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同时期蒙族舞蹈的时代特征
2019-02-08娄晓艺
娄晓艺
蒙古族舞蹈是蒙古族民间舞蹈的通称,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因深受草原文明游牧文明的影响,其作品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呈现出剽悍、矫健、粗犷的艺术特征。既有节奏欢快、舞姿柔美的盅碗舞,也有表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的筷子舞,也有表现蒙古族宗教信仰文化的查玛舞。蒙族舞善于运用灵活的肢体以及轻盈的舞步向我们展示我们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画面,同时也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勤劳勇敢 质朴豪放的性格特征。
蒙古族舞蹈创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活跃的繁荣期,半个世纪以来,蒙古族舞蹈艺术焕发了青春。新时期以来,蒙古族舞蹈创作更是呈现出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局面,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多优秀的舞蹈家也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作品。既有传统的蒙古族舞蹈《鄂尔多斯》、《奔腾》,也出现了一些体现时代精神的新作《红色英雄》。
一、不朽的经典——《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创作于1954 年,最早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表演。是著名编导贾作光深入内蒙古自治区生活后创作的成果,他于1953 年在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乌审旗的喇嘛庙中,看到了“打鬼”之舞。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舞蹈动作大气沉稳,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但却不适宜当代的剧场表演。于是,贾作光就将其中的一些舞蹈动作如“撒黄金”“鹿舞”等加以大幅度的改造和完善,形成了既有传统蒙古舞蹈风韵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崭新动作。该作品把蒙古族舞蹈中的男性之美做了充分展现,不仅展现出了鄂尔多斯蒙古族男性的彪悍、粗犷、豪放的性格美,而且成为该舞蹈永恒的艺术视觉形象,永远留在了观众美的记忆中。
《鄂尔多斯》创作于建国初期,中国人民历经沧桑饱受磨难,推翻了旧制度的压迫,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中国以一个全新的姿态面向世界。全国上下洋溢着一种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以及人们对于新生活憧憬向往之情。《鄂尔多斯》的编导贾作光正是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整个作品中充满着新时期蒙古族人民推翻旧制度翻身做主的欣喜,美好生活的期盼,对生命的礼赞和歌颂,以及对草原文化深厚的热爱。也体现了新时期的蒙族人民积极投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著名舞蹈理论学者冯双白坦言:“《鄂尔多斯》是那个时代里的一个包含着多情善感,纯真微笑的象征。除宗教性的舞蹈之外,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舞蹈像它一样,在一个新诞生的国度里如此流行”。《鄂尔多斯》的出现标志着蒙古舞舞蹈开始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上更加多样化。①
二、时代的轿子——《奔腾》
《奔腾》由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创作并于1984 年首演,作品一经问世,便以其灵活的气韵、磅礴的气势、浓郁的民族风格引起强烈的震撼。《奔腾》的编导马跃正是重塑了民族舞蹈素材中最重要的语言风格,他不仅仅让舞蹈停留在马姿、马步、马舞的舞蹈形式中,而是更着力于刻画茫茫草原所孕育的“马背民族”粗犷、豪放、剽悍的性格特征,还有对待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人、马、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观众展现了一幅蒙古族人在草原上欢快驰骋的画面。
《奔腾》这部作品代表了新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昂扬奋发的生命状态。充满激情,节奏明快的音乐再加上表演者激昂的神情,气势蓬勃的舞台气氛,使得《奔腾》这部作品更加完整,将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全都囊括其中,直到今天仍旧是作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不断活跃在舞台上。这个作品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局限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体现蒙古民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对于这种草原文化的热爱,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深刻的感悟。
《奔腾》创作于20 世纪80 年代,正处于我国伟大的改革开放时期,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之中,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地奔驰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特点,《奔腾》的创作风格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其特殊的音乐节奏处理,能够透视出时代变化大潮中的社会生活节奏的变化,迎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作品“万马奔腾”之意来象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迹象,也表达了新时期的蒙古族人民积极投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为了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团结,不畏艰险的,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奔腾》还包含许多编导结合了现代人的气质创作出来的新的舞蹈语汇。如《奔腾》中有一种似是而非的勒马手的的动作,表现了现代骑马人洒脱的气质,甩手站立略晃动的的下垂双臂,双臂摇曳的舞蹈动作等,都是现代人精神气质的体现。
三、新时期的典范——《红色英雄》
蒙古族群舞《红色英雄》是由浙江省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由浙江省歌舞剧院舞蹈团团长,青年舞蹈家刘福洋担任编导,于2011 年问世。作品一经问世引起强烈的震撼,其独具时代特色的创新受到了大家的赞赏,作品在荷花杯、全国舞蹈比赛屡获殊荣,可谓继承传统与时代革新的一个完美典范。
红色英雄既然作为现代的新作,其创作风格自然受到现代元素现代意识的影响,风格趋于现代化。编导刘福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作品中的舞蹈动作改变了过去那种一招一式的严格规范,更加注重动作的力度和速度,在传统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夸张创新,加大反差力度,使其更具有视觉冲击。大胆的将传统蒙族舞蹈融入当今流行的hip-pop 曲风及动作,在原生态的展示蒙族传统舞蹈的同时不失现代气息与美感,堪称经典的融合。打破了原有的那种对称的队形模式,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更加自由随意的,充满现代气息的意境。除了动作创作,编导还在舞美方面进行了创新,在《红色英雄》中灯光灵活多样,追光定点巧妙应用,更深层次的的诠释了作品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加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红色英雄》充分诠释了新时期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反映了新时期的蒙古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于我国繁荣昌盛的翘首期盼。也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积极投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状态和决心。弘扬了蒙古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揭示了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对于生活节奏变化的深刻影响。
四、当代蒙族舞的创作取向
从《鄂尔多斯》到《奔腾》再到《红色英雄》,我们无法评判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孰好孰坏,就像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原生态艺术和舞台艺术的话题一样。但是对于今天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而言,每一部作品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鄂尔多斯》为我们展示了建国初期的精神气质,《奔腾》为我们传达了改革开放时期的民族斗志,《红色英雄》为我们指引了新时期舞蹈创作的方向。每一部作品所体现的物质形态,均是那一时代的缩影,每一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环境,均是那一时代的现状,每一部作品体现的精神气质,均是那一时代的精华,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和人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以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为基础,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创作出符合当代社会潮流能够迎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舞蹈作品,从而使民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特征是一种新的创作风尚。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从《鄂尔多斯》到《奔腾》再到《红色英雄》,舞蹈编创者已经远远不满足于单一模仿动物或象征祭祀性的舞蹈形态,更多是在保证传统艺术原汁原味的前提下,不断“拿来”与“创新”,尽可能多得给作品注入一些新鲜血液——时代元素,既彰显了民族舞蹈浓郁文化特异性,又具有新时期的时代性。更好地迎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的艺术取向,但无论怎样,舞蹈最重要的是打动观众的内心,不管民族舞蹈艺术随着时间流逝如何发展,与观众的沟通、与心灵的对话是舞蹈艺术自古不变的追求,艺术作品的最终还是要面向大众,经受人民群众的检阅,也只有经受了历史和人民检阅才有资格被称为时代的经典。
当今是瞬息万变的时代,是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各类艺术形式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共处历史舞台,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当代艺术面临传统艺术的挑战,传统艺术也遭受到当代艺术的冲击。舞蹈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不无例外的会受到现代意识的影响,这对于我们舞蹈创作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利用会使我们传统艺术增添新的生机,经受得住时代的考验;若利用不当必然会在现代意识的冲击下失去了传统艺术的“根”——民族性,成为一个纯粹迎合现代审美需要的作品。至于如何取舍值得我们当代舞蹈工作者去思考。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的舞蹈工作者会有能力处理好这个问题,并且在当代舞蹈人的共同努力下,舞蹈这门传统艺术必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绵延不绝经久不衰。
注释:
①赵小丁: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贾作光舞蹈创作与表演艺术特色赏析》,《舞蹈杂志》,2010 年第3期第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