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探析

2019-02-03希力木格其乐木格

现代交际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中蒙认同传统文化

希力木格 其乐木格

摘要: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中国、蒙古国两国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比如,两国传统文化内涵中都包含了丰富而浓厚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以及崇尚自由、开放、包容等精神思想,充分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当中,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思想来源。

关键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蒙 传统文化 认同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3-0237-02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随着习近平在不同的重要场合阐述这一理念,使其逐步得到完善的同时,也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终于在2017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革全球治理等事关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问题上取得了非凡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中蒙两国互为彼此的重要邻国,两国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更有必要携手共建符合两国共同利益的命运共同体。中蒙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中蒙传统文化内涵,对增进双方的共识与互信,对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和实现目标

习近平主席于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当中,对当今世界发展局势和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作出了准确的概括和判断。他指出,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早已“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他明确指出,“当前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当今世界,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频发,局部地区战乱不断,但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具有高度一致性,是促进国家间合作、维护国际关系繁荣与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面对时代主题,世界各国应携手应对全球性的危机和挑战,共同繁荣发展。对此,习近平围绕和平、安全、经济、文明、生态五个方面的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实现目标。即,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以对话而不是对抗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各种矛盾分歧。国家不论大小,都应平等相待,应当充分尊重彼此的主权和核心利益,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即,国家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以实现持久和平。

各国应坚持共建共享,努力建设普遍安全的国际环境。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在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战争的阴云从未消失殆尽。此外,人类社会正面临着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全球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联系愈加紧密,早已成为命运共同体,一国的不安全也会波及他国的安全稳定,面对日益复杂化、综合化的安全威胁,仅靠一国之力或靠武力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因此,各国应当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共同应对危机,守护世界和平。

合作共赢,努力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发展是当前时代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是共同繁荣发展。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便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此,世界各国应该树立共同发展的理念,共同消除贫困,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应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除贸易堡垒,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繁荣。

坚持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因为不同文明的存在,世界才多姿多彩。文明不分高低优劣,我们应该摒弃文明高下之见,尊重文明多样性,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共同进步。

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无情地破坏大自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产生了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保護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绿色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寻求人类永续发展。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共同协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凝聚中蒙两国传统文化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蒙古国是中国北方的重要邻国,有着近4710公里的共同边境线,中蒙两国在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经济、地理位置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两国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两国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以及崇尚自由、开放、包容等方面,这无疑增强了两国间的文化认同感,为中蒙合作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

习近平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的思想,……关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等等。”[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自然也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崇尚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和合”理念,以及主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世界观等思想,为解决当下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思路,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基因。

和平、发展、自由、民主、公平、正义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4],中蒙两国传统文化在这些方面都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蒙古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自由、开放、诚信思想。自由开放精神,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崇尚自由的传统铸就了蒙古民族豪放的性格和开放的文化心态,体现在其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自由是蒙古族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体现在蒙古族实际生活当中,甚至在他们对待草原上的飞禽走兽的态度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公元1251年,蒙古可汗蒙哥汗下诏书,道:“要让有羽毛的或四条腿的,水里游的或草原上生活的各种禽兽……自由自在地飞翔或遨游。”这不仅体现动物保护思想,而且富含自由思想和生命关怀理念。

蒙古文化具有浓厚的海纳百川、包容异己的开放性特点。蒙古人将包容看作“成就者”的一种品性。伟人成吉思汗主张最高统治者应该具有太阳和海洋般的胸怀,像太阳把光明和温暖撒向每一个角落,像海洋一样容纳百川。崇信正义精神也是蒙古文化基本精神之一。崇信重义历来被世人视为蒙古族最优秀的民族品格之一,诚信既是蒙古民族的行为准则,也是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尊重自然,构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现目标。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强调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和谐共生的一个整体。这体现了智慧的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崇尚“天人合一”的朴素的生态观在习近平生态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得以升华,并且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习近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解决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共建环境清洁的美丽世界。

蒙古国历来是一个高度重视环保的国家,长期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习近平所提倡的“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与蒙古国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着高度契合之处。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尊重自然,天人合一”,蒙古族传统文化也注重天人合一,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蒙古传统文化当中,从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伦理规范、民风习俗、宗教信仰、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都蕴含了鲜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点与环境思维,蕴含丰富的敬畏生命、崇拜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优良传统。蒙古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同中华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不谋而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要挖掘、借鉴的重要的文化财富。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蒙古族生态文化,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结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在和平、普遍安全的国际环境下,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进步,携手打造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环境清潔美丽的世界。可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对世界长久稳定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蒙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居,蒙古国更是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邻国,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两国须携手共同担当、共同进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信,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必定为中蒙两国友好合作提供更深厚的精神滋养,促进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和交融共存,促进两国合作共赢,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EB/OL].(2017-12-02).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202/c64094-29681332.html.

[2]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

[3]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EB/OL]. (2014-09-2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25/c1024-25729181.html.

[4]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EB/OL].(2018-01-04).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104/c416126-29746010.html.

责任编辑:景辰

[作者简介]希力木格,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乐木格,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中蒙认同传统文化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