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穴位贴敷联合耳压、中药熏洗护理对肾劳患者失眠的应用效果
2019-02-09高芳
高 芳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有研究指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CKD4~5期失眠患者应用中医耳压、中药熏洗、穴位敷贴联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1]。鉴于此,本研究将我院30例CKD4~5期失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联合治疗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2018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CKD4~5期失眠患者,入选CKD4~5期患者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症状相关标准确诊。将本组30例患者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48.34±5.26)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47.68±5.70)岁。两组CKD4~5期失眠患者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2]。②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辨证分型为肾虚湿浊
1.2.2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 ①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②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大于等于10分者;③ 年龄>18 岁;④患者神志清楚,能配合量表的调查;⑤患者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感染性疾病者;②精神疾病或酒精、药物依赖病史者; ③ 尿毒症晚期并发严重畸形、残废者,或丧失日常活动能力者,或外界环境干扰等因素引起失眠者;④对胶布过敏者,局部皮肤破溃。
1.2.3 治疗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15例患者予以辨证安神中药汤剂口服,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耳压、穴位贴敷、中药熏洗对观察组15例患者治疗,方法:①耳压:耳穴压豆选交感、皮质下、神门,心,肾,在耳部相应穴位使用探棒按压,对耳廓使用乙醇消毒,于穴位贴上0.5cm x0.5cm王不留行籽贴,并用手指按压穴位,单耳贴压,两侧交替进行,按压1~2min,3~5次/d,间隔1d更换1次,持续治疗10-15天。②穴位敷贴:选择双侧涌泉穴,穴位贴敷涌泉穴,将中药(吴茱萸、肉桂等)研磨成粉,醋调后均匀地摊于大小约2×2cm棉纸上,厚度1-2mm,四周反折,在固定于一次性贴敷内。将药贴覆盖于涌泉穴,次日晨起揭除。
1.3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后,睡眠情况使用PSQI量表评估,评分越高患者睡眠质量越差。并根据PSQI评估结果及“实用中医精神病学”中失眠疗效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痊愈:患者PSQI评分0~5分,且患者夜间睡眠时间6h以上,或回复正常睡眠,且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经治疗后,患者PSQI评分6~10分,睡眠情况明显改善,时间延长3h以上;有效:经治疗后PSQI评分11~15分,且睡眠质量好转,但延长时间不足3h;无效:与治疗前对比,睡眠质量无较大改善 ,且PSQI评分15~21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PSQI评分
观察组15例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16.30±2.86)分、与对照组(16.29±2.70)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0.009,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5.37±1.26)分、低于对照组(7.72±1.53)分,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4.592,P<0.05)。
2.2 对比两组疗效
统计显示,观察组15例患者中,治愈9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15例患者中,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22.222,P<0.05)。
3 讨 论
本研究采用中药熏洗药方为:夜交藤、艾叶、旱莲草、合欢皮、川芎、女贞子、五味子,其中五味子、女贞子具有滋补脾肾功能,艾叶可顺气血、通经络、祛寒湿等作用,夜交藤、合欢皮具有安神作用,川芎可舒缓神经、活血,诸药合用具有顺心神、排解郁气作用;通过熏洗方式,可使药力透过体表,活络气血经脉,达到治疗效果。贴敷主要药物为:肉桂归肾、心、脾、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的作用;黄连有泻火解毒,尤其能清心火,使心火下沿;吴茱萸温中、理气;穴位敷贴作为中医独特治疗方法,其具有激发经络、刺激穴位的作用,选择双侧涌泉穴,具有调节脏腑气血、疏肝解郁作用,再配合中药膏剂,可起到调和气血、活血化瘀、安神等作用。通过以上三种辅助方式,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CKD4~5期失眠患者,应用耳压、中药熏洗、穴位敷贴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该病症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