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2019-02-02吴玉梅
【摘 要】本文阐述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的概念内涵,针对现代学徒制中双导师队伍素质能力存在短板、结构不合理、交流互动不足、监管难到位、考核制度不成熟等问题,提出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的建设路径:互聘共用,择优录用;双向挂职锻炼;依托项目,深度融合;双向资质认证;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双导师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C-0084-02
2014年8月頒布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双导师制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征,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现代学徒班的教学任务,双导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试点工作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双导师的精神风貌、言行举止、学识技艺等给学生(学徒)良好的示范作用,学生(学徒)通过模仿和创新将之内化,因此,双导师是学生(学徒)的传道授业者;另一方面,学校教师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纽带,而企业师傅是连接企业与学生的桥梁,“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组成的双导师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引领者。
然而,在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双导师能力的短板、数量的缺失、结构的失衡、监管和考核机制的不成熟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更好地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精良的双导师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一、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的概念内涵
所谓“双导师”,就是学徒班学生的导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学校的专业教师,另一部分来自企业的技术师傅。现代学徒制实行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学校教师除了教学外还可以参与企业岗位实践工作,企业师傅为学徒传授技艺,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导师赋予学生双重身份,学生既是教师的学生,又是企业师傅的学徒。学生(学徒)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培养下得到更全面的发展,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更大的提升,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现代学徒制下的“双导师”制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在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成分上,双导师必须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组成;二是在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上,双导师应兼具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这两层涵义使得双导师在身份上和功能上都有别于传统专业教师或传统兼职教师。
二、现代学徒制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2017年,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与广西华奥汽车制造公司合作,成立现代学徒制华奥班。华奥公司实行业务外包,自有技术师傅不足,人员不稳定,对现代学徒制热情不高,缺乏“教书育人”的情怀。在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问题比较突出,大大制约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一)双导师队伍素质能力存在短板。学校教师擅长教育教学,富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但缺乏企业(行业)实战经验,实践能力较弱,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完全适应岗位需求;企业师傅掌握行业的实用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强,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较低,侧重生产效益而轻视人才培养,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可见,目前双导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依然存在劣势,学生得到的是“番茄+鸡蛋”,而不是“番茄炒蛋”,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佳。
(二)双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企业与学校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造成“学校热,企业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热情度不高,参与度不够,学徒班的导师队伍比例失衡,以学校专任教师为主,企业师傅比例很小,数量不足。在激励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技术骨干缺乏加入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的动力,这直接导致学徒无法享受最好的师资。
(三)双导师交流互动不足。试点单位往往通过建立和提供QQ群、微信群等平台给双导师进行互动交流,但由于固有社交圈子、情感、利益等种种原因,企业师傅和学校专任教师的交流热情并不高,交流的层次较浅,深度交流机会少,教学与技艺传承无法实现深度融合,教学配合的默契度低。
(四)双导师监管难到位。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纳入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接受“双重管理”,学校教师既要接受学校的管理,又要接受企业的管理,企业师傅亦然。根据“双重管理”的弊端,虽然合作的企业与学校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但各自有自己的利益立场,因此必然存在利益的冲突,管理的方式和追求的目标不一致,这就导致双导师队伍的管理出现盲区,监管不到位。
(五)双导师考核制度不成熟。纳入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的教师比传统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胜任学徒班的工作,工作量更大,技术难度更高,但是报酬跟传统教师差别不大,因此积极性不高。企业师傅更注重岗位业务的完成,追求工作效率和利益,而忽视学徒的成长和发展。在考核制度不成熟的条件下,这些消极因素无法有效消除,从而大大降低学徒的获得感。
三、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水平技术型人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理论扎实、技能不足的问题,难以实现培养高水平技术型人才的目标。本文主要从“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两个维度构建双导师队伍,从源头的筛选和聘用,到师资素质能力的提升(通过培训进修、挂职锻炼、资质认证等方式),再到师资队伍的监管与考核激励,不断重塑和完善双导师队伍,提升师资实力。如图1双导师队伍构建。
(一)互聘共用,择优录用。选拔和聘用优秀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纳入双导师队伍。选拔条件强调德能兼备,包括品德与能力、学历与经验、资质与职称:一是爱岗敬业,热爱教育教学,关爱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技术技能扎实,经验丰富;三是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四是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开展教育教学,传经授业。聘用学历较高的企业技术骨干和筛选技术好能力强的专业教师,组成对子纳入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共同培养学生,从而规避短板,实现优势互补。
(二)双向挂职锻炼。学校教师利用寒暑假脱产参加企业顶岗锻炼,深入企业基层参加实践工作,与企业充分融合,熟悉行业规则,提升专业技术,学习行业前沿,锻炼社会适应能力;企业师傅利用行业淡季到学校参加教育教学挂职锻炼,担任兼职班主任,学习学生组织管理,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感受校园文化,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三)依托项目,深度融合。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建项目,进行专业建设和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如共同开发和研究技术专利、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展教学设计、共同指导学生技能比赛、同台竞技等。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纳入项目组,开展合作,发挥优势。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双导师队伍深入交流,互相学习和促进。
(四)双向资质认证。要求学校教师参加企业培训,获得企业品牌资质认证,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行业技术水平,与社会接轨,获得行业认可;加大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师傅参加高校教师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学校定期对企业师傅开展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使企业师傅适应学情,胜任教学任务。企业师傅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技能的锻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双向资质认证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双导师队伍的短板。
(五)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形成多元立体的监管机制,由学院的质量管理部门、教务处、系部联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行业专家等相关人员组成学徒制教学督导组,对双导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教学行为等方面进行全面督查,强调工作纪律,严抓考勤,加强课堂及实践的监督和管理。现代学徒制督导组采取定期和随机两种形式对双导师队伍开展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引入社会行业监督、学生(学徒)监督,建立举报投诉平台,以规范双导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杜绝双导师的失德违纪行为。
(六)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建立现代学徒制双导师考核奖惩激励基金,实行绩效考核,坚持重奖重罚,物质和精神奖惩双管齐下,并将考核奖惩结果纳入双导师教学工作档案,作为晋升职位或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对考核排名在倒数后三名的教师或企业师傅进行提升培训,对连续两次考核出现不合格的教师和企业师傅实行淘汰;通过表彰和奖励先进、优秀的导师来强化积极向上的行为,树立模范和标杆,形成争先创优的氛围,以此不断塑造精良的师资队伍,提升双导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现代学徒制下的双导师队伍是工匠精神的演绎者和示范者,实行双导师制是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任务,建设双导师队伍是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培育人才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试点案例为双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拷问,引人深思,更多的构建双导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还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探讨与研究,尤其是监管和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顾心怡,杨志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17(28)
[2]赵有生,王军,张庆玲,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
[3]杨小衡.浅谈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建设[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1)
[4]李传伟,董先,姜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2)
【基金项目】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项目(教职成厅函〔2017〕17号);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GXGZJG2017A041)
【作者簡介】吴玉梅(1982— ),女,壮族,广西贵港人,管理学硕士,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研究方向:汽车营销与服务。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