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家风融入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9-02-02陈绪龙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职生家风价值观

陈绪龙

摘  要传统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哲理和文化内涵,将其融入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可利用思政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新媒体等,积极推进传统家风融入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增强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其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效性。

关键词传统家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9)04-0010-03

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厘清了基本思路,又为进一步凝练、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指导原则[1]

传统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凝聚了华夏数代人的文明与智慧,渗透在每个人的血脉中,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紐带[2]。新时代,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传统家风教育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是孵化新型公民的摇篮。高职生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新型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应将传统家风融入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其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效性。

一、传统家风在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一)个人层面:有助于高职生树立良好的家庭观念、职业道德

传统家风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高职院校将传统家风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利于高职生养成和谐向上、崇德明礼的家庭观念,树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多方面的践行与实现。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家庭和睦,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定团结。在高职教育阶段对学生加强传统家风教育和熏陶,指导学生感悟家庭关系的亲情,学会处理好家庭关系,有利于高职生更好地融入学校学习与生活,弥补高职生幼小时家庭教育的不足,为高职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家风中,自古以来就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思想观念,将这种思想观念渗透到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让高职生深刻领悟到这些观念的内涵,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家庭中做到父母子女相互体贴,兄弟姐妹彼此友爱,家庭成员之间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关爱,这样,家庭就能和和美美。

当代高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较强,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等方面明显不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高职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传统家风潜移默化渗透到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启发引导学生,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修养和道德情感,是对高职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一种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培养高职生的奉献精神,帮助高职生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

(二)社会层面:有助于高职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科技发达的社会,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发展迅速,既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学习带来帮助,提供方便,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新挑战、新课题。网络霸凌、人肉搜索、网上曝光、热点关注、信息泄露等问题、事件频发,严重冲击和损害了社会公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互助友爱是一个公民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高职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接收新鲜事物快,思维敏捷,跟风、蹭热点不可避免,容易上当受骗或走上违法乱纪之路。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在对高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应融入更多的“诚实守信、和睦团结、友爱互助”等中国传统家风理念,提高高职生社会公德意识,增强高职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观念,促进“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国家层面:有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求有新思想、新担当、新作为。高职生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应充分认识到新时代的伟大意义,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建设规划、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伟大的祖国,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不可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每个高职生必须树立的国家观念。传统家风博大精深,蕴藏着古人浓厚的忠孝仁爱、与人友善、诚信克己、礼义廉耻等育人哲学,从文天祥的“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充满着激动人心的家国情怀和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传统家风,对培养高职生的国家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强化高职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提高高职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和道德文化水平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传统家风融入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一)把传统家风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传统家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战场。

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要求,更新教学理念,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巧妙地将家风融进教学内容中,并选择高职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切不可不讲究方式方法,照本宣科,空话连篇,生搬硬套,课堂效果黯然失色。

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思政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在传统家风教育中要摈弃一言堂模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家风的故事,制成PPT、图片,拍成VCR等有视觉冲击力的载体,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也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学习、快乐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读经典、颂名著、讲家风、演故事,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自我教育中受到启发和提高。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将传统家风融入课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精挑细选,力求丰富多彩,常上常新,不可一个例子讲到底,而且教学内容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教育性,如选用古圣先贤孔子、管仲,近代革命前辈毛泽东、周恩来,现代优秀青年苏机来、张楠等家喻户晓的家风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关注,增强教育效果。

教学评价灵活多样。课堂作业的布置不再是书面文字的作业,或者死记硬背的任务,教学评价也不再是简单的检查背诵或者以试卷的形式考核,可以改为让学生谈感受、写心得、观影片、找典型家风事迹、发表演讲等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二)把传统家风与社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

社会实践是高职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对高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设计体现专业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主题,激发高职学生主动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3]。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实践时,应积极渗透传统家风内容,使传统家风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例如,利用寒暑假组织高职生深入乡村、工厂、企业,寻找身边最美好人,寻找工匠、大师,让高职生近距离与工匠、大师接触,与身边好人对话,学习他们身上的爱国、敬业、奉献精神,增强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利用重要节日,设计体现传统家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主题活动,如组织评选“孝亲敬长好少年”“诚实守信标兵”“最佳校园之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活动,强化高职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中华民族崛起”等观念,促进高职生形成感恩意识、节约意识、培养艰苦朴素的思想和自我拼搏的精神。此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闪拍“身边活雷锋”,开展传统家风宣传片制作比赛等。让高职生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行,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有准备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三)运用新媒体开展传统家风教育,强化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QQ、微博、微信、淘宝、支付宝以及“花椒”“映客”“知乎”等网络新媒体走入人们生活学习中。高职生作为新时代年轻人,广泛使用这些新媒体,并将其作为获取知识、资源、信息及生活、学习、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要因势利导,积极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更好地将传统家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之中,让学生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受到教育和感化,树立正确的家国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朝气蓬勃、敢于担当、有责任、有作为、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如,可以将历史上的名人名家故事、经典著作、国学讲座、优秀影片、名家讲坛等上传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观看学习;也可以搜集身边感人的美德故事,制作成图文结合、直观形象的微视频,通过QQ、微博和微信发布在公众平台上进行宣传,方便学生学习,引导高职生养成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诚实友善、爱国敬业的良好品德。

三、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支柱,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方方面面。传统家风融入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利用思政课堂、社会实践、网络新媒体,将传统家风融入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能够促使高职生将个人成长、职业规划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实现其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

参考文献:

[1]李紫娟.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世纪桥,2019(4):62.

[2]李小兰,黄龙,叶云霞.传统家风家训融入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76.

[3]劉宾红.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和措施[J].新西部,2019(4)下旬刊:137.

猜你喜欢

高职生家风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价值观(二)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价值观(一)
家风伴我成长
当好廉内助,树立好家风等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