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打“活动”好牌 慧收“经验”胜券

2019-02-10葛玲芝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经验数学教学活动

葛玲芝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以往的“两基”增加到“四基”,即由以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变成新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四基中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学生的经验并非由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经历数学活动逐步累积的。笔者以人教版“角的初步认识”概念课为例,谈谈如何从学生操作与活动入手有效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活动;经验;数学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价值取向。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一盎司的经验胜过一吨理论。”经验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不妨先抛开理论,从数学教学实践的角度来探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问题。

一、来自实践的困惑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次试教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出示主题图)这是我们美丽的校园,从图上你能找到我们认识的图形吗?这个长方形和三角形上有一个新的图形,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二)建立角的概念

1. 摸一摸

课件出示剪刀图、钟表、三角板,然后课件中实物隐去,留下角。

2. 说一说

师:通过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师: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3. 辨一辨

师:根据角的特点请你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生说。

4. 找一找

师:就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角,找一找。学生找几个说一说。

5. 画一画

师:角会找了,你会画角吗?请电脑博士示范给我们看。

学生再独立画,画完展示。

6. 做一做

师:你们俩的角谁大?为什么?

请学生上来比一比。

得出角的大小跟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整个引入过程,看起来似乎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特点,也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活动:摸一摸、说一说、找一找、画一画、做一做等,让学生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参与,但是从练习反馈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学生对角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最初的生活经验中,还是片面的、模糊的,不完整的。我们经常能看到热热闹闹的课堂,却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没能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教师也未落实最基本的知识技能目标。于是笔者陷入了沉思:活动那么多,学生也都亲身经历了,难道他们真的没有理解,难道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都是假象吗?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于是笔者再次进行实践,尝试以人教版“角的初步認识”概念课为例,探讨如何从学生操作与活动入手有效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二、困惑后的实践

(一)活动观察,丰富表象经验

1. 猜一猜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看看哪个同学的小眼睛最厉害。看,谁能猜出这个椭圆形后面藏着的是什么?

生:三角板。

师:你们都同意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有三个角。

师:哇,果真是三角板。真厉害。刚才同学是根据露在外面的3个角猜出来的。

2. 看一看

(1)剪刀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角还有很多呢!看,这把剪刀上也有一个角。看它在哪里。

(师将剪刀打开合上)

师:你有什么发现?这个剪刀是怎么动的?

师引导生说:围绕一点在转,两边叉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角。

师:为了我们更方便的观察,老师把剪刀隐去,留下一个角。

(2)钟面

师:看,这个钟面中心有一个点,时针从这个点往这个方向,分针从这个点往这个方向,又形成一个角。

从生活经验引入和知识基础引入是概念教学最常见的两种引入方式,而角的初步认识,一般教学都是从生活经验引入,很少从知识基础引入。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而角的认识也只是认识图形中的角,而不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引入时,笔者让学生先猜一猜,根据露在外面的三个角猜出是三角板,瞬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观察剪刀和钟面上的角以及角的形成过程,获得对角的初步感知。

布鲁纳认为,动作——表象——符号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程序,也是学习过程的认知序列。这里的动作涵盖了观察、操作,也包括以表象为基础的想象,其实质是获得对所认识对象的直观感受,从而丰富对所认识对象的直观表象经验,为进一步认识图形奠定基础。在概念引进时,可引导学生先进行观察,增强直观体验,丰富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二)活动操作,积累具象经验

从表象经验过渡到具象经验,操作是一座桥梁。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操作的过程,获得充分的认知经验。

教学片断:

1. 摸一摸

(1)书本封面

师:数学书封面上也有,拿出数学书。书本封面的角在哪里?动手摸摸看。

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

师:摸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这个尖尖的地方可以看作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出发,摸一边,再摸另一个边。这样也形成一个角。

(2)三角板

师:刚才同学们不是说三角板有三个角吗?来,拿出三角尺,摸摸这3个角。谁上来领着大家一起摸一摸。

师:这个尖尖的地方我们说是一个点。从这个点出发,摸一边,再摸另一边。这样也形成一个角。

师:另外两个角在哪里?再摸。

2. 说一说

师:同学们,老师把刚才这些角都整理在一起,仔细观察,它们长得都不一样,但都是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生:一个点,两条线。

师:多么善于观察!是的,这个点在数学上称为角的顶点。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那剩下这些角的顶点和边你能找到吗?谁上来边说边指。

师:那现在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 练一练

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4. 找一找

师: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物体的表面也角,你能找出几个吗?找找看。

请学生上来找,规范指角的方式。

师:老师也带来一些,看。(PPT呈现)

5. 画一画

师:同学们看了那么多的角,现在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一下,你的脑海中还能想出一个角吗?

生:可以。

让学生边想边说:有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出发,向不同的方向有两条边。

师:好,睁开眼睛,现在你能用铅笔和尺子把你脑海中的角画下来吗?试一试。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等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找一找、画一画,让学生对角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从生活中感知角——认识数学上的角——辨别数学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更准确地找角,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

(三)活动对比,探究发现经验

经验的累积是在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所以经验有时需要在多次类似的数学活动的反复经历中获得。

【教学片断】:

1. 看一看

师:老师在电脑上也画了好多角,看。咦,这些角都是怎么变化的?

师:这个开口在数学上叫张开。跟我一起读。

师:看,老师的两只手做边。慢慢地张开,再张开,再张开,越张越大,角也越来越?再慢慢地合上,越来越小,角也越来越?

师:说明角有大小。

2. 做一做

师:那你说角的大小跟什么相关联?不急,我们做一个实验试试看好吗?请每位同学打开信封里的学具,拿出这两根长条,你觉得这长条相当于角的?长条上的这个相当于角的?用这些材料做出一个角来。动手试一试。

3. 比一比

(一比)师:做好了吗?做好的同学跟你的同桌比一比。看谁的角大?为什么大?为什么小?

生:因为我的角比他张开的大。

(二比)师:拿起我们的角,如果要使你的角变大,怎么办?角变小怎么办?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师:跟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三比)师:这是老师的角,这是同学们的角,老师把这两个角搬到电脑上,你觉得哪两个角大?

(四比)师:同意老师的角请举手,同意同学们的角大举手。确定吗?口说无凭,我们需要验证一下。看,让电脑博士帮我们评判。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嗎?

生说:还是一样大。

师:那你觉得这两个角跟什么无关?

生:边的长短无关。

师:做角的过程中我们又收获了不少知识。

在学生动手制作角之前,笔者做了一个小小的铺垫,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角有大小。接着让学生动手制作角,与角有了更亲密的接触。玩角活动过程中,通过层层递进的追问,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多次比较、观察,积累了观察重合比较角大小的经验,知道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有效地深化了学生对角本质的认识。

正是通过一次次活动的比较、观察、领悟,数学经验得以积累,并且逐渐“丰盈”起来。教师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活动,学生就能形成数学活动的经验,也不要把目光只聚焦在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数学经验的累积可以在课内,也可以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在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里都有机会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实践活动。

三、实践后的反思

笔者仔细观察第一次试教时的课堂,学生活动很多: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找一找、画一画、做一做等,但仔细分析,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操作也只是手工劳动。在活动中渗透数学思维,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活动是经验的源泉,经验是活动的提升,经验的累积不是简单的“1+1=2”的累加,而要追求“1+1>2”的实效。教师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使活动真正成为经验生长的有效载体,彰显“智慧教育”的魅力,真正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贲友林.关于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三点认识[J].江苏教育,2011(34).

[3]江艳.有效操作——促进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

猜你喜欢

经验数学教学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