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研究

2019-02-10侯秀芝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占位性多普勒彩色

侯秀芝

(齐齐哈尔和平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各类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乳腺增生是女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患者多以育龄期女性为主,助于恶性疾病,临床中的表现较为复杂,常规诊断中误诊率以及漏诊率较高[1]。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诊断方式也越来越多,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乳腺癌诊断中较为先进的一种诊断方式,将我院病理检查确诊为占位性病变的的1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病理检查确诊为占位性病变的1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6.3±1.1)岁;肿块病变径线19-42厘米。平均(32.3±3.5)厘米;患病时间5个月-8年,平均患病时间(4.2±0.5)年;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术后病理检查可知乳腺纤维瘤患者52例,乳腺增生46例,乳腺炎性包块18例,乳腺囊肿33例,乳腺恶性肿块37例。所有入组患者均已自愿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且此次实验已经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检查中超声频率设置为5MHz-12MHz,超声扫描深度为4毫米,根据患者乳房层情况进行调节。患者检查过程中平躺于检查床上,将双臂进行上举,充分暴露乳房位置,进行多切面扫差,检查方向为乳房外上象限进行顺时针方向扫差,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肿块大小、边界、形态、内回声、血流情况以及包膜状况。

1.3 观察指标

统计186例患者病例检查结果以及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对比患者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意义

此次研究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 ±s),行t检验,计量资料标示为百分比,行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中186例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中乳腺纤维瘤(52例)、乳腺增生(45例)、乳腺炎性包块(17例)、乳腺囊肿(32例)以及乳腺恶性肿块(37例)的检出率(98.39%)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计算x2=3.024,P=0.082,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超声检查是乳腺系统疾病中较为常用的检查方式,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提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超声检查中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检查方式,与传统超声检查方式相比,高频超声检查方式更加简单便捷,实时性更强,能够全面仔细观察患者乳腺组织结构[2]。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检查情况以及病变位置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调整,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明确肿块性质、肿块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确定患者肿块良恶性,及早了解掌握患者乳腺病变情况。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高频超声波的成像原理进行检查,通过对患者病灶组织的血流信号以及血管分布情况的观察及分析判定患者病灶情况[3-4]。与常规超声检查方式相比,灵敏度更高,对患者无创伤,经济性更强且临床诊断准确率更高,患者的接受能力更强,能够及时明确患者的疾病本质,为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提供精准的参照标准。本次研究中,186例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中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乳腺炎性包块、乳腺囊肿以及乳腺恶性肿块的检出率与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诊断准确率为92.38%,与病理检查准确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对于临床诊断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显著,经济、无创、便捷、准确率以及灵敏度均比较高,可明确患者乳腺疾病情况,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占位性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