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9-02-09顾菁
顾 菁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本院针对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相关讨论,现将具体经过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住院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78例纳为此次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9例。所有入选患者均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会组制定的诊断及分级标准相符合,并将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患有糖尿病、肾肺功能不全者以及免疫系统缺陷等相关疾病患者排除在外。其中,常规组有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8.9±3.8)岁;研究组有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0.1±3.7)岁。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常规组患者一般护理方式,具体内容如下:患者必须要卧床休养,帮助患者进行咳痰、深呼吸,在必要情况下可以给予患者吸氧、雾化吸入,避免出现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现象;为了避免因为卧床时间过长而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现象出现,护理皮肤和会阴部的力度要加强,帮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帮助患者进行双下肢的适当活动,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1.2.2 研究组
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方式,主要包含的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干预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因为病情比较严重,而且发病急,导致缺少心理准备,而且又受到了疾病的刺激,大部分患者都存在着悲观、消极和恐惧的负面情绪,也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非常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1]。所以,关于患者心理护理的工作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心理状况有详细的掌握,并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手术优势等方面的讲解,为其列举一些治疗较为成功的病例,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构建,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进而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
(2)饮食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将禁饮食的作用解释给患者及其家属,使得对方能够配合自身工作的开展。如果患者感觉到口渴,可以湿润其口唇或者含漱,并将口腔护理工作做好。患者过了禁食期之后临床症状会逐渐消失,在血、尿淀粉酶回复正常值之后,第一天饮用少量的开水,腹部如果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则在第二天进食少量的高碳水化合物无脂流食,少食多餐,慢慢增加食量,适应之后再进食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的无脂半流食。
(3)引流管护理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需要留置很多引流管,护理有人员必须要多加关注,标记和固定好引流管,并随时做好检查工作,保证其畅通性,定期进行冲洗工作,避免出现扭曲、受压和脱落现象,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引流液的色、量和质加以观察,一旦有任何异常情况的出现,必须要第一时间上报医师人员;此外,引流管四周的皮肤护理也一定要注意,避免皮肤因为换药过程中的消毒液受到刺激和损伤。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主要包含的症状有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竭以及胃肠道瘘等症状;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人数/总人数×100%。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使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LQ-C30)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表示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比较78例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为2例,常规组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为9例,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7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要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据相关文献显示,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20%的病死率,而且出现并发症情况的患者高达50%[2]。鉴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存在的特征,首先要将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找出,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和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3%和23.08%,而且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不过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要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很容易出现并发症的情况,通过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尽量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综上所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全程中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值得加以借鉴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