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瓦岱勒模式及对我国酒店人才培养的启示

2019-02-02衣英霄,刘筏筏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启示人才培养

衣英霄,刘筏筏

摘 要:近年来,我国酒店业发展势头强劲,众多知名酒店集团入驻我国,迫切需要复合型的高素质酒店人才来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法国瓦岱勒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具有基础理论与实践锻炼双管齐下、教师综合素质高、校企合作多元化等办学特色,对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大實践比例;健全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习建设,以提高我国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瓦岱勒模式;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6-0129-02

法国旅游业、酒店业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而且拥有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协会认证体系,包括国际酒店学校校长会、国际酒店与餐厅协会等。与之相对应的,其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经验也颇为丰富。通过对法国瓦岱勒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商学院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启示。

一、瓦岱勒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法国现代服务业黄金发展时期,起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的旅游、酒店业也得到迅猛发展。法国瓦岱勒学院在此背景下于1981年在巴黎成立第一所学校,其秉持的教育理念为理论教学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学校配有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践餐厅或酒店,这便是瓦岱勒模式的最大特色。当时,创始人以强化瓦岱勒集团在法国的发展为起点,以期实现酒店管理的国际化标准化办学,瓦岱勒模式初现。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瓦岱勒模式于2000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传播,其完善且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课程与实践经验均衡结合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扩展。到2016年止,瓦岱勒集团在全球拥有35个校区,遍布四大洲,向全球各地高级酒店输送了33 000多名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生之间形成稳固的关系网络,满足在校学生的实习需要,同时也能帮助“瓦岱人”在世界范围内找到理想工作。7 000多名在校生,一边进行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边去瓦岱勒校区自身配备的实践餐厅进行实践锻炼。如今,瓦岱勒为全球众多国际酒店与旅游行业输送高级主管人才,已成为第一家全球性的酒店与旅游管理商学院集团。

二、瓦岱勒模式的特色

法国瓦岱勒学院为全球培养众多旅游与酒店的高级管理人才,得到世界的认可,其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值得探讨。

1.基础理论与实践锻炼双管齐下。瓦岱勒学院依据当今酒店业市场对于员工素养的要求来制定相关课程,保障培养的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学生在学校学习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健康与安全、营养、名葡萄酒和自我形象管理等理论课程,每一周的理论课程结束后,学院安排学生到学院酒店里进行1周的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课穿插交替开展。除此之外,学院每一年精心为学生安排校外实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专业对口的工作的运营开展情况,以便让学生为进入酒店行业做好准备。瓦岱勒学院拥有学院专属的四星级酒店,酒店除了必要的管理人员和厨师外,其余员工均由学生担任,给予学生实践机会。学院实行轮岗制度,让学生体验各部门、各岗位的实际运转情况。学院为学生打造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将理论学习内容运用到酒店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培养酒店人素养。

2.教师综合素质高。教师从酒店中来,再到酒店中去,是瓦岱勒的教师必经的职业成长之路。学院的用人标准之一就是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酒店从业经验,并且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经验充分讲解酒店知识,以此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行业动态,做好职业规划。此外,学院积极鼓励教师综合发展,在学院担任授课教师的同时,提倡教师在酒店行业担任一定的职务,甚至学院还积极主动向企业推荐学院教师担任兼职顾问,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技能,依靠综合素质强的教师去教授学生。学院教师每隔几年都需要重新回酒店学习,更新原有观念,丰富行业经验,形成“学校—酒店—学校”教师职业成长模式,保证教师不脱离酒店经营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相联系,以此迸发教学模式持久的生命活力。

3.校企合作多元化。瓦岱勒学院与世界各地知名的酒店集团保持密切联系,例如洲际、希尔顿等。学院与酒店集团进行合作教学,学院邀请行业专家通过会议、论坛和研讨会等形式与学生进行详细沟通和交流,并引导学生进行教学讨论。通过频繁的交流讨论,学生便可感知酒店业的发展状况。与此同时,紧密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众多实习机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此模式下,瓦岱勒学院产生众多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各大高星级酒店,形成强大的校友网络,为毕业学生找工作提供帮助。

三、对我国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借鉴与启示

1.理论结合实践,加大实践比例。瓦岱勒学院办学最大特色便是重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促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种大力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方式,为我国酒店人才培养注入能量。反观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除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外,其他课程大多根据旅游专业所在学院的教师的研究方向来设置,课程设置安排过程中未听取学生的建议和实际需求,并且大多是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单向传授,不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被极大地限制。今后我国酒店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也应积极主动外出参加实践,体验酒店生活。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在硬件设施上,加大对模拟实训室的投入力度,设立客房服务实训室、中西餐服务实训室等等,并且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实现其价值。学院也可向学校申请,在食堂为酒店管理学生开设一小片天地,由学生进行操作运营,教师负责指导,展现学生风采。在实习方面,学院应积极与当地的高星级酒店进行合作,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适时安排学生到合作酒店进行参观学习,学生空余时间可到酒店进行兼职学习,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半学期或者半年的实习。

2.健全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瓦岱勒学院的教师有全职教师、兼职教师、行业教师三种类型[1],全职和兼职教师必须拥有硕士及以上文凭,且必须经过嚴格的入职考核、拥有丰富的酒店经验,方可在学院任教。学院对于行业教师的学历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但是行业教师的酒店经验必须要比其他两类教师行业经验更加丰富方能入职。而我国高校引入教师的标准主要看学历,招纳博士、硕士,考察方式主要看其发表学术论文水平、参与研究课题项目的多寡,对于应聘教师是否具有行业经验考虑较少。酒店管理者虽然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但高校较少邀请酒店管理者去高校任教,久而久之,教师本身实践技能的缺乏,导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学生实践能力欠缺。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高校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健全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一方面,对学校教师进行重点培养,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学习,组织教师到高星级酒店进行工作,增长行业经验,为在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准备;另一方面,邀请酒店的职业经理人到学校进行兼职讲课,承担教学任务。学院也可采取座谈会的方式,邀请从事酒店行业的知名校友为学生讲授行业经验,丰富学生的专业了解度。

3.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习建设。瓦岱勒学院不仅拥有自己专属的高星级酒店供学生实践,它还与希尔顿、雅高、凯悦、洲际等酒店集团拥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2]。学生每学年可以到高星级酒店去实习,了解行业动态,感受真实工作环境。我国酒店管理学生实习并未得到高度重视,学校采取两种方式让学生实习。一种是分散实习,学生自己找工作单位,通过上交实习证明的方式证明自己参与实习活动,学生很容易抵触实习,随意填写实习证明,实则学生并未参与实习活动,本身能力并未得到合理锻炼,实习失去本身意义。另一种是集中实习。学校统一找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不固定,没有长期合作伙伴,往往是为了学生实习而去找实习单位,并未积极主动让学生每学期都出去参与实习。今后我国高校应注重与本地区高星级酒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随时都可以参与实习。学校也可与我国酒店业发达地区的高星级酒店取得联系,让学生走出市、走出省,感受不同地区的酒店业发展状况,为未来的酒店工作提供帮助。

四、结语

法国瓦岱勒模式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酒店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体系。随着世界旅游酒店业的迅猛发展,高素质的国际化旅游人才更受青睐。我国酒店管理专业需要借鉴其先进经验,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合,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习建设,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嘉悦.法国瓦岱勒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其经验启示[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7,(4):42-43.

[2]  王春艳.中法旅游本科教育比较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启示人才培养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