同样也不例外。语文学科本身与工匠精神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职护理专业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中发掘工匠精神的元素,将其融合渗透于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使工匠精神贯穿于中职语文教学的细节中,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强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主动与护理专业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专业能力和通识水平协同发展,塑造学生职业道德的同时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一、中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与工匠精神的解读
(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包含了从业者对自身职业的认识、热爱、钻研、创新等要素,是敬业爱岗、不懈追求、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等职业精神的浓缩,在刻苦钻研、踏实从业过程中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在坚守职业操守的同时,更注重职业创新,在创新中探索、在创新中发现、在创新中进步,这也是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崇高境界。工匠精神是一种动力、一种信念、一种状态,更是激励学生超越自我的精神灯塔。
(二)中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中蕴含的工匠精神
在中职护理专业的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而工匠精神的发掘更是关键。教师要深挖教材,建立起语文和护理专业工匠精神的共通之处,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护理职业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进而主动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中。在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护理专业的语文教学要有“德育意识”,从语文教材本身、教学实践活动等不同方面引导学生践行工匠精神。语文学科本身就有着浓厚的人文色彩,对于工匠精神的诠释也更加感性,也更容易与学生形成共鸣。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有利于工匠精神在护理专业中的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学习、交流、探讨、进步的浓厚氛围,促进护理专业语文教学中对工匠精神的解读和融汇。
二、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发掘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都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对文化教育、通识教育方面不够重视,这就造成护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平衡。虽然不少中职学校已经施行了学业考试,语文学业考试也成为学业考试的必考内容,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影响,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从护理专业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分数仍是学生知识技能考核的主要依据,对学生思想认识、学习感悟,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发掘和运用等仍缺乏必要的重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解读、融合、渗透必然受到不利影响。
(二)语文能力转化不足
中职语文教学标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这样的标准有一定的主观性,在语文考核方面较为宽松,这就造成护理专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语文能力相对不足,在语言表达、人际沟通、书面表达能力方面较差,尤其是护理记录、和病患及家属沟通都需要一定的語言技巧,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关注细节,这是工匠精神的必然要求。如果学生语文能力转化不足,就有可能造成学生专业能力发挥不力,从而在护理工作中无法发挥自身潜能。
三、在中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一)在语文教学设计中体现工匠精神
在中职护理专业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从备课阶段就要注重工匠精神的渗透,并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发掘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过程,注重语文教学评价。在教学细节中,教师要突出语文与工匠精神的融合性,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而且要善于从教学入手发掘环境建设的融合契机,积极转变教学思路,结合护理专业特点采取有效的渗透方法,让工匠精神和语文知识相融合,这样才能突出其渗透价值。
譬如在《劝学》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突出这篇古文激励学生专心向学、奋力进取的主题方向,认识到其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实践精神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章的内涵,提炼中心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其中关于“专一、坚持、积累”的诠释,这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认识到专注、精益的学习态度与工匠精神的内在联系,才能主动完善自己的学习态度。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一句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与其终日迷茫思索,不如脚踏实地地去学习,这样才能摒弃思想上的迷惑,找到自己进取的方向。工匠精神同样倡导“学习和实践”,鼓励学生敢于实践创新,有扎实的知识技能。教师可以从两者的联系入手,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讲解内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接受工匠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事实证明,从备课阶段便注重工匠精神的融合,能够让教师有更清晰、更鲜明的教育方向,能够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和护理专业的教学要求充分挖掘工匠精神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敬业、扎实、奋进的良好学习态度,丰富中职护理专业的语文教学内涵。
(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工匠精神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责任,在中职护理专业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和文字功底,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工匠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体现出“工匠之风”。譬如教师端正美观的板书、扎实敬业的态度、良好的专业水平和深厚的学识修养等,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教师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钻研进取的精神,也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悟和启发。比如在《科学是美丽的》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将主题拓展到“护理事业是美丽的”,用“提灯女神”“白衣天使”的精神来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有治病救人的仁人之心,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护理德育,用工匠精神鼓舞和激励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三)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工匠精神
课外阅读是中职语文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也是拓展学生语文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推荐一些与工匠精神相关的书籍,如亚克力·福奇的《工匠精神》、理查德·桑内特的《匠人》、久石让的《感动,如此创造》等,这些书籍有利于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更生动、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与自身的学习、生活、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等情况联系在一起,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者组织学生写读后感、读书心得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外阅读融汇工匠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深度阅读,并且结合自己的专业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尤其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阅读《南丁格尔传》《上帝的跳蚤》《国士无双伍连德》等,这些都是融汇工匠精神的佳作。
(四)在语文活动中实践工匠精神
语文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能够进一步充实活动内容,弘扬语文实践活动的正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切实感悟、践行工匠精神,以此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例如在中职学校社团活动中,可以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弘扬工匠精神,如“大国工匠”朗诵会就是让学生收集关于大国工匠的故事,将这些素材加工整理之后,开展专题朗诵会,以此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增强工匠精神的感染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工匠精神”征文活动,通过征文选题、写作、评比等形式让工匠精神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突出语文教学在工匠精神培养中的优越性。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和护理专业特点相联系,这样才能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比如以“我所知道的南丁格尔”为主题,从南丁格尔身上看到崇高的工匠精神:她为每一个战士写护理记录,哪怕换一次纱布、用一次消炎粉都会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她的护理记录宗卷整洁美观,言简意赅,每一句都能写到点子上,所以她的护理记录很多都写入了护理教材中。这样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就是把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老一辈护理人员在护理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的医生,视患者如亲人,从不嫌脏、嫌苦、嫌累,这样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朴素而扎实的敬业之心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将这些和护理相关的素材引入中职语文实践活动中,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从语文学习出发、从自身专业发展出发,完成工匠精神的塑造和内化,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
在中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渗透于日常教育和学习实践中,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工匠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语文教师要有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理念,实现语文教学、护理专业教学、工匠精神培養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发展认知,使工匠精神内化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从而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洁欢.中职语文教学与护理专业学科相结合的实践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9(6).
[2]邓华锋.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探索:以《庖丁解牛》为例[J].科学咨询,2018(12).
[3]徐迅平.中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9).
◎编辑 薛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