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高危因素的主要影响及早期诊断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9-02-10陶佳宁艾玲娜
陶佳宁,艾玲娜*
(重庆市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 400061)
卵巢癌是一种发病较为隐匿,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的女性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证实约有70%的卵巢癌患者在首次检出时已经为中晚期,其病死率在临床中位居妇科肿瘤首位。卵巢上皮癌在实施病灶切除术时肿瘤局限于卵巢的概率不足30%,大多数患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盆腔与腹腔器官,故而早期诊断在卵巢癌治疗中十分重要[1]。本研究纳入我院的6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索卵巢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其早期诊断治疗的价值,现将本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基础资料与同期于我院采取健康体检的患者共60例进行对比。
1.2 方法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量表、情绪稳定性问卷联合测试的方式对纳入研究的120例对象进行调查。统计所有对象的居住环境、年龄、收入、毒物与射线等暴露史、妇科及产科病史、月经史、生育史、避孕史、激素类药物使用史、家族史、既往史、饮食、情绪、生活事件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对P<0.05的因素进行非条件性Logistis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
2 结 果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分析
结果显示卵巢癌组与正常组在初潮年龄、子宫内膜异位症、抑郁情绪、避孕措施、孕次、产次、哺乳存在相关性,P<0.05。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初潮年龄早,初潮年龄≥17岁时卵巢癌发病风险增高,OR值为0.772,≤13岁时OR值为0.469。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之间存在正相关性,OR值为8.594。患者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及抑郁情绪时卵巢癌发病风险增高,OR值分别为2.662,1.525。采取避孕、孕次多、产次多、哺乳的患者卵巢癌发病风险相对降低,OR值分别为0.293,0.841,0.172,0.723。其中哺乳及产次多为卵巢癌的保护性因素。
3 讨 论
卵巢癌为女性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而由于卵巢病变时较难察觉故而较多患者在首次诊断时便已经进入中晚期,其中30%左右的患者发现时已经发生盆腹腔转移,对临床治疗造成较大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对卵巢癌实现早期诊断与治疗十分必要,卵巢癌筛查在临床中具有较大价值。许多研究均对卵巢癌的筛查方法进行探索,赖祝琴,吴宏,杨振宇,等[2]的研究认为超声造影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冯晓丹,叶莉莉,高玲娟,等[3]的研究提出CA125、CYFRA21-1 与 D-dimer联合检测具有较好的临床筛查效果。而在张勤波[4]的研究中对经阴道超声这种筛查方法的效果进行探索。但哪些人群需要接受卵巢癌筛查仍需探索,本研究对我院的100例卵巢癌患者进行高危因素分析,将其临床资料与正常体检女性进行对比并获得了一定的收获。
本次的研究发现月经初潮时间与卵巢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月经初潮早的患者排卵时间早,故而对卵巢上皮细胞产生刺激的时间长,频次多,从而诱导卵巢癌的发生。剩余因素也是卵巢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中哺乳及多孕产次是卵巢癌发病的保护性因素。在避孕方面,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的置放与卵巢癌发生存在负相关性,此外心理因素也能够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抑郁及负性生活事件可增加发病风险。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时卵巢癌发病的风险因素,杜杭,邓燕杰[5]与韩林,李爽,颜聪,吴雪辉,等[6]的研究均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发病存在相关性。
综上所述,卵巢癌的风险因素包括不良心理、初潮早、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而避孕措施应用、孕次产次多、哺乳则为卵巢癌保护因素。通过对卵巢癌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对针对性的人群实施早期筛查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