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9-02-06朱永新
朱永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取得这些成绩很不容易,但也要清楚认识到,从长远看,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离不开教育。教育要做的就是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从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安排看,教育扶贫其实肩负着双重任务:扶智与扶志。同时,教育还承载着“两不愁、三保障”中义务教育有保障、发展教育脱贫等重要任务。
结合调研情况,我认为一定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只有教育跟上了,才能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群体的持续发展能力,贫困家庭才有希望能“转运”,对未来的日子有奔头、有盼头。教育扶贫就是在营造扶志、扶智的环境,给钱、给物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且容易“养懒汉”。要致力于转变一些贫困人群的“等靠要”观念,就需要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这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综上,我认为要关注三个方面问题。
把最好的书给农村孩子看
近年西部整体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农村教育仍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问题。这些年我大概走访过100多所深度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看到营养午餐的问题基本解决了,而且管理规范,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令人担忧。
在走访过的中小学图书馆里,我发现,不符合中小学阅读要求的图书非常多,图书质量、品质比较差。有的学校图书馆和村里的农家书屋是一体的,但很多都是“铁将军”把门,不开放;规模大一点的学校,学生想每周借一次书都难以实现。大部分学校没有专人管理图书,老师也不了解什么年龄段的学生应该读什么书,更谈不上指导,校长和老师对阅读普遍不够重视。在西部县城的一些重点学校,我看到大量图书堆在仓库里,有的放了两三年甚至更久;还看到一些乡村学校在改建时,把所有图书全部封存在仓库,我问校长为什么不开放,他回答说现在没人管。
阅讀是教育里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老师教给孩子的东西有时可能不如图书的影响大,一本好书能对孩子命运的改变发挥很大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讲过,当一个边远地区的农村孩子能读到和城里孩子一样好的图书时,其实他们就已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短期内要提高西部老师的水准有一定难度,但让优秀的图书进入农村应该说是容易得多的。
最近我在看美国学者艾瑞克·唐纳德·赫希在2006年写的《知识匮乏:缩小美国儿童令人震惊的教育差距》。在美国,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也主要体现在阅读上。要提升农村孩子的教育质量,阅读是最好、最易推动的策略,所以我建议:
一是要推出“精神正餐”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的精神家园建设,让学生得到滋养。
二是实施农村中小学图书标准化工程,研制适合阅读的书目,把最经典、最值得阅读的书推广到学校去,保证把最好的书给农村的孩子看。
三是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专业建设。根据学校规模设置专/兼职的图书管理员岗位,现在不仅是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包括城市中小学的图书管理员总体素质都是不够高的。台湾一位中学校长曾跟我说,他们学校的图书馆长是学校里最有学问的人,一定是学校里最懂图书的人才能担任这个职务。
四是鼓励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和民间团体捐赠优秀图书,培训阅读推广人,开展阅读活动。
其实,图书馆的问题解决了,把孩子对阅读的兴趣点燃了,其作用不逊于任何好老师。
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落下”
第二个方面问题是残障儿童的教育。残障儿童被称为“人间折翼的天使”,保障残障人群获得教育的权利是中国公平教育的宗旨,但残疾儿童受教育的问题目前还得不到足够的关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还有60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辍学,但各地都说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落下”,那这60万学生群体到底在哪?我最初判断有部分是残障儿童群体,后来有关摸底也印证了这一点。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显示,全国残疾儿童少年中没有解决好义务教育问题的,81%为农业户口,近80%生活在中西部地区。
当前,专业机构对残障儿童入学的评估机制是不够的,如何保证送教上门的质量也存在问题。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送教上门的老师没有学过特殊教育,完全不懂手语,不懂怎么对待和照顾残障儿童。送教上门没有标准,学生属于几级残疾也没有标准,保障机制也还不健全。近期,一个湖南特殊学校的老师对我说,送教上门基本是义务的,利用周六日上门,每月一次,去了以后拍照留底,填个档案就回来了,至于效果好不好并不清楚。她提到,连路费都是自费的。可想而知,老师怎么会有积极性送教上门呢。
我建议:一是要加大中西部整体教育资源的布局和调整。结合教育扶贫,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推动实施融合教育,重点推进普通学校的特教资源建设和特教教师配置。在世界范围内,推进融合教育,把残障儿童放入普通学校是普遍做法,但在我国的推进难度很大,我们把残疾儿童放到特殊学校进行教育,其优点是集中资源,效率可能高一些。但这也相当于把普通孩子和残疾孩子区隔开来,当残疾孩子走向社会时,他们便缺乏和正常社会相处的经验。目前我国师范教育体系里没有特殊教育,我建议所有师范生都学学特殊教育,且最好以某一类型的特殊教育为必选课程。
二是严格界定送教上门的标准,针对不同残疾儿童的类别和程度,建设由教育、心理康复、社会工作等专家组成的残疾人教育委员会,落实“一人一案”。要对残疾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确认,什么学生可以送教,什么学生应该送教,什么学生送教要达到什么标准,目前这些规范是不够的。
三是健全送教上门的“四个一”,包括:一支稳定送教队伍。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地多元化组建送教队伍,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特殊教育培训,探索把特殊教育纳入教师教育、准入、培训和考核内容,适应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就近送教上门的现实需求。可以统筹社会自愿力量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一套规范送教流程。按照教育规律,研究确定送教的工作方案、时间频次、备课要点、授课内容、教学档案等,落实好“一人一案”。一套标准特教课程,明确特教理念、目标、要求,加强对特教课程的编撰工作。一套跟踪考评机制。教育部门加强对特殊教育的考评工作,研究特教规律。
四是细化特教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细则。把送教上门的适龄残障儿童纳入学籍管理,足额拨付60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指导县区制定出台特教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细则,统筹考虑送教上门产生的费用和教师的津补贴、绩效等,加强保障力度。
五是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加强残联、扶贫、民政、公安等部门及医院方面的数据对比,摸清残障人口和适龄残障儿童的人口底数,为国家做好残疾人事业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明确残障标准。充分学习借鉴世界的经验做法,根据我国发展阶段,适时通过降低标准、扩大覆盖面和种类、提高待遇等措施,充分保障残障儿童的教育发展权利。进一步统筹解决升学和就业问题,加强研究和政策供给,解决出口问题,吸引更多残障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三个方面问题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离农村贫困人口和底层打工族距离最近、最能直接提升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教育类型。因此,好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是一条快捷的脱贫之路。在脱贫攻坚中,职业教育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
据媒体报道,甘肃现在每年有近6万名贫困家庭学生接受免费中职教育,近3万名贫困家庭學生在省内高职(专科)院校接受免费高职(专科)教育。2018年以来,甘肃确保自主招生院校50%的自主招生计划面向省内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实施分县单独测试招生,专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现建档立卡户有技能需求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全覆盖。
我在湖南了解到,湖南推动实施了“一家一”助学工程,在国家的中职免除学费政策外,每个贫困学生每年能拿到资助金2000元,并在毕业后实现稳定就业。毕业生年薪一般在3万元以上。这体现了职业教育在授人以渔、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的巨大作用。
然而从全国范围看,当前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和农村脱贫需求之间仍不匹配,优质的职教资源、就业机会、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而贫困人口或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主要问题表现为: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基础薄弱,无法为区域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发达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未能面向贫困地区发挥帮扶作用。近年来,一些经济发达、汇集大批优质职教资源的城市,由于户籍制度和招生政策限制,职校办学规模骤减,与外地院校合作办学处于停滞状态。这实际上剥夺了贫困学生到大城市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为此,我建议:
一是实施“职业教育脱贫国家工程”,整合教育部、人社部、扶贫办等的培训资金,针对地方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需要,把职业教育和培训落实到每个贫困家庭和建档立卡的所有适龄学生和贫困劳动者身上。
二是实施“全国教育资源一盘棋”,借鉴“内地西藏班”的经验,要求或鼓励各地已有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承担向贫困家庭开放的任务,尤其是要盘活发达地区优质职教资源的存量,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开放。
三是开展以就业为导向,学制灵活、内容多样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培养两类人才:一类是面向贫困地区生产生活需要的本土人才,如产业技师、社区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幼师、文化活动站指导老师,以及村干部等;另一类是面向城市流动的技能人才,采取就近、随时、零存整取”等简单方便的教育与培训方式,把文化补习、技能训练和学历教育打通,实现职业教育的零门槛准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合适的职业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职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路径。让贫困者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改变命运,为自己也为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