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卧床患者更换陪护人员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2019-02-10韩晓旭李莹莹于诗艺
韩晓旭,李莹莹,于诗艺
(1.中日友好医院保健一部,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五部,北京 100029)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数量正以较高速度增长[1]。随着我国老年人基数的不断增加,老年卧床患者的数量也在增加。但是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以及配偶年龄偏大,患者主要照顾者大多是雇佣陪护人员。当陪护人员更换时,患者心理精神问题发生率明显上升。根据我院近五年的调查统计显示:老年卧床患者更换陪护人员时,出现心理精神问题较平时上升50%,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也影响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2018年2月,我科收治一名高龄卧床患者于更换陪护人员期间,出现了心理精神问题。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情况明显改善。较平稳的度过了再次更换陪护人员的应激期。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8岁,以“脑梗塞”收入我科,于2018年6月8日-6月13日陪护人员更换期间,出现了心理精神问题(焦虑,恐惧,睡眠颠倒等问题以及自行拔出胃管等),经过详细的原因分析,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病人的症状减轻,并在2018年 10月18日-10月23日再次更换陪护人员期间,未出现不良事件,病人平稳的度过了更换陪护人员的应激期。
2 原因分析:
(1)患者对新陪护人员的不熟悉,及照顾方式的不适应(2)家属的关心和照顾不充分(3)患者本身的疾病和医院因素(4)护士对患者更换陪护人员的应激事件关注不够和相应心理护理不完善
3 护理
3.1 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
采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从抑郁情绪,入睡困难等24项进行评分,得分21分,按照Davis JM的划界分,>20分诊断患者有轻至中度的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恐惧,依赖心理[2]。
3.2 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护士与患者共同探讨心理问题的来源,鼓励患者通过各种方式来发泄心理的情绪。(2)正面心理暗示疗法是一种对身心健康有正面作用的心理治疗方法[3]。通过医护人员的威信,把某种观念暗示给患者,改善其心理状态,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更换陪护人员前,护士先向患者和家属宣教。在更换陪护人员后,在患者和患者家属面前多对新陪护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肯定,消除不信任感(3)护士加强对陪护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学会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取得患者的信任。如:在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尽量下蹲身体,与患者平视,微笑交流。称呼患者时,避免直呼其名。进行各项操作前,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尊重患者的各种生活习惯。
3.3 加强巡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对新陪护人员进行各种方式的健康宣教。教会陪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征兆。针对睡眠不佳,焦虑状态。采用非药物和药物的方法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调整患者昼夜颠倒的睡眠状态。护理交班时,详细交班,加强巡视,尤其是更换陪护人员的当天晚上。该患者有拔管病史,跌倒坠床的高危人群。护士向患者,家属,新陪护人员详细宣教留置胃管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重要意义以及多次重置胃管对于患者身体的影响。宣教约束手套对于预防拔管和床档对于病人防跌倒的重要性。
3.4 多方沟通协调,获得社会支持
(1)做好新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和新旧陪护人员的详细的交接,吸取第一次更换陪护人员时的经验,由责任护士和老陪护人员对新陪护人员进行培训,依老带新,尽快熟悉患者的各种生活习惯和工作流程。(2)鼓励患者家属的积极参与。护士鼓励其家属,克服障碍通过各种方式(床旁,电话,微信视频等)探视和关心病人,让患者能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3)进行有效沟通。护士注重培养其他有效的沟通方式,如手势,书写等。患者在气管切开无法经口进行交流期间,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3.5 基础护理
做好病人晨晚间护理,禁食水鼻饲期间的口腔护理,及时吸痰。留置胃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定时更换。气管切开每日用双氧水浸泡消毒内心,更换喉垫;每周更换气切处寸带,保持气切处的清洁干燥。患者长期卧床每2小时翻身拍背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和皮肤的清洁,使用气垫床以及皮肤受压部位贴膜和等预防压疮。
4 小 结
老年人对陪护人员是否满意是一种主观感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4]。患者更换陪护人员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在临床上非常普遍。护理此类患者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加强巡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协调多方配合,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基础护理。使患者平稳度过更换陪护人员的心理应激期,从而增进了患者和家属对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