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型与教学理念的革新
2019-02-04刘会
刘会
摘 要:新课改中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使教师对过往的教学内容加以反思,如何将生活化和趣味化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从而提升高校课堂。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更应帮助学生从繁杂的学科中,找到更适用于自身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历史。教师更应与时俱进,不但优化自身的授课方法,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搭建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方式 新课改理念
在我国,高中学生普遍课业繁多,学生与教师间的多以教师为主体,重教轻学更是常见的问题,师生间缺乏充分的沟通与互动。在新课改内容提出后,高中历史教师也将面临重大的挑战。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何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全面实行新的教改方针,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落实教学内容,实现历史教学的大变革。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就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而言,很多教师依旧引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讲义与课堂板书,为学生讲述历史知识。[1]学生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教课内容,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无法增加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喜好,更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欲望,长此以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就会变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也会因此无法得到提升。
二、新课改带来的教学改变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的设定等等纳入课程中,从而转变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状态,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讲解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与学生被动学习的内容不同,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是知识的创造者,在吸纳历史内容知识中,学生会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地听从教师讲解,教师讲多少,学生吸收多少。以學生为主体,就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快速完成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建立适合自身的一套行为思考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的内容,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与自我引导的意识。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教师要不断将历史教教课内容变得趣味化、生活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历史、探索历史的教育过程中,促进教学内容的开展。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注重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内容的接受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定式思维会让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创新与突破。新课改强调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培养,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展示自我,更愿意用自身的一套思维模式去为历史做定义。这样才完成了历史教师的使命。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教师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进行讲解后,要求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后,有的同学认为,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思想转变的进步运动,应该受到尊重并让后人学习它的进步思想。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提倡反抗精神,但最后还是被自身腐朽的思想衰败,这种做法不值得学习。更有学生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对我国近代发展出路进行的一次探索,而后期太平天国的腐朽思想,确实存在着局限性。通过学生不同的观点表述,让学生可以用自身的观点去学习历史,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不同方向的拓展。
3.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历史教学的课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强的心理,为学生间建立一个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竞技的小组关系。[2]通过小组与小组的对决,让学生的学习的进度得到快速提升。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近代朝廷与不同国家签订很多不平等的跳跃,师可以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让不同的小组自己去总结所有条约的内容,并要求将所有条例背诵。通过小组间的学习与竞技,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更能促进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的集体意识,为学习历史打下良好的根基。
三、转变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
1.转变教学方式的认识
在高中历史教课内容中,一定要强化学生生学习的方式。教师要不断改进自身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上,进行创新。就要根据学生的喜好,设立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情景教学、竞猜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历史的乐趣,实现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
2.构建开放的教学课堂
历史课堂不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要充分重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参与度,尽量活跃课堂的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而不是依靠讲义与板书,利用资料可以迅速拉近学生与书本间的距离。[3]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更加直观的重新历史内容的讲演,更好地烘托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去在多媒体中寻找有趣的内容,在课堂进行分享。通过学生对资料的不断搜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能不断为历史知识进行延伸,将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活泼。
3.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面镜子,只有教师以身作则,学生才会从教师身上学习更多知识。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一方面夯实自身的历史文化知识,搞好学生课堂内容建设,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计算机的使用能力,依靠多媒体等辅助资源,完成新课改的要求,用自身人格魅力去打动学生,提升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热爱,促进教学内容更好地开展。
结语
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高中历史教师革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自主加入学习历史的行列,在学习历史内容时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完成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羿竺.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137-138.
[2]史秀艳.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70+72.
[3]曾超.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9(0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