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发展:40年来《贵州民族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述评

2019-02-09崔舒怡周真刚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族主义少数民族民族

崔舒怡 周真刚

(1.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 100081;2.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04)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主办的《贵州民族研究》自1979年创刊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历程,并逐步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国内民族领域的重要刊物。本文运用数据分析法,借用Excel软件的统计与查找功能,从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者、机构单位等方面进行关键词和主题搜索,对1979—2019年40年来《贵州民族研究》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栏所刊登的文章进行了较为全面具体的分析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来主要设立了民族理论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民族经济研究、民族理论与民族法学研究、民族社会学研究、民族历史研究、民族教育、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字研究、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民族风俗、民族调查等23个栏目。其中,民族理论研究栏目最早设立于2007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法学栏目最早出现于2009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栏目设立于2016年。2007年以前,该刊物虽然没有进行具体的栏目划分,但自创刊以来,围绕“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文章每期都会出现在《贵州民族研究》之中。

据笔者整理与统计,创刊40年来《贵州民族研究》刊登的关于“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文章主题多集中于“民族识别”“创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地区扶贫”“民族主义”“中华民族共同体”“城市民族工作”“民族发展”“跨界民族问题”“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历届领导人民族工作思想”“其他国家民族政策研究”“民族优惠政策”等,根据这些研究主题分别具有的特点与性质,笔者将其分为三类进行综述研究,分别为民族发展的研究议题、经典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议题、热点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议题。

一、民族发展

民族发展议题包括民族理论的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综合发展,是理论界长期关注、不懈研究的领域。

(一)研究概况

据笔者粗略统计,《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来所刊登的与“民族发展”这一议题相关的文章在涉及“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文章中大约占比31%。其中,民族理论的发展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以及民族工作思想的发展;民族地区以及民族自身的发展则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发展问题、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繁荣问题、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发展问题等方面。在总的关于民族发展的近200篇文章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发展方面的文章26篇,马克思主义民族与民族工作发展的文章60篇(其中包括历届领导人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涉及民族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文章69篇,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文章32篇,与保持民族地区稳定与繁荣相关的文章共10篇。

(二)研究综述

1.民族学的发展

在笔者所整理的1980年《贵州民族研究》仅有的一期刊物中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相关的6篇文章全部是以创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为主题的文章:牙含章、孙青在《建国以来民族理论战线的一场论战——从汉民族形成问题谈起》一文中对国内学术界关于“汉民族”的形成时代、形成条件等若干争论进行了梳理,并指出由于当时我国在翻译方面用词不当所以造成了“民族”与“部族”之间的争论,在各界的努力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侯哲安在《中国民族学(绪论)》中在回顾民族学的历史基础时指出:“中国民族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中国民族的实际相结合下的民族学,且有其科学的研究方法。”[2]另外,《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学而奋斗》(李廷贵、王慧琴)、《努力创建和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周光大)、《关于民族学的几个问题》(张永国)、《当前民族学建设中的一个问题》(李孚同)等文,都是在1980年对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发展所进行的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分别在1982-1984年期间刊登了李绍明所做的《民族学概论》系列讲座第一至第十一讲,系列讲座从民族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其与有关学科的关系、民族学发展史略、种族和民族、我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我国各民族的政治制度、民族学调查方法等主题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3]。施正一在《论社会主义民族——谈谈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中对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民族”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在斯大林看来,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民族,应该被评定为“资产阶级民族”(即“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族,应该被评定为“社会主义民族”。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现代民族,决不能用“资产阶级民族”的被消灭来否定“社会主义民族”的存在。[4]李竹青在《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的创立》中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民族问题和民族殖民地问题的论述,揭示了民族形成的规律,阐述了民族压迫产生的社会根源,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战斗口号,论证了无产阶级才能代表各民族的利益,指出了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民族学资源和素材。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意义事务学科,民族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虽短,但硕果累累。西方民族学理论的引进和传播为中国民族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民族学者的辛勤耕耘则是中国民族学理论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2.解读领导人的民族工作思想

历届领导人在民族工作方面的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范荣春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问题——兼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中提出: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问题,首先要确定一下民族问题的涵义,再分析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问题有哪些特点,然后才能正确理解孙中山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和策略,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民族主义”纲领[6]。王继平在《论毛泽东的民族观》中写道:“毛泽东的民族观是近现代中国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产物,是近现代中国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扬的产物。”[7]杨顺清在同一年探讨了民族心理因素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认为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深刻的民族危机感和紧迫的民族自强意识等民族文化心理因素起了特珠重要的催化和促进作用,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8]。

廖建和覃敏笑分别谈论了邓小平理论在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与民族地区的发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一文认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是我们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9]《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族地区发展试论》一文认为:“以共同富裕为目的,通过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帮助支援,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缩短地区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发展。”[10]李平凡在《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 开创民族科研工作新局面——对江泽民同志“三次”讲话的学习体会》中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理所当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知识分子的作用,这对于我国民族理论研究者的工作给予了莫大的鼓舞,无疑是我国民族理论发展进步的巨大动力[11]。东人达对胡锦涛关于民族工作的思想进行了研究,在《胡锦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思想探源》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亲自制定了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设计出最终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思想;江泽民则主持启动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胡锦涛在继承这些重要思想中进一步创新,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我国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2]张丽红、金炳镐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新时期民族工作思想,在《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分析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全面总结我国民族理论政策、民族工作伟大成就,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刻阐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的丰富内涵,深刻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13]刘吉昌、李昭勇则深入分析了习近平“守望相助”的思想蕴意,认为体现了习近平高度重视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协作与和谐共生的思想[14]。整体而言,阐释领导人关于民族工作思想的论述体现出与时俱进、立足全局的特点。

3.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不仅有助于发展民族文化,同时有助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981年《贵州民族研究》第一期刊登了创刊以来第一篇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章,桕果成认为少数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文字,认为这是少数民族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15]。1990年第三期则第一次刊登了关于保护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章,自周光大在《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发展繁荣》中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正确对待传统民族文化,对搞好民族地区的改革和开放,加速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促进民族发展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16]2002年宋蜀华在《论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文中提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功能。”[17]谢治菊在网络时代下作出了《浅析网络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及对策》一文,文章提出:“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化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在语言使用、意识形态等方面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18]朱军关注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变迁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之间的问题,分析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变迁的各种发展趋势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认为城市政治有限度地介入民族社会变迁,科学引导民族文化变迁,并在与民族群体文化认同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19]。

总的来说,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对于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贯彻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凝聚各民族的精神力量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4.民族地区发展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的物质基础。1981年,《贵州民族研究》第三期首次刊登了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文章,李孚同认为处理好经济较先进的地区和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之间的关系,在政治上来说,是涉及促进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繁荣、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从经济上来说,则是协调国家与地方、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使我国四个现代化更加迅速实现的需要[20]。李竹青认为在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调整的重大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优势,扬长避短,很快繁荣富裕起来则是20世纪80年代紧迫的任务[21]。李林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关注了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出我们应充分利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大好形势和机会,迅速改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使我国这个拥有众多民族的统一大国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完成各族人民共同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22]。温军把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分为起步形成、曲折发展、停滞徘徊、恢复发展四个阶段,并通过考察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演进历程, 认为新世纪应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以人为本、优先加快社会发展”的新追赶战略,重新界定传统发展方向,以加快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发展进程[23]。吕超、娄义鹏、熊坤新教授则关注了当前中亚地区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与对策,认为要防范区域内民族问题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风险,利用当前区域内有利民族因素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积极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解决中亚地区民族问题中的作用[24]。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群众感受到国家发展的力量,有利于国家稳定和实现全域综合发展。

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主要议题

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学界多年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顺应中国历史潮流和现实基础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一)研究概况

民族识别、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跨界民族几个主题是国内民族研究领域最为聚焦的议题,据笔者统计,创刊40年来《贵州民族研究》所刊登的与上述议题相关的文章在涉及“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文章中大约占比27%。关于上述议题的近200篇文章中涉及“民族识别”方面的文章7篇,关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文章41篇,以“民族关系”为议题的文章57篇,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的文章56篇,研究“跨界民族”议题相关的文章9篇。

(二)研究综述

1.以“民族识别”为主题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了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这在世界民族工作史上是一次创举。1979年创刊时,《贵州民族研究》就刊登了张正东关于民族识别的文章,文章以贵州省的民族识别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贵州省待识别的民族单位数量较多,情况各异,各项准备工作需要一定过程的现实状况提出各项建议[25]。1982年,覃华儒在文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搞好民族识别》中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省繁重的民族识别工作提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进行民族识别、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形成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民族识别[26]。张人位在学习《邓小平文选》——关于“安定团结”问题后,得出要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做好民族识别工作的体会[27]。吴永忠、李浩泉从马克思主义民族识别理论的视角来探讨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因为不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历史渊源”影响了他们接受教育,而且少数民族“生产方式”和“心理认同”也影响他们接受教育。因此,在制定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时,应综合考虑民族识别理论所涉及的因素,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才能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28]。

2.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实现和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李廷贵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中,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问题占据核心的地位,因为我们所说的民族问题,就是民族关系(或民族矛盾)的问题,即民族之间平等与不平等、团结与不团结的问题,所以,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29]刘绍川则关注了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事实上平等的理论,提到列宁、斯大林在1919年至1923年期间,在民族问题上,先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达到事实上的平等”或“确立事实上的平等”的理论,指出斯大林论证了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的表现、根源和消除途径,对论证和实践列宁关于达到民族事实上平等的理论和任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0]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的向零在庆祝建党70周年时探讨了“加强民族间的团结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这一主题[31]。李红云、金炳镐在文章《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核心与民族团结进步》中指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体现在民族工作实践中就是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团结与民族进步是辩证统一体,民族发展与民族进步密切相关,民族关系与民族团结密切相关[32]。国内民族学界对于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研究始终以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维护祖国和谐统一为出发点。

3.以“民族关系”为主题的研究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国家安定强盛的基础,我国民族学界历来重视对民族关系的研究。杨文炬、李家秀曾在1983年提出“民族关系决定于经济关系”的论述,指出民族问题的解决是在于人们采取一定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民族关系,决定于人们的经济关系[33]。欧潮泉也在这一时期论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认为从民族的四个要素来讲,社会主义不会使民族特征消失,而是它充分发展繁荣的时代。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民族关系已明显地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34]。李忠斌在文章《论城市民族关系的特点、结构与功能》中对城市民族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认为城市民族关系就是城市区域内各民族的信息互动关系,其信息载体是各民族成员,其方式是各种社会活动。[35]张劲松则针对民族关系作出了监测预警系统方面的研究,从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的主要功能分析入手,提出了监测预警实施所面临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公开、预警方案执行、组织保障以及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最后提出在民族关系监测预警保障机制方面,应当完善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法规和制度、建立监测预警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执行机制、建立多层次监测预警的信息网络[36]。可见,民族关系的决定因素、特点、功能、与检测机制等是民族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年9月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创建新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具有宪法意义的文件。《共同纲领》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1984年,《贵州民族研究》第二期刊登了吴永清撰写的《坚持和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一文,指出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中的重要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民族纲领中两项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把这一理论和原则运用于中国实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中国民族问题,使我国境内各民族实现了平等权利,都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37]。杨光明在《民族区域自治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说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候就已经问世。我们党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就开始探索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于这一理论和政策的宣传和贯彻,似乎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及其自治机关的事,似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有可无,或以联邦制取而代之。作者于此认为实践已经把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和政策再教育的课题,尖锐地提上了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议事日程[38]。吴宗金则从改革的角度进行了关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些研究[39]。果洪升则在《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必然选择》中指出:少数民族人民依靠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制度实现了当家作主,使政治、经济、文化事业都有很大发展,还要靠这一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直到民族问题的解决。因此,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实行的一项长期的政策和制度[40]。包桂芹、金炳镐、盖守丽则在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时发表文章论证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内蒙古自治区70年的实践证明,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与实现和保障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有效结合、辩证统一是实行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原则;必须把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等民族因素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和从业特点等地域因素有机结合;必须加强民族团结,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社会和谐等政治因素与加速民族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民生改善,加快各民族小康生活实现等经济因素密切结合;必须大力培养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建设[4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运用于中国具体实践的伟大创举,同时也是中国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重要方式。

5.跨界民族研究

跨界民族研究也是《贵州民族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 《贵州民族研究》刊登“跨界民族”问题研究的文章是在2005年,雷勇在《跨界民族问题研究:理论与现实》中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跨界民族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表现形态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考察了其在当前发展变化的新动向,指出作为一种国际社会现象,跨界民族问题对现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42]。谷禾、谭庆莉则对近代中国西南国界线变迁与跨界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加以阐析:西南跨界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既是长期以来社会文化发展形成的结果,同时还与各种政治历史变动密切关联,在这些政治历史事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近代以来中国西南国界线的变动。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中国边疆危机,发生在云南的中缅、中越、中老边界交涉活动,通过国家政治以及国家意志对跨界民族身份认同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43]。杨得志则对跨界民族进行了类型化研究,认为由于民族问题概念和理论的不统一,使得跨境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面临诸多困扰。应当采纳广义论的观点,即民族分裂活动以及与跨境民族相关的社会问题都属于跨境民族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跨境民族问题的具体类型有:涉及国家主权的跨境民族问题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毒品犯罪、非法移民、宗教等社会问题[44]。针对跨界民族问题的研究主要关乎边界稳定、维护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等事关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

三、当前热点议题

(一)研究概况

通过文章篇目热度比较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城市民族工作、民族主义、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是当前民族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议题,这几个议题不仅与十八大以来国家民族政策话语的走向密切相关,还与认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关。《贵州民族研究》所刊登的与上述热点议题相关的文章在涉及“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文章中大约占比31%,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方面的文章6篇,城市民族工作研究的文章23篇,涉及“民族主义”研究方面的文章26篇,涉及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方面的文章46篇。

(二)研究综述

1.“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92年,《贵州民族研究》第四期刊登了欧潮泉的《论中华民族——多民族共同体》一文,文章认为:我国民族共同体一词,最先从俄文译过来,中华民族是具有共同的历史起源、共同的政治舞台、共同的社会经济体、文化和语言的互相吸收与参合、共同民族意识典型的多民族共同体,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得到日益巩固和发展[45]。平维彬、严庆的《文化族类观到国家民族观的嬗变——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一文基于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探寻古代文化族类观向现代国家民族观的演变历程,并试图从传统的儒家族类观、近代以来西方民族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三个方面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46]。何亚娟在《论习近平的民族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耦合性》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我国民族实际状况,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为促进大一统的中华民族和谐共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为解决人类社会遭遇的对抗、竞争和经济危机等一系列共性问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倡议,为人类社会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共荣共生提供了可能。习近平总书记的民族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语境表达、共识指向、目标定位等方面具有极大的耦合性,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性、创新性与世界性特征[47]。虎有泽、云中对国家认同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研究:我们所理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是一种国家认同的表现形式。从国家认同层面理解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 有助于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公民、法制意识, 从而正确认识公民与民族成员的关系、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和国家自豪感, 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48]。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中包括中国各族儿女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利益福祉、共同的前途命运。意识具有能动力作用,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可缺少核心养分。

2.城市民族工作

改革开放激活了中国人口的跨区域流动,随着少数民族人数增多,处理好城市民族关系成为事关民族工作全局的一项工作。1993年,《贵州民族研究》第二期刊登了创刊以来第一篇涉及城市民族工作的文章,李仁山在《加强城市民族工作 为经济建设服务》中提出:城市民族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民族的省区更显得重要。城市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又促进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们民族工作来说,如何利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心这一载体去促进周围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民族工作中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49]。同期,覃敏笑也对当时我国城市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作出了分析:在20世纪末,我国城市民族问题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长期性;第二,我国当时城市民族问题的性质主要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问题;第三,我国当时城市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是逐步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第四,我国城市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50]。李忠斌则在2000年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民族工作进行了讨论,文章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民族工作新的特点、内容及加强知识经济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主要措施,对搞好现阶段及未来的城市民族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51]。马伟华、易艳霞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权利保障做出了研究: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民族工作创新的指导方向,是解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问题的一个有效路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应当遵循民主化、多元化、协同化、科学化、法治化、信息化的目标定位。城市民族工作主体需要正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权利保障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加强民主管理、引入多元主体共治、构建治理主体合作机制等方面增强工作主体的政治效能[52]。

关于城市民族工作的研究总体上体现了聚焦实际问题、创新管理方式、维护民族团结、尊重文化多样的原则。

3.民族主义研究

程昭星于1986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发表了《述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一文,高度赞扬了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并以民族主义作为自己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53]。熊坤新在1996年回应了当时民族主义论争如:民族主义是一个“中性”概念、民族主义具有多重复合性表现形式的特点、民族主义是民族意识的一种极端表现、对民族主义应作辩证地分析和对待、民族主义在当前国际国内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对民族主义的研究应与世界接轨等几个热点问题[54]。宋荣超、严庆研究西方话语中的民族主义认为: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民族主义是18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意识形态之一;作为一种社会运动,民族主义则不断搅动和重组着世界政治格局。西方民族主义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别和含义,一般可以归为公民民族主义、族裔民族主义和国民民族主义三大类,而且各类民族主义在本质上既是一种社会思潮,也是一种政治运动,同时凸显出主体的群体性和鲜明的政治性特征[55]。吴孝刚则关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民族主义的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理解是一套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它不是僵化的理论,而是立足于具体的革命阶段、用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族和民族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波兰和南斯拉夫人的区别对待,充分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具体的民族主义运动的评判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现[56]。吴月刚、张岳嵩、刘达对极端民族主义进行了一定研究:认为极端民族主义因其强烈的破坏性被人们高度重视, 关于极端民族主义的现有研究方法多集中于基于诸多案例的定性分析与建立数据模型的定量分析,发生学是一种关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研究方法,将发生学应用于极端民族主义研究,有助于认识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发生和演变的过程[57]。

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的关注较多,涉及的事例多样。学术界对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民族主义。

4.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

当前多民族国家主要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共同的文化价值观来整合和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刘海涛的文章《论“族群”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是《贵州民族研究》刊登的第一篇关于国家民族认同研究的文章,在解析西方安德森的民族国家观,接着展示了中外对“族群”概念的各种解说,明晰了其学术及实践价值的基础上,阐明了将族群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关联在一起的现实意义,初步彰显了学术研究中固有的政治倾向性[58]。张宝成则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进行了比较: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处理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使少数民族在原有的民族认同的基础之上, 形成国家认同, 实现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变, 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59]。李京桦关注了民族工作成效与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关系: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是少数民族对国家合法性权威的认可。我国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生成的历史经验在于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开展的良好成就,得到少数民族的欢迎和认可。民族工作成效状况是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政治认同出现危机的重要原因。民族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方式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声誉和能力,民族工作是否有成效直接决定着少数民族是否对党和国家权威的承认。研究民族工作成效与少数民族政治认同关系的目的在于提高民族地区公共部门的政策执行和服务能力[60]。

加强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有利于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而对于民族认同的研究则是为了形成与国家制度相联系的更大范围内的民族(国民)认同,是为了产生国家层面上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四、结语

40年探索进取,40年勤恳耕耘。本文回顾了《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以来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为栏目所包含的主要研究主题。在传统议题研究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生成了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传统;当今的热点议题中,“认同”与“共同体”成为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的高频词汇。本文基于对《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栏目的研究分析,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启示在于:推进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迈向新高度,既要一脉相承,又要与时俱进,要始终把国家利益、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作民族学界进行民族理论政策创新发展的根本落脚点。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