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2-09赵玉娟
赵玉娟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64100)
手术方式是现代临床医疗中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并且治疗效果显著,但接受手术的治疗的患者病症普遍较重,且手术过程还将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同程度损伤[1],通过在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对保障手术治疗效果,提升手术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次我院特将细节护理运用在手术室护理中,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2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细节组,对照组71例,男38例,女33例,年龄19.4~64.5岁,平均年龄(39.47±4.18)岁;细节组71例,男39例,女32例,年龄19.7~65.8岁,平均年龄(40.15±4.67)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用药、饮食及治疗、护理环境、手术等常规护理方式。
细节组行手术室细节护理,①术前护理:访视、查阅整理患者病症资料,观察患者实际病症特点,并进行合理分析,制定科学手术护理方案,明确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责任到人;并全面检查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器械等,必须保证手术物品齐全,同时进一步提前检查仪器设备的清洁度、正常运行情况;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接送流程及手术的意义,并告知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对于术前出现恐慌等不良心理的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协助其家属帮助患者建立手术治疗信心,感受温馨服务。②术中护理:调整手术间温度、湿度,注意患者保暖、保护隐私。采取防范低体温措施,液体加温,使用保温毯等措施,监测体温变化;加强皮肤护理,填写压疮风险评估表,采取防范措施。手术在层流洁净手术环境中进行,严格安全核查,术中严密监控生命体征变化,协助医师实施麻醉,协助手术者,顺利完成手术配合工作。坚守岗位,及时清点,及时供应所需物品,缩短手术时间、密切观察输血输液等情况,清醒患者做好术中及时沟通、人文关怀。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注意患者保暖、手术部位的消毒包扎、手术转运的安全性,SBAR沟通模式,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好患者交接,便于术后手术科室的术后护理。病房术后护理,严密检测患者体温、定时观察更换切口药料,观察患者切口清洁、出血情况;若发现患者出现并发症需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并告知家属日常探望、监护注意事项,共同协助患完成术后护理工作。术后手术室护理访视患者,做好回访相关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出血、感染、肠胃功能紊乱)情况,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评分主要包括隔离消毒、手术仪器准备、器械管理、医护配合技能四方面内容,25分/项,共100分。
1.4 统计学
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细节组中仅出现切口出血及肠胃功能紊乱各2例(1.41%),共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病率为5.63%(4/71);对照组中4例(5.63%)出现肠胃功能紊乱,出现2例(2.82%)切口感染,出现5例(7.04%)切口出血,共出现10例并发症,发病率为15.49%(11/71),细节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5.147,P=0.023;P<0.05);且经过整理各项护理治疗评分,细节组总分为(89.17±5.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34±5.11)分(t=8.669,P=0.000;P<0.05)。
3 讨 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其工作环境密闭,手术室治疗、护理工作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且手术治疗本身拥有较大风险[2],也进一步提升了手术室护理工作难度。
在传统护理中,主要强调手术流程顺利完成,对患者术前心理指导、术后并发症干预措施并不到位,加之没有重点检查,使得患者术后易出现肠胃功能紊乱、切口出血情况[3]。细节护理护理则是全面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患者全方面享受精细化护理的方式。本次研究中,通过运用精细化护理,在术前访视、查阅整理患者病症资料,切实做到对症治疗护理,并详细检查手术器械清洁、完整性等质量情况,减少因器械原因对患者造成的健康危害,并在术后着重进行切口管理,观察患者切口及换药处理,并详细患者切口恢复情况,当发现异常后,可及时给予针对处理,避免病症恶化,保证患者安全。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可显著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减少患者并发症出现,提高恢复速度,保障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