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困境与对策

2019-02-02张晓杰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校园文化人文

张晓杰

摘  要:“文化育人”概念古已有之,文化育人重在培育人文精神,文化育人的主要载体是课堂教学,文化育人是职业教育“破局”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定位、育人群体、育人策略方面面临一些困境,为此,高职院校应坚持文化育人课程化,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载体作用;推动文化育人地方化,将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推进文化育人职业化,建设与岗位胜任力相关联的职场化校园文化;探索文化育人多元化,利用多种手段创新文化传承形式;促成文化育人长效化,以制度形式推动文化育人。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9)04-0001-05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把人类创造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也就是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使他们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1]《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国传统教育始终把德行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修身”服务的,不管是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教育,如果不能培养人格、精神、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健全的合格人才,都是失败的教育,也必将造成“器重于道”的不良后果。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对合格人才的要求也一直是“德能并重”、“文质彬彬”。

教育领域是文化传承、传播、创造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当前广泛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实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如何推动“文化育人”,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概念的厘清

(一)“文化育人”概念古已有之

“文化,文化,言之固易,要正确的加以定义和完备地加以敘述则是不容易的事。”[2]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是一个定义众多但时至今日却始终无法确切定义的一个概念。

事实上,我们的一言一行、起居饮食都是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写道:“文化者,人类心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中国先哲很早就指出文化能够起到化育人心的作用,“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彖传》)“和,故百物皆化。”(《礼记·乐记》)“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管子·七法》)“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都有文治教化的意思。而现在常说的“文化育人”主要是针对教育领域而言,可理解为通过适当的形式,发挥特定文化的化育作用,以期实现改变受教育者的精神风貌,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培育“人文精神”的目的。因此,在教育语境中谈“文化育人”,并希望其具有可操作性,这个概念中的“文化”必不能是宽泛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3]的广义文化,而应是针对特定群体,即校园群体的狭义文化,从当下来看,主要应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各类校园文化。

(二)“文化育人”重在培育人文精神

文化育人并非知识的简单传播,重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化育人”归根结底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主要任务在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在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弘扬劳动精神方面下功夫。”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4]简言之,“人文精神”就是基于丰富的文化素养而凝聚出的对待当下生活的理性的、正确的、善意的、积极的态度,冯骥才先生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学生形成良好综合职业素养、提升社会责任感、塑造工匠精神的基石,也是完成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三)“文化育人”的主要载体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文化实践活动以及校园文化软硬件建设等是目前高校文化育人的常见载体。这其中,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强化校园文化软硬件建设的效果较为直观,也容易博得喝彩,吸引眼球。但是,文化育人本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投入时间成本,而专业培养客观上占用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大量时间。高等职业教育“既要体现大学的文化精神、文化素质、文化知识,还要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模式。”[5]如何兼顾是个难题。一些高职院校能够将“文化育人”摆在突出位置,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整体状况,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会主动参与其中,也就存在学生主体参加活动的选择性和育人活动的受众面问题,有关数据表明,2013-2017届高职学生毕业前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各类社团活动的比例始终维持在约72%的水平,并不能实现全覆盖[6]。因此,在高职院校,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类课程,如思想政治、大学语文、就业指导等仍是目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主要载体。同时,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也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体系的客观要求。

(四)“文化育人”是职业教育“破局”的关键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我国职业教育告别增量阶段,进入提质阶段的关键时刻,如何实现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孙春兰副总理在2019年4月4日召开的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快,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特别是经济社会發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就有“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渠道窄、总体待遇较低,不少学生将职业教育视为低人一头的无奈选项”这样的现象。“偏见”源于何处?一方面与我国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狭隘观念有关;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大众对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和期待越来越高,“偏见”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期待尚存差距,还不足以彻底改变社会大众对待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质量直接反映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调查表明,行业企业普遍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能力要求放在首位,其中包括工作态度、社会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等[7]。整体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养近几年有了较大提升,但仍与社会需求有差距。因此,“德技并修”成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校企合作,增加高职院校办学投入,强化职业教育的硬实力;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推动文化育人,培育高职院校学生以人文素养为基础,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以现代职业道德为体征的综合素养,提升职业教育的“软实力”。

二、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现状分析

(一)育人定位的争议:“职业性”与“人文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到底要不要注重文化育人,答案是肯定的但职业教育毕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定位必然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区别。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有的学者认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水平亟待提升,应摆在办学的首要位置;也有学者主张不要过度拔高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地位,以免本末倒置。由此进一步产生了职业教育“人文性”与“职业性”的争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主要看其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人文精神的外化,表现为良好的文化底蕴、合格的道德修养、优秀的处事能力和正确的处世态度;而职业素养主要由专业学习和实践得来,体现为出色的工作能力。与二者相对应的即所谓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人文性”。《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指出:“高职院校重教书轻育人、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仍然存在”。研究者普遍承认,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多着力在学生的“职业性”上下功夫,“人文性”培养有所缺失。但关于“人文性”在职业教育中是否应体现为主要方面,则产生了争议。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职业教育也不因其特殊性而免受教育规律的束缚,其最终目标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而不是“器”。对职业教育来说,无论是“职业性”,还是“人文性”,本质皆指向培养对象的职业素养。如果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显然无法胜任岗位需求;而空有高超的职业技能,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也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一点,在医学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上体现的极为明显,近年来,社会上屡屡出现幼师“虐童”、护士“虐婴”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究其根源,正是“职业性”和“人文性”不平衡的表现。更加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就“职业性”这个概念本身进行探讨,其也绝不能等同于“工具性”,这正是我国强调培养“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因此,关于文化育人定位的争议实质是将文化育人从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剥离出来,列为一个单独的对象去看待,显然是不妥当的。“文化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结合具体情况不断调整、不断创新。

(二)育人群体的区分:一般性与具体性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文化育人”面向的群体是全体在校师生,具有一般性。但针对不同在校群体,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校园群体从结构上看,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如系部、专业、年级、班级、宿舍、社团等,非正式群体如校园中各类QQ群,微信群等,且随着时代发展,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从年龄特点上来看,有成年学生群体和未成年学生群体之分。从经历上看,有在普通高中学习过,经历了高考的三年制大专群体和未经历过高考,自初中毕业就进入高职院校的五年制高职群体之分。从经济情况上来看,有贫困、残疾等特殊学生群体和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群体之分。这些群体客观存在,并在思维深度、精神状态、心理特质、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自我认知、自我期待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重点在“人”,除开展一般性文化活动外,针对具体的群体,应该有针对性地变革育人方式,开展针对性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从而真正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得文化育人更富有层次性、具体性,最终发挥群体的影响力,实现“蓬生麻中,不扶且直”的育人成效。

(三)育人策略的平衡: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功利,顾名思义,即是功效与利益。文化本身是人类价值的体现,具有非功利性,而将其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又体现出功利性。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科学合理地发挥其功利性可以有效地推进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育人效能,但在实践过程中,又要避免脱离具体教育实际,在文化育人策略的设计、执行过程中不走心、不动情,没有很好掌握学生的思维心理特点、精神状态和学业状况,可能不仅无法使学生接受文化熏陶,反而易使其对文化活动产生疏离感、厌烦感。一些高职院校在组织育人活动时,存在贪多求大的现象,没有很好地遵循教育规律,使得文化育人流于形式。举例而言,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安排一年级新生上晚自习,有些院校甚至要求所有在校生坚持上晚自习,除去白天安排的各类课程以及晚上的晚自习时间,学生自己能够利用的业余时间已经极少,在此基础上盲目、无序且频繁地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必然会对学生的正常学习产生影响,更会令学生将文化活动视为任务,疲于应付。

三、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对策

(一)坚持“文化育人”课程化,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载体作用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如前所述,课堂教学是“文化育人”的主要载体。“通过文学,可以了解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即整体体现为中國文学。”[8]人文类课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碍于社会偏见,高职院校学生对当下处境的认知和对未来的期待感常有所不足,对自己的学历缺乏自信,对未来的工作往往报以悲观或迷惘的态度,学习常缺乏获得感。

2016年和2017年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均指出,高职院校农家子弟的比重已超过半数,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如愿以偿,来到高职院校就读后往往有挫败感。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长辈限于自身文化水平,在人生规划和生活体悟上给予他们的理性指导可能不够。因此大学语文等人文课程不光是文化知识课,更应是人生指导课、社会关怀课,这就对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目前这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顶层设计方面,人文课程受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课程形式较为单一,仍以传统的语文、政治为主,其他多以选修课程或网络课程体现,尤其是体现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特色的文化类课程还没有在所有院校铺开。教学形式方面,部分院校人文类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不够,不能充分适应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要求,还存在“满堂灌”的现象,课堂吸引力不足。师资培养方面,人文类课程教师培训机会比之于专业课教师总体安排较少,学习提升的机会相对不够。教材方面,人文类课程的校本教材建设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开发上尚未很好和地情、校情相结合,针对特定专业有选择地安排教学内容做得还不够好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二)推动文化育人地方化,将地方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的难点在于,部分学生对书本上的传统文化篇章兴趣不浓,既找不到学习的动机,也缺乏体悟的能力。想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应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文化地域特质分明,而地方文化正是特定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总和,地方高校则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创造者。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来自于本地或周边地区,地方传统文化是他们身边的文化,易引起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要求,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政策为职业教育设定了科学发展的方向,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

以滁州为例,滁州,古称“涂中”、也称“永阳”“清流”等。自先秦时期始,至隋朝开始得名“滁州”。 滁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之誉,今天,滁州地区较富特色的有滁州政府着力打造的“醉”文化、“亭城”文化、阳明文化等。2019年2月,经安徽人民政府批准,滁州市正式被列为“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省政府批复中提到:“滁州市历史悠久,古城形制独特,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存较好,文化遗存丰富多样,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数量众多,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此之前,滁州的遵阳街、北大街、金刚巷也都曾被列为“安徽历史文化街区”。 应该说,滁州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关于滁州地方文化研究的相关论文也并不鲜见,但如何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作用,并与当地高等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进行结合性研究的还不多,研究成果的转化还不够有力。因此,有效发挥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功能应注重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地方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里活起来。

(三)推进文化育人职业化,建设与岗位胜任力相关联的职场化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根本导向,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形式和方法上与普通高等院校都有所不同,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应该更加富有“职业性”特征。在高职院校,不同的专业往往拥有不同的职业文化,如护理专业,有诸如“大医精诚”等含有独特人文内质的医德文化;酒店管理专业有茶文化、餐饮文化等。诸多专业文化的内核细究下去其实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在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环境转换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预先为学生营造“准职场”氛围,将职业信条、职业理想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打造职场化校园文化,这既应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也应是其特色所在。但目前对高职院校职场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性研究还比较单一和分散,不成系统,职场文化往往被看作是专业建设的衍生物,是游离于“校园文化”边缘的存在。在具体实践上还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没有形成体系。实际上,无论是职场文化,还是校园文化,其根本宗旨在于化育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一味强调职场文化,容易沦为片面狭隘的职场“潜规则”文化,对校园文化形成侵略性冲击,如果只谈狭义的校园文化,又易流于空泛,实践意义不大。应注重将文化育人融入校企协同育人全过程,寻找职场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平衡点,建设具有丰富内涵的职场化校园文化。

(四)探索文化育人“多元化”,利用多种手段创新文化传承形式

除常规形式外,应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多元化”途径,顺应时代潮流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相应在发生变化。当代高职生大部分的信息来源于新媒体,想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不能回避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尝试开发既符合“文化育人”要求,又能够吸引学生,融合传统文化、学校校情,思政热点等内容于一体的校园APP,并将APP与一卡通、教务系统、校园网等信息平台融通对接,构建“智慧化”的校园文化育人网络。其次,大范围、无差别的文化知识传授往往空泛无力,而文化的浸育犹如石子掷水,会产生连琐效应。因此可以尝试以社团、讲座等为平台,号召教师就某类文化,如思政、文学、职场道德等,面向具备浓厚兴趣的学生小范围指导,重点培养,而后以先带后、以点带面,达到育人实效。再者,要着力打造食堂文化、绿植文化、寝室文化、教室文化等,构成纵横交织的校园综合文化体系。最后,文化育人要生师并重,不光重在学生的培养,更要关注教师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上行而下效,如此才能蔚然成风。

(五)促成文化育人“长效化”,以制度形式推动文化育人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水平近年来有了显著提升,但总体来说,以制度形式统筹开展工作的还不多,文化育人措施多揉合在院校各类工作中,形式较为松散,育人格局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一些先进的高职院校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以我国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专门制定了文化育人实施纲要,值得学习与推广。另外在一些可见的高校文化育人建设方案中,重心仍放在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包括校园景观建设、打造活动品牌、开展文明创建等,而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职场能力需求,通过强化人文教育,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课程和专业建设等形式,有针对性地长效化、常态化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29.

[2]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2.

[3]庄锡昌,顾晓明,顾云深,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98-99.

[4]韩星.儒家人文精神[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2.

[5]何华.传承工匠精神,构建高职特色文化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8-9-18(10).

[6]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

[7]查吉德.職业教育培养目标研究视角下的企业人才需求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27-36.

[8]龚鹏程.有知识的文学课[M].北京:中华书局,2015:1.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校园文化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