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青春的当代”重现“浪漫的古典”
——青春版《牡丹亭》经典化启示

2019-02-08王冠龙

人文天下 2019年24期
关键词:牡丹亭昆曲古典

王冠龙

一、引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①。一曲《牡丹亭》唱出无数的生死相许,洋溢着追求至情的古典浪漫。十五年前,由白先勇先生进行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在苏州大学首演,将六百余年的传世经典带进青春的舞台和年轻的视角,用“还魂式的前世今生”述说着“不朽式的人间至情”,毫无疑问的获得巨大的成功和丰硕的经验。其卓殊的编演理念和独特的传播方式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结合当下进行深入思考与再应用。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绝非偶然,与其他优秀戏曲剧目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超前的编演思路与多维的传播理念,以至上演之时不断引起受众与媒体的热捧,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总体来说,青春版《牡丹亭》一方面完美的将我国优雅含蓄的古典艺术风格立于戏曲舞台;另一方面,其改编最大限度地秉承原著,汲取当下舞台与当代审美的艺术特点,使舞台和表演更加具有时代性,以适应当代青年受众的口味。同时,跨文化的传播理念使昆曲重新回到国门之外,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代名词。鉴于以上观点,本文将围绕戏曲编演、当代传承、古典精神、传播视角四个方面,针对青春版《牡丹亭》所产生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当下戏曲传承与创新理论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仅删不增的精华编演

众所周知,折子戏能够成为戏曲演出的重要形式,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剧目的全本演出时间过于漫长,而折子戏则完美的避开这一缺陷,用相对较短的时间将古典艺术展现在戏曲舞台之中。诚然,一出好的折子戏,无论从结构内容还是矛盾冲突,完全不亚于整本大戏。但是,不可否定的是折子戏的局限也十分突出,其最大的诟病在于无法将剧中的整体思想完整的展现于舞台。基于此种现状,针对传统剧目的改编成为一种热潮,而青春版《牡丹亭》在这种潮流下另辟蹊径,将昆曲的艺术精髓与新世纪的审美意识相融合,缔造出一曲“唱不尽”的三生路。

变旧为新,“有道焉。仍其体质,变其丰姿”②。传统剧目的当代改编由来已久,但从未有青春版《牡丹亭》如此成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这部“老戏新作”的编演一直秉承尊重原作的中心思想,在剧本的处理上坚持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汁原味”,注重昆曲传统的表演美学,仅删不增,从原本的五十五折浓缩成最终的二十九折。同时,针对原本的改编,青春版《牡丹亭》并非简单的删减,随意的切割,而是在遵循原作的基础上作出必要的萃取和剪切,将全剧的精华之处充分的展现在受众面前,以全貌还原全本,做到“整本上演”。

此外,受制于原著剧本,《牡丹亭》的传统演出以杜丽娘的表演为主,往往将柳梦梅的出演置于第二位。而在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编过程中,大胆尝试增加柳梦梅的表演戏份,仅中本《拾画》一出,便有长达三十分钟的巾生独角戏。目的是为与上本《惊梦》一出的杜丽娘平起平坐,凸显其角色的重要性。同时,柳梦梅的形象也得到更加完整的塑造,达到表演生旦并重,剧情双线发展,为下本中“情”与“理”的抗争埋下深深的伏笔,以此增加与受众的情感共鸣。

三、古老剧种的青春传承

昆曲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素有“百戏之祖”的美称,在我国剧坛历史上曾留下辉煌的一笔,其诸多剧目至今仍为经典。但自上世纪初期,昆曲的传承一度陷入低潮,以至于民国初年,昆曲几近消失。后幸于“苏州昆剧传习所”③的成立,使这个古老的剧种得以在困境中薪火相传,延续至今。不可否认的是,昆曲的“传”虽得到解决,但其“承”依旧引人深思。青春版《牡丹亭》一方面在剧本的删减与嫁接上下足功夫;另一方面,也在舞台与表演中“费尽心思”,成为当下昆曲乃至戏曲改良发展的范本。

“填词之设,专为登场”④,案头的文本编撰好以后,需要搬演于舞台之上,经得住“场上”表演。为适应青年受众的观剧心理,青春版《牡丹亭》在编演过程中不断进行舞台美术与当代剧场的无缝对接,舞台布置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一桌两椅,别出心裁的增设清丽淡雅的水墨后天屏,烘托着古典浪漫主义的气氛,加之追光的应用,无不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特别是在场次切换中,创新运用当代舞台中的熄灯换场,从而避免传统拉幕对受众产生的故事切割。

青春作为历久弥新的主题,源自人们对生命美的渴求。纵观戏曲的前世今生,无不与青春密切相连。青春版《牡丹亭》紧紧围绕“青春”这一主线,大胆启用年轻的明星演员,使青春的故事与青春的表演形神相通。特别是剧中沈丰英饰演的杜丽娘清心玉映、眉目生情,与俞玖林饰演的柳梦梅所散发出的清秀大方、书生意气交相映衬,将柳梦梅和杜丽娘的古典形象完美重现在受众面前,使古老的昆曲再现往日的光彩与芳华,同时也与当代青年产生愉悦和共识。

四、当代剧场的古典精神

记得老一辈人曾说过,戏既已开唱,就必须唱完。在诸多戏班中均有相同或类似的祖训,以此垂戒后人。昆曲之所以一度问鼎于百戏之巅,与其尽心求精的传统精神息息相关。细看昆曲剧本,每一字句无不精雕细琢;慢品昆曲表演,每一动作无不千锤百炼。而青春版《牡丹亭》则在当代剧场中完整的继承和发扬这一古典精神,为后世戏曲传承发展之师范。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⑤。不难看出,二十一世纪的受众审美观,已完全迥异于明清时代,这也是昆曲日趋走向低谷的重要原因。针对昆曲当时的现状,青春版《牡丹亭》并非仅仅做到删减剧本与舞台对接,而是集结多方资源共襄盛举,力求大处完美,细节兼备,同时也在审美上更加贴合青年受众。一方面,尽最大可能的保持昆曲抽象写意的美学传统,运用以简驭繁的美学思想进行剧本与表演的删减和整合;另一方面,追求细节的“面面俱到”,在舞台布置和服装改良方面进行严格考究,将演员服装颜色的搭配更加具有新意,使其总体风格清新淡雅、丽而不妖,以此向受众涌现出青春的气息。并且,舞台背幕的设计完全源于苏州园林,与昆曲在文化上同宗同源,意在新潮中演绎古典。

“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⑥。戏曲历来讲究“雅俗同欢,智愚共赏”⑦,但《牡丹亭》作为昆曲的传世之作,一向以雅著称,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唱词语言的高雅。而青春版《牡丹亭》则结合当代语言的环境和表达,将演员的唱词在不失高雅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演员的语言唱词更加通俗易懂。特别是在上本《闺塾》一出中,当春香背不过私塾先生陈最良布置的《毛诗》时,先生显然有些生气,发怒道:“一句都背不出来,还说烂熟的了,回去重读”⑧。这时春香也不甘示弱,回应道:“这样熟还要读,读它什么介”⑨。不仅语言唱词通俗易懂,而且可以通过语言唱词将先生的古板和恼怒、春香的刁蛮和可爱充分展示在受众面前,以增加故事的戏剧性,营造戏曲表演的新鲜感。

五、多维精准的传播视角

昆曲发起于元末明初,兴盛于明代中叶,直至清末久演不衰,其文化价值足以与我国的青铜器与珐琅瓷相媲美。如此古老的艺术形式沿袭至今,依旧可以将其所蕴含的民族美立于舞台之上熠熠生辉。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剧种的发展都离不开所处的时代环境,昆曲亦不例外。而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一度将逐渐衰微的昆曲带进“回暖期”,其独特的传播方式立下“汗马功劳”,给传统文化的复兴起到标榜作用。

十五年前,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成功并一度受到热捧,至今已在海内外接续上演三百六十余场⑩,几乎座无空席,多数场次均出现一票难求。仅演出的时间跨度与场次数量,足可以称作当代昆曲演出史上的奇迹。以上种种都离不开青春版《牡丹亭》前期精准定位的传播角度,在《白先勇说昆曲·序》中曾谈及:“青春版,则是要用精美、漂亮、青春来表现《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青春爱情,使他们的这段挣脱束缚、感动鬼神、超越死亡的爱情充满青春的魅力和活力,以吸引年轻的观众”⑪。由此可见,青春版《牡丹亭》在创作之初便对受众有着一个十分精准的定位,促使其在前期宣传和后期打磨中具有中心思想。

“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过程”⑫。青春版《牡丹亭》在编演前即对其潜在受众有着精确的定位,因此,上演前的宣传十分具有针对性。总体来说,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内的宣传主要集中于大学和青年聚集地,一方面,积极利用海报和广播进行营造气氛,加大受众的关注热度;另一方面,开办新剧发布会和座谈会来引导受众,增加受众的了解深度。同时,运用高校平台和媒体舆论,组织学术研讨,以此提升剧目的文化品位,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达到扩大受众数量的目的。而在国外的宣传中,除应用国内丰富的经验外,青春版《牡丹亭》还结合国外本土文化,进行跨文化传播,并且利用国内受众的好评以此来打造“青春版昆曲”的品牌效应,使之由“文化宣传”逐步过渡成“文化消费”。

六、结语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⑬,不观青春版《牡丹亭》,怎知经典如此惊艳。如果说《十五贯》的轰动一时是“救活了”昆曲,那么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盛况足可以称作“重振了”昆曲。正如前文所述,青春版《牡丹亭》所创造出的奇迹绝非偶然,十五年的久演不衰也并非侥幸,这部“新编老戏”的诸多经验迄今为止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青春版《牡丹亭》依附昆曲的传世之作不断进行再创造,在最大限度继承原著的基础上挖掘当代意味,将当代审美与传统美学相结合,加之多维精准的传播方法,开拓出一条戏曲创新的新模式,同时也与梅兰芳先生所提出的“移步不换形”思想相契合。诚然,戏曲的复兴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但从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来看,当前戏曲继承与创新须更加侧重传统精髓与当代美学的相融合,依据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对传统精华进行当代“还原”,使精华重新成为精品。同时,发扬古典精神,将当代舞台技术融进戏曲表演之中,以此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此外,还须结合当代传播工具及其优势,扩大宣传与影响范围,引导主流回归民族文化本位。只有如此,戏曲才会逐步融入当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附表: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历程(2004—2019)

注释:

①周友良:《青春版〈牡丹亭〉全谱》,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36 页。

②(清)李渔:《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卷七)·闲情偶寄·演习部》,中国戏曲研究院 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年版,第79 页。

③苏州昆剧传习所:1921 年8 月,由昆曲名家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等人创办的学堂式新型科班,旨在培养昆剧演员,所址定在五亩园,公推孙咏雩担任所长,沈月泉出任首席教师。后有穆藕初、吴梅、汪鼎丞等人赞助。1927 年10 月,因穆藕初企业连年亏损,无力支援,传习所宣告结束。

④(清)李渔:《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卷七)·闲情偶寄·演习部》,中国戏曲研究院 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年版,第73 页。

⑤(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清)黄叔琳 注、纪昀 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版,第253页。

⑥(清)李渔:《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卷七)·闲情偶寄·演习部》,中国戏曲研究院 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年版,第11 页。

⑦(清)李渔:《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卷七)·闲情偶寄·演习部》,中国戏曲研究院 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年版,第61 页。

⑧周友良:《青春版〈牡丹亭〉全谱》,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41 页。

⑨周友良:《青春版〈牡丹亭〉全谱》,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41 页。

⑩数据来源:苏州日报2019 年8 月15 日,责任编辑:姚丽濛

⑪白先勇:《白先勇说昆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6 页。

⑫杨中举:《新编传播学教程》,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第3 页。

⑬周友良:《青春版〈牡丹亭〉全谱》,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48 页。

补登:《京杭运河沿线京剧学文献研究综述》注释

①李泉:《运河文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第3 页。

②图片来源:庄辉明:《大运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版,第11 页。

③李泉:《运河文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第53 页。

④图片来源:张永和:《同光十三绝合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版,前言页。

⑤苏移、蓝凡:《中国京剧史(1790—1949)》[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 年版,第174 页。

⑥苏移、蓝凡:《中国京剧史(1790—1949)》[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 年版,第175 页。

⑦苏移、蓝凡:《中国京剧史(1790—1949)》[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 年版,第177 页。

(注:原文刊载于《人文天下》2019 年第16 期(8 月刊)总第150 期,20-25 页,作者:王冠龙,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牡丹亭昆曲古典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牡丹亭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读《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