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需求调查研究
2019-02-02黄鹏超
【摘 要】本文从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的困难、区域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的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技能人员的主要来源等方面分析新能源汽车企业后市场服务人才需求,并对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专业素质和能力需求进行分析,针对广西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训投入,校企联合建立新能源汽车发展服务中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后市场服务人才 需求 调查 区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C-0020-04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不仅代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更是中国实现节能减排、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结构中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十个重点领域之一。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文件确定了“三纵三横”的技术研发格局,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市场之一。中汽协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总销量77.7万辆,同比增长53%。2017年落地的双积分制将从2018年4月开始考核油耗积分,2019年开始考核新能源汽车积分,并在2020年进行结算,未来将由双积分制接替补贴政策,从供给侧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后市场服务人才的缺失问题逐渐凸显。为适应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广西区内先后有1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专业,但是科学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形成,对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人才的职业要求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了准确地掌握区域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对后市场服务人才的需求情况,笔者开展了相关调研活动。调研以问卷调查及企业访谈为主,选取广西区内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等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及服务站作为调研对象,收回有效问卷73份。调查内容包括企业需求、技术人才技能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等以科学论证区域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人员的需求,同时为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和借鉴。
一、调研企业情况
选取广西区内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代表性的73家企业进行分析,企业规模以50~100人的为主。其中汽车综合服务企业28家,占比38.36%;品牌4S店21家,占比28.77%;汽车制造企业16家,占比21.92%;大中型维修点8家,占比10.96%(见图1)。
在调研的73家汽车服务企業中,有40家已经在销售或维修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占54.79%;目前未开设新能源汽车服务的33家企业中,有25家将会在未来三年内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服务,认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前景较乐观。
二、调研企业后市场服务人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带动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的增长。而纵观当下形势,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职业教育发展还处在初级的阶段,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由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当前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对人才需求量较大,预计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总量将达85万人,缺口68万人。2017年3月底广西教育厅发布的《广西交通、物流、食品(含餐饮)、药品、民族技艺人才行业需求报告(2016—2020年)》预测,到2020年,广西全区形成新能源整车年生产能力40万辆,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开发、生产、检测、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政府希望区域企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但目前广西培养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仍较少。
(一)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企业在销售或维修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专业对口人才缺乏、场地及设备建设困难、缺乏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目前已经开设新能源汽车服务的企业中,有22家面临着专业对口人才的缺乏,占比55%;分别有6家面临着场地及设备资金的建设困难和缺乏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各占15%(见图2)。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服务比传统汽车的技术服务具有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不仅要求对传统汽车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具备新能源汽车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新能源汽车不仅与传统汽车在结构和原理上具有较大的区别,而且内部有大量的高压电路,维修人员如果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操作时稍有不慎,就会对车辆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专业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
(二)区域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的需求
行业快速发展与维修人员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但目前广西区内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售后服务还在沿用传统汽车原有体系,或是依赖于零部件供应厂家,导致问题解决时间长,直接影响车主的用车体验,也影响汽车企业品牌形象。未来3年,将是区域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的高峰期,调研企业统计显示,需求在100人以上的企业11家,占15.07%;需求51~100人的企业10家,占13.7%;需求1~50人的企业45家,占61.64%;需求0人的企业7家,占9.59%(见图3)。其中51家企业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新能源汽车广阔市场的背后,带来了大量人才需求,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车无论是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还是服务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都是人才缺乏。
(三)新能源汽车售后技能人员的主要来源
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服务,对技术人员和设备场地都有很高的要求,原有的服务网点难以发现故障所在并妥善处理。调查统计表明,目前企业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技能人员主要来源于传统汽车厂家委派和传统汽车技术人员的转型再学习,占70%,具有新能源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仅占30%。而被调研企业对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新能源专业人才及招聘具有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的意愿也比较强烈,调查的企业中有67家企业选择与职业院校进行联合培养,占91.78%,对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的满意度达到80.83%。具体见图4、图5。
三、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专业素质和能力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区域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发展人才需求现状,把握行业用人情况及需求后,还需进一步厘清新能源汽车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及行为规范,掌握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利用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相关设备和工具,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与调试、性能检测、维护检修、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素养·管理·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如表1所示。
对广西区内73家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需求调查得出,职业的忠诚度、吃苦耐劳精神(占80.82%),电动汽车故障诊断排除能力(占72.6%),电动汽车故障诊断排除能力(占72.6%),是企业强烈的能力需求(见表2)。
四、广西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培养建议
结合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尤其是广西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条件,本文就广西如何培养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提出如下建议。
(一)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区域汽车企业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劳动者不仅要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更要具备对现代智能化系统的管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求劳动者成为集技术、操作、现代化管理于一体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借鉴德国双元制成功经验,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视野,掌握专业知识和达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国际标准要求的职业关键能力,具备熟练的“智力+操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1.借鉴“双元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全球享有颇高的知名度。“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经济,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新能源汽车集成程度高,既涉及机械基本知识、电力电子知识,又涉及互联网技术专业知识,知识内容跨学科,仅依靠学校的培养难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广西的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以柳州为龙头,南宁、梧州、贵港、桂林多点发展的局面,区内汽车企业产业链完整,有利于探索引企入校、校办企业、办校进厂、企业办校等多样化产教融合模式,具备“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开展条件。
2.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联合区域企业共同培养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专业教育与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对接,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充分发掘和利用高职院校与区域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双方的教育资源,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共建师资队伍、相互提供實验实践条件、共同实施培养过程的监控和共同评价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以满足区域合作企业职业岗位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需求,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并形成校企共赢的格局。
(二)加大实训投入,校企联合建立新能源汽车发展服务中心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的缺乏,阻碍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培养高技能售后人才的职业院校,更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加快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的培养,完善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1.加大实训投入,建立完善的实训条件。目前广西各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条件较为薄弱,政府、学校、企业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实训条件,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实验、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及售后维修技术和装配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材料结构、驱动方式、控制逻辑、使用维护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车型更新换代非常快,各个车型的差异性显著。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要既具备坚实的传统汽车机械知识与技能,又具有先进的电气自动化工程和电化学知识。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不仅要涵盖传统燃料的汽车发动机知识、电气电控知识、底盘结构及工作原理,还要增加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及控制、电池管理、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高压电安全及防护、快慢充电技术等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新能源实训条件对实训设备、场地的要求比较高,目前的实训设备开发有限,实训设备昂贵。因此,职业院校在增设新能源汽车专业或进行实训室建设时应对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的需求规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切不可盲目冒进,应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原则,顺应高职教育的规律,避免造成实训投入的浪费。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具有前瞻性,避免重复建设,实训基地设备的选择要与当前的主流技术相适应。
2.校企联合建立新能源汽车发展服务中心,加强资源共享。首先,通过政府、社会和学校多元参与,校企联合建立新能源汽车发展服务中心。院校在争取上级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应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吸引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参与到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实现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功能。拓展“产学研”的方式,吸引新能源汽车企业及社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中心,构建政产学研联动的社会环境生态,实现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企业投入自己的新能源产品或零部件总成,在校内搭建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平台,院校利用平台既能完善实训条件,完成在校学生的实训实习任务,又能为企业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例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宝骏新能源汽车发展服务中心,宝骏新能源事业部前后投入整车4台,核心零部件总成一批,资金总额达到60余万元。发展服务中心成为宝骏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同时成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的员工培训基地,现已为宝骏新能源汽车企业培训员工300多人次。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服务中心还能持续得到宝骏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后续投入,企业有新车型投产和上市的同时,学校也能得到新车型的补充,既解决了院校资金投入困难的问题,又可实现院校实训条件随企业的技术发展而不断更新升级。院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把握企业发展动态,校企双方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可靠稳定、强强合作的良好局面。
其次,依托新能源发展服务中心,实现资源共享。新能源汽车技术资源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该专业的发展。企业或者零部件厂家大部分的技术资料都处于未公开状态,国家的职业资格能力标准尚在开发之中,院校想要得到充足的资源用于教学非常困难。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行业标准的指导,核心课程的设立处于争论待定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职业养成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突破资源的局限性,成为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建设的困境。成立新能源发展服务中心,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是突破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资源有限性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可以借助发展服务中心,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师资培训;参与企业的技术讲座;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收集典型的新能源汽车故障案例,不断地充实资源。目前院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都是从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维修检测专业轉来,教师缺乏新能源汽车相关实践经验,缺少到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院校有必要从新能源汽车企业引进技术人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灵活的用人制度。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扶持、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下,品牌和技术创新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使用维护、控制逻辑、结构原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后市场需求大量的既具备燃油车辆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有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防护、交变流电力电子技术及高压控制等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根据新能源汽车新型产业的特点,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和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做好专业市场调研,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立校企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中心,整合企业技术、资料与人才资源,使人才职业能力与企业相匹配。
【参考文献】
[1]陈荣英.新能源电动汽车后市场的技能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2]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分析[EB/OL].(2018-03-22)[2018-05-06].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803/621913.html
[3]王吉敏,许云珍.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J].职业教育研究,2017(12)
[4]广西交通、物流、食品(含餐饮)、药品、民族技艺人才行业需求报告(2016—2020年)[EB/OL].(2017-04-05)[2018-05-06].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70405/newgx58e4211d-16075708.shtml
【基金项目】2017年校级质量工程教改项目A类课题“区域共享型新能源汽车发展服务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7-A005)
【作者简介】黄鹏超(1984— ),男,湖南邵阳人,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汽车机电技术及职业教育。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