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环境下体育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19-02-02冉荣陶丽丽姚婷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全媒体

冉荣 陶丽丽 姚婷

【摘 要】本文针对体育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论述基于“一个融合、两项专长、三个能力”的建设理念,构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校媒+校企”合作办学的双项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媒体行业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学校模拟+校外实训”特色课程体系;构建新闻、体育专业交替并举,以全媒体传播理念为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传媒+企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组建优秀的“双师督导型”教学团队。

【关键词】全媒体  体育高职院校  新闻采编与制作  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C-0113-02

当前,媒体分化已经成为过去式,数字化融合成为现在进行时,而复合式多媒体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全媒体时代,在新闻传播的变革以及新职教理念的推动下,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有所转变。在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高职院校应以全媒体体育新闻人才需求和体育产业国际化发展为依据,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形成传媒和企业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全媒体传播、体育专业特长为培养特色,积极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跨媒介传播能力、体育专业能力、新闻编写与制作能力,培养适应新闻传播变革和全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体育新闻人才。本文拟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为例,深入开展体育运动专业知识与全媒体新闻采编制作能力融合的体育新闻特色化教育教学探索。

一、体育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有30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相较本科院校新闻专业而言,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起步晚、周期短、发展相对滞后,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专业与行业岗位对接不紧密,校企融合深度不够;二是盲目学习本科培养模式,高职专业特色与优势难以凸显;三是缺乏具备行业一线经验的师资,师资队伍社会阅历浅;四是教学设施设备相对陈旧,有待健全;五是教材体系结构不完整、内容与媒体市场发展联系不紧密,难易程度不适合高职高专的教学实际,高职高专专用教材少。

在全媒体环境下,急需既具备新闻综合素质,又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一线新闻采编人才。体育高职院校要提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所培养出的人才满足体育产业转型中职业岗位的要求,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无缝对接,首先要明确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如何以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传媒—企业”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适合媒体行业岗位需要的体育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如何争取传媒行业、企业支持与合作,与传媒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實现专业与传媒行业岗位对接,校企深度融合;推行校内外实训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

第三,如何在教学的组织和安排上推行新闻采编与体育运动知识双项并举的教学模式,建立开放的数字化优质全媒体传播教学资源平台,打造精品课程,建设优质的“双师型”督导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媒介素养,使学生高质量地融合并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二、体育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基于“一个融合、两项专长、三个能力”(以融合学生各项职业能力为中心,全媒体传播与体育运动两个专长并举,培养跨媒介传播能力、体育专业能力、新闻编写与制作能力三个关键专业能力)的建设理念,构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如下:

(一)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媒+校企”合作办学的双项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以体育新闻采编与制作职业岗位群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并创新“校媒+校企”合作办学的双项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让传媒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引进行企一线高技能水平员工担任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并以此形成常态化外聘教师机制。安排学生以企业员工或见习记者的身份参与体育新闻报道或体育产业信息跨媒体传播的全过程,使新闻专业学生学习与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的紧密对接,同时将跨媒体传播职业技术技能和体育专业知识培养贯穿始终,使学生融合掌握双项技能,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传媒行业、企业实际需求高度吻合。通过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通过随访获取毕业生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工作的反馈建议,传媒行业和企业对毕业生“新闻+体育”双项能力的评价、企业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人才的需求等信息,不断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校企、校院深入合作办学,培养能够从事记者、编辑、摄像、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构建以媒体行业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学校模拟+校外实训”特色课程体系。以体育新闻记者、社会体育营销与传播等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依据,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建立以双项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校模拟+校外实训”课程体系,并将全媒体传播的媒介能力与素养培养纳入课程体系当中,对教学计划进行全面修订,通过整合必修课、拓展选修课、丰实基础课、凝练专业课、浓缩原理课、增强应用课、精简理论课、增设实践课,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夯实传统新闻采编技能基础上,增设体育类、实践类课程,培养具备较丰富的体育历史、竞赛、规则、训练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跨媒介编辑与传播技术,具有一定组织能力或管理能力,能适应媒体体育新闻记者、传媒公司体育产业运营与传播一线员工与管理人员等岗位群能力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构建新闻、体育专业交替并举,以全媒体传播理念为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打造精品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跨媒介素养,不断运用新的教学理论、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整合传媒行业、企业教学资源,搭建全媒体实训室,关注学生间组织团队能力和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延伸课堂教学,强化课内外教学一体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新闻、体育专业交替并举,以全媒体传播理念为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重点建设了体育新闻采编与制作精品课程,课程建设中传媒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建设开放、交互式的课程资源库和多媒体课件,并形成持续改进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机制。以尔雅学习平台为载体建成一批传媒行业、企业认定的开放式核心课程和配套的教学资源。另外,还开设了运动项目特征分析、体育传播两门课程。运动项目特征分析课程以介绍各种运动项目的历史渊源、特征、明星人物、相关赛事新闻等为主,让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历史、竞赛、规则、训练基础知识等;体育赛事传播课程则是在理论学习之后,以校内外体育赛事为载体进行新闻的采编与制作。

(四)构建“传媒+企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习实训室,提供优质的人才联合培养教学环境。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在不同学期开设实践教学课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按照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定位层次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新闻采编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三个模块。同时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体现开放性、灵活性,考核注重过程性、可续性,整个体系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有效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传媒+企业”的实践教学模式,逐步推動与完善全媒体传播、体育新闻摄影与报道等实习实训室建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新媒体实务课程建设了“传媒新印象”微信公众号,以校内体育赛事报道为主,成为课程实践主要阵地。又与校园足球师资培训中心合作,共同打造了“西南校园足球”微信公众平台,从logo设计、校园足球的培训资料准备与宣传,到校园足球相关培训和比赛报道,每篇新闻的编辑、排版与发布等,全由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师生完成。

(五)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组建优秀的“双师督导型”教学团队。师资建设坚持校内校外两条线,校内选拔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加强教师职业教育理论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和教学考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校外引进资深骨干教师,聘请企事业单位传媒一线的记者、编辑、后期制作人员、剪辑师等作为兼职教师,同时分期选派校内教师到传媒、企事业单位宣传岗位、广告公司等进行学习和挂职锻炼,通过双向互动加强“双师型”结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此外,要求校内教师考取省级双师证书,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从而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技能强与理论知识丰富并重的、教科研能力和成绩突出的高素质教学团队。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该校将新闻综合实务的部分课程安排到广西微视完成,以“校内教师+企业教师+小组长”的模式安排教学,首先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对接,按照教学对象学情和知识点安排教学内容,小组长带队到企业上课,企业教师在企业结合活动、仪器设备等进行授课,其间校内教师进行综合协调和课业检查。又如融媒体营销课程聘请了曾从业于《南国早报》12年,现咕咕狗传媒公司联合创始人、资深新媒体人刘治理先生任课。刘治理先生的微博、公众号、头条号、抖音拥有大量的粉丝,多次为可口可乐、红牛、娃哈哈等知名企业策划活动,他将相关经验带进课堂,给学生带来了切合实际的知识。大三顶岗实习期间,可以采取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共同评价的形式完成对学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江科杰,熊志华.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对策研究——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

[2]章艳丽.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

[3]王意明.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今传媒,2016(10)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类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与课程特色化实践研究”(GXGZJG2015B060);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类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与课程特色化实践研究”(2014JGY04)

【作者简介】冉 荣(1982—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新闻;陶丽丽(1985—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新闻;姚 婷(1988— ),女,广西南宁人,博士,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经新闻。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全媒体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全媒体时期时政新闻发展的新常态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