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9-02-10符清波
符清波
(广西省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099)
玻璃体切除术是眼科临床手术中重要部分,作为一种高水准微创显微眼科手术,是仅次于白内障摘除术的眼科重要手术,为广大严重眼疾患者复明带去希望[1]。对我院26例玻璃体切除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筛选2017年9月~2018年4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患者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5.1±3.8)岁;其中感染性眼内炎1例、复杂性视网膜脱落6例、眼外伤3例、黄斑裂孔1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例。
1.2 方法
患者均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玻璃体切除术,同时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①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医生、并自我介绍。对于存在顾虑患者给予心理疏导,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其情绪稳定。②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根据具体要求,让患者可很好的配合手术操作,告之患者避免突然转动眼球。教会患者有咳嗽、喷嚏冲动时张口呼吸,用舌尖顶住上腭,以防止咳嗽、喷嚏振动眼部,避免手术时发生意外状况。 (2)术中护理:①体位护理:患者取平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约束并固定好,尽量使患者舒适。头部垫一自制薄软垫,使头部略高于腹部,即有利于静脉回流,也可减轻术中头部长时间的压迫。本组26例手术均作以上体位摆放,患者术中呼吸平稳。②心理护理:患者刚进入手术室或因手术操作及局部麻醉等,导致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为避免手术操作中诱发患者机体高应激反应;术中巡回护士需简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因手术造成的心理压力等;由于手术时间长,患者面部又覆盖着多层无菌巾,患者易出现烦躁、呼吸不畅等情况,巡回护士需安抚鼓励患者,使之配合手术。③生命体征的观察:在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氧、呼吸、血压的变化。④根据不同手术医生习惯,做好充分准备,并且手术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术中对器械可疑污染或意外碰触等,需及时更换器械,预防术后感染发生。⑤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进行需维持平衡的眼压,因此,手术中将灌注液悬挂于玻切机上,一般高于患者眼球水平面45cm,并根据患者眼压情况进行高度调整,灌注液用完要及时更换,避免灌注液滴完而影响手术,导致眼压水平发生变化;(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给患者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和氧氟沙星眼膏,协助医生用无菌纱布覆盖双眼。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与当班护士交接班。
1.3 观察指标
术后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情况,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统计,评分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80~89分,一般:<80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玻璃体积血、眼压升高等。
2 结 果
研究显示,本组26例患者术后2例发生玻璃体腔积血,发生率7.69%,未出现眼压升高患者;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26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0例、满意6例,患者满意率为100%。
3 讨 论
玻璃体切除术是眼科复杂程度较高手术之一,该手术在眼科治疗史中取得巨大成就,为无数眼疾患者视力恢复带来希望。实际临床中,因该手术复杂程度高、手术过程精密、手术时间长,不仅对医疗团队专业能力要求高,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也高;同时,大部分患者术前视力尚佳,术后突然的视力降低,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打击,对视力恢复存在恐惧、担忧、无助等负面心理情绪。手术医生更多地关注于眼内操作,对于眼外许多细节的部分需要手术室护士随时观察[2]。
眼睛作为人体重要组织器官,接受玻璃体手术切除前,大部分患者均对手术治疗存在质疑,对术后视力恢复存在担忧,对手术疗效高度期望,同时患者对玻璃体切除术方面知识了解较少,为避免术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再给予术前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术中还需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适当心理辅导,避免诱发应激反应;同时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严密观察,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手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此外,需注意对患者眼压的维持,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3]。结果显示,研究显示,本组26例患者术后2例发生玻璃体腔积血,发生率7.69%,未出现眼压升高患者;调查显示,患者满意率为100%;说明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降低纠纷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率。
综上所述,对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