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的论的十九大热词英译研究

2019-02-02翁鎏圻梁正宇王敏君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目的论英译

翁鎏圻 梁正宇 王敏君

摘要:本文以目的论和十九大工作报告为基础,根据目的论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诚原则,分析政府十九大报告中的热点词汇和短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词汇、短语及其翻译,探讨其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并就其英译版本进行分析和提出合理性建议,以此为外宣提供翻译方法的建议,论证目的论在十九大报告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十九大热词 英译 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010-03

1引言

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中国,每一次大会的召开都会吸引国内外大量媒体记者进行报道。但由于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与国外存在着巨大差异,如何翻译好中国的政党文件,让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相关政策和决议,成为了一个难题。

我国越来越重视翻译和对外宣传这两方面。而在国内,“中式英语”的翻译方式尤为普遍,而且许多政党文件中存在的成语、比喻和古诗词很难通过直译让外界理解,这些内容必须要经过翻译者很好地理解和精准加工后才能翻译出来。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通过自己的研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让外界更好认识到中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方针、政策和立场观点。

近几年来,我国翻译者在政治翻译领域中取得了可观成果,而我们这次将研究的要点集中在十九大会议报告的翻译中,将中国政治英译具体化。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浏览网站后,旨在梳理出十九大文件中的热点词汇、词组和短句,尽可能地找到最适合的翻译方法,既保持我国特有的语言特色,又能让外界接受和理解;仔细寻找词汇的翻译方法和原则,详细研究词汇如何翻译;为新词汇外宣提供视角、方法上的建议,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包含、相互融合;为翻译领域提供一些新的翻译方法、翻译视角和运用经验,为大家翻译提供新素材;同时,也为大家学习翻译总结了经验,提供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之道。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古往今来,许多中外学者都在词汇翻译的研究核对政党文件的研究中提供自己的见解并取得成果。

董蒙娜(2011,P74-76)、张琳琳(2013,P163-165)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研究了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理论内容丰富,但举例太少;季明旸(2016,P11-15)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了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及其翻译策略,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角度新颖,但选用的词汇不够具有时代性;肖建芳(2013,P90-92)从优选论角度研究了新闻英语词汇翻译,角度新颖,理论内容丰富,举例生动鲜明;王晓娟、赵驰(2013,P127-129)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了中国时政词汇翻译,为本文中语言学角度的内容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指导;张慧(2010,P93-97)从翻译方法的角度研究了词汇翻译,以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色为基本点进行举例,为本文中忠诚原则提供了理论内容和参考;张洁、刘静、朱荔芳(2017,P112-117)从目的论角度研究中国各类词汇的翻译,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刘改琳、吴迪(2016,P72-74)从目的论角度研究了李克强总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译文,切入点明确,为笔者如何更好从目的论角度着手研究十九大热词提供了模板和方向;杜争鸣(2014)从政治词句翻译分为多个种类的角度进行研究,逐一进行举例,例数多,讲解详细,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让笔者拓宽思路,为论文中找到更好的例子提供了参考;陈小慰(2006,P1-58,P146-167)以目的论为基点,详细讲解了功能目的论的理论知识、意义并从某些宣传方面入手进行举例,让笔者对功能目的论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Pattanapong Wongranu(2017,P117-122)为笔者更好地纠正自己在翻译中的错误和提出对十九大热词翻译的看法提供了帮助;Andrew Benjamin(2014)从翻译的概念、结构以及深层次的哲学角度研究了词汇的真正含义,为笔者对十九大热词的理解和翻译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深入研究的参考;ChristinaSch?ffner(2004,P117-150)从政治术语的翻译策略角度着手,研究了翻译后造成的政治影響和文化传递,为笔者对十九大文本中词汇翻译的评论提供了参考;Peter Newmark(1981)从翻译概念着手详细解释了翻译的各种方法,理论内容丰富,为笔者更好辨别十九大译文中使用的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JeremyMunday(2001)和Nord Christiane(1997)对功能目的论的理论进行了解读,还举了一些详细的例子来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译文;Shi Xuedong(2014,P89-94)从功能主义理论角度研究了新闻的中英翻译,为更好地理解十九大外宣提供了参考。

3目的论理论概述

3.1目的论简要介绍

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目的论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目的”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目的、意图或功能。目的论主张翻译的方法、策略由译文的目的或所起到的作用决定。目的论对翻译,包括文学翻译、新闻翻译等都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原则和保证。

凯瑟琳·莱斯的理论被认为是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起源。莱斯、费米尔、曼瑞塔、诺德先后提出、丰富并完善目的论,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其中,费米尔提出了目的论的概念,认为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应该由翻译目的来决定。他的观点将翻译研究从源文本导向理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原文和译文的背景进行了解和分析后,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费米尔认为,目的论的核心部分为三个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

3.2目的论的三个原则介绍

目的论包含三个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以及忠诚原则。

目的原则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一切翻译活动都得由它的目的决定,简单来说,就是翻译方法由翻译目的决定。

连贯原则指译文应当符合语内连贯,作者要充分考虑到翻译对象的社会知识和文化背景,让读者能够理解。

忠诚原则主张译者既要对读者负责,又必须尊重原文作者,协调译文目的和作者意图。

总之,在目的论框架下,忠诚原则低于连贯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受目的原则管辖。

3.3目的论在政治文本中的应用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我们在政治会议和政治文本中所宣传的信息不单是告诉国民,我们国家近年的发展情况、政策和未来设想,更是向外国政府、媒体和读者传递的宣传信号,报道我国对内对外的各类政策和发展情况,而译者恰恰通过语言的形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他们。由于政治文本极强的目的性和外宣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要维护本国家的利益。

有学者曾指出,在大部分政治文本外宣翻译中,如果逐字逐句地刻板翻译,往往以忠实于原文为开端,以无法表达清楚意思而失败。要达到预期目的,译者应遵循“内外有别”和“让事实说话”的原则:“内外有别”是指在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到本国和读者国家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国家利益等条件,必要时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翻译调整,让国外读者更够深入理解我们所传递的讯息;“让事实说话”是指在翻译政治外宣文本时应实事求是,避免夸大其词或模棱两可,否则会造成不可设想的后果。

4基于目的论的十九大特色词汇翻译

4.1从目的原则分析

在中文版本中,考虑到国人对这些科技成果的熟悉程度,这些科技成果仅仅简单地说了名词,并没有像译文中那样,还在名词前面加了同位语加以解释。

在译文中,秉承了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这一翻译方法(增译)是为了让外国媒体和读者更好了解我国近年来的科技成果,也就是所谓的“翻译方法由翻译目的决定”。

例2:Chinese Dream

这个词组是“中国梦”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人民通过自身的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国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不同于中国梦,美国梦强调美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追求个人的自由,以获得自己更好的生活,实现自身的价值。外交部部长和外文局英文专家、原外交部翻译室主任陈明明说过,China dream很容易被理解为外国人在中国寻找发迹机会的梦。此外,后文中(英文文本P22)提到的The dreamof the Chinese people是指“中国人民的梦”,不等同于中国梦,所谓“中国梦”,是我们14亿中国人的梦结合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因此,在译文中,作者运用直译的方式来翻译中国梦,简单明了,外国读者也能读懂,无需过多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译文中将一句话分为两句解释,虽然运用了直译的方法,但是译者调换了语序,使用宾语从句,避免了主语过分长,从而导致头重脚轻的问题,让读者更好了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如果不具体解释,第一次见到这两个专业政治词汇的中国人可能都不知道它们的具体内涵,在译文中,这两个短语在注释中进行了解释,这样对于外国读者来说,理解它们的内涵就方便了很多,这两个短语的翻译也达到了翻译它们的目的,译文很好地遵循了目的原则。

第一、二个短语的意思是“脱贫攻坚战”,第三个短语的意思是“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简单来讲,就是“攻破困难,实现脱贫”。这三个短语均采用了直译的方式,简洁明了、目的明确地表达了“脱贫攻坚”四个字的含义目的论的目的原则,强调的就是翻译方法由翻译目的决定,因此,译文中用“fight”、“battle”这两个意思是“战争”的词汇来翻译,体现了我国势必要攻克难关、坚决扶贫、达到精准脱贫的决心。

4.2从连贯原则分析

这句话的译文使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按照字面意思进行了翻译,并没有在译文中进行解释。“拍虎打蝇”是指党和政府反腐败的行动,“猎狐”是指缉捕外逃的涉及贪污腐败案件的相关嫌疑人。总的来说,“打虎、拍蝇、猎狐”是指反腐败斗争的相关行动。即便这样的比喻对于国人来说非常生动形象,但是对于外国读者就没有那么好理解了。

就目的论的连贯原则来说,要让翻译具有可接受性,能让读者理解语境,但在十九大译文中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违背了连贯原则。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在译文中加以注释。

这四个词组的意思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意思,这是针对政府官员做到清正廉洁提出的要求,但是作为外国读者,中文中运用比喻来提出的要求,通过直译的方式,他们并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官员们要洗澡、治病,违背了连贯原则。所以,可以将这四个比喻意译或加以注释。

这三个词组都是“反腐败斗争”的意思,第一句用了介词短语来翻译,第二句使用了派生构词法,第三句则是以句子的形式来翻译,“fight”和“campaign”兩个名词都是“战斗、(政治)斗争”的意思,“fought”是动词“fight”的过去分词,三句话均采用直译的方式,简洁生动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对于反腐败的坚定态度和决心,让读者都能够理解什么是中国的“反腐败斗争”。

这个词组的意思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用“community”来表示“团体”,用“shared future”来表示“命运共同”,非常直接地表达出我国希望同各国积极合作、共同发展的意愿,能让读者理解我国的希望。

国外媒体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比喻,并将比喻保留,能够体现出绿水青山的重要性和金山银山的生动性,也能够使外国读者接受、理解。中国官方译文则略有些平淡,画面感不够强烈。所以,将这句话直译、保留比喻比较好。

4.3从忠诚原则分析

这两句话都是“不忘初心”的意思,第一句话的初心用了“最初的抱负”来表达,对读者负责,让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明白什么是“初心”;而第二句则用了“你为什么要开始”来表达,尊重原文作者,让读者(尤其是国内读者)回想我们为什么要开始,起到激励国人的作用,这两句的翻译很好地协调了译文目的和作者意图。

这两个词组都是2018年的热点词汇“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思,两者都采用了直译法,直接明了。考虑到“一带一路建设有多个亚洲国家参与,且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可和赞同,译文也对此在正文中不加以解释(有注释),使译文更加简洁,不必再有冗余的解释,而且“一带一路'这一名字本身就有它的象征意义,既要对读者负责,又必须尊重原文作者。

这三个短语都是“文化自信”的意思,第一、二句是以句子形式表达的“我们文化中的自信”,第三句则是简单的直译,这两种译法让“文化自信”的意思一目了然。从简洁性而言,显然第三句的译法更好。但是英文强调同一意思的不同译法,而且不同的译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如果只采用一种译法,则会使译文略显单调。这两种译法既对读者负责,又尊重了中文意思,使得文章不那么单一。

第一句话是“三严三实”的意思,第二句话是“两学一做”的意思。“三严三实”是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權、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在译文文本中加以注释),“两学一做”在译文中也作出了解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这两个词因为都是概括词,并不能从字面直接看出这两个词指的究竟是哪方面的严、实、学和做,因此加以注释或意译,忠实于中文本义,又能让外国读者更好理解这两个词的内涵。

5结语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由目的决定的。有三条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最为重要。在以政治文本翻译为例,政治文本翻译的目的是传播中国的新闻信息,向国外媒体报道我国的发展情况、各类政策和未来计划,这与目的论的三条原则相辅相成、相互呼应。

作为外宣翻译的分支,政治文本在我国对外宣传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政治文本的翻译研究具有必要的现实意义。中外政治方面在语言、文化、政策等方面的差异较大,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对这些差异要深入了解,找到恰当的翻译方法或策略,而不是逐字逐句刻板翻译,只会使译文读上去令人费解,让读者无法真正了解到我国所传递的信息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外宣效果,甚至还会产生某些负面作用。因此,在政治文本的翻译中,应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将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相结合,从而使译文达到外宣的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目的论英译
目的论视域下英语电影字幕的翻译研究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习语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小”的英译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