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2019-01-31李乐乐徐仁华
李乐乐,徐仁华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一定条件下不断研究和探索以发现新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指出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护理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3],护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源于临床实践,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善于发现临床新问题,才能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4]。本研究通过对某高校经过实习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护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现状,旨在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法,以某高校2012和2013级本科护理学专业34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 自愿参与;经过临床实习及见习;排除标准: 不愿参与调查;没完成问卷填写。
(二)研究方法。
1.问卷的设计。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本科护生教学要求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护生对自身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价与认识,了解学生对实践及创新活动的态度;(2)学校提供的实践创新活动,了解目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环境;(3)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了解大学生实践创新培养的相关影响因素;(4)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2.调查方法。 研究者解释研究目的后现场统一发放问卷,匿名填写后收回,问卷填写时间为15分钟。此次共发放问卷341份,收回339份,有效回收率为99.41%。
3.统计方法。所得数据用EpiData3.1软件双人录入并核对,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百分比等进行统计描述。
二、结 果
(一)一般资料。
336人中,性别: 男生23人(6.8%),女生313 人(93.2%);年龄: 19岁-20岁7人(2.1%),21岁-22岁99人(29.5%),23岁-24岁196人(58.4%),25岁-26岁34人(10.1%)。
(二)护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现状。
1.护生对实践创新能力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53.6%的护生认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40.2%的护生认为比较重要,0.9%的护生认为无所谓,5.4%的护生认为没必要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2.护生对自身实践创新能力的满意度。护生对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仅有2.1%的护生对自身实践创新能力满意,11%的护生比较满意,45.5%的护生认为自身实践创新能力一般,41.4%感到不满意。
3.护生需要培养与提高的实践创新能力。53.9%的护生认为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运用能力,58.3%的护生认为需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31.5%的护生认为需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2.3%的护生认为需要提高分析决策能力,37.5%的护生认为需要提高应变适应能力,22%的护生认为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26.2%的护生认为需要培养与提高自身创造力,7.1%的护生认为需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我校护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及影响因素。
1.护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调查结果显示,39.9%的护生通过参加实践创新相关选修课来提高自身实践创新能力,13.4%的护生参加学术讲座,仅有9.5%参加过创新竞赛,而37.2%的护生并没参加相关活动。
2.影响护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20.5%的护生认为缺乏老师指导是影响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46.4%的护生认为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缺陷,13.7%的护生认为由于缺乏经济物质条件,19.3%的认为没有合适的载体平台。
(四)护生临床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20.5%的护生认为经过9个月的临床实习,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22.6%的护生认为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可获得更多新知识新技能,32.4%的护生认为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高,24.2%的护生认为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在临床实习中,护生每天不断进行各种护理操作,还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及医护关系,应对各种临床突发事件,经过实习后,护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讨 论
(一)护生实践创新能力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3.1%的护生对自身实践创新能力满意。93.8%的护生认为有必要培养提高自身实践创新能力,其中主要有专业知识技能运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应变适应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护生将来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而护理工作是集知识、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面对护生实践创新能力欠缺的现状,应在教学改革中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比如开放实验室、实施仿真模拟教学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创建实践技能竞赛平台、搭建科研交流平台,为提高护生实践创新能力提供条件[5]。
(二)护生实践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影响护生提升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为应试教育机制缺陷(46.4%)和缺乏老师指导(20.5%)。关于护生怎样做实习前准备问题,60.1%的护生通过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练习,20.5%的护生会事先了解本专业就业要求,11.6%的护生选择学习其他知识技能以增加工作机会,7.7%的护生不做实习前准备。
由此可见多数护生抱着考什么学什么,工作需要什么学什么的态度,而缺乏实践创新意识。在大学里,护生需要修满一定学分才能达到毕业要求,且其成绩直接关系奖学金与评选优秀,加之近年来的“考研热”,学生将大量精力都用在了专业理论上,而且作为医学生,各种临床操作训练也占据了大量时间,这些因素都促使护生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参加实践创新活动的精力与时间。
(三)学校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中提供的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13.7%的护生认为因不具备经济物质条件而不参加实践创新活动,19.3%的护生认为没有合适的载体与平台。在调查护生参加了学校提供的实践创新活动中,39.9%的护生参加了相关选修课,37.2%并没有参加任何活动。由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靠项目来支撑的,而创新项目有名额及经费的限制,且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需要老师的指导,进行教研结合,这便增加了教师的压力。此外学校组织的一些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多为到偏远地区支教、到社区进行科普、到养老院看望老人等,这些实践形式老套、时间短,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四、小 结
护生是护理事业的后备军,其素质与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培养护生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其适应能力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从而更好的胜任工作。因此,作为一名护生应具备实践创新意识,在扎实掌握理论基础上要积极参加学校提供的专业技能操作训练和竞赛,重视临床见习和实习,主动提高自身实践创新能力,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学校,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培养护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教学改革中加强实践教学,在考核制度上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构建综合考核模式,以全面考核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6];另一方面,搭建科研平台,开放实验室,为提高护生实践创新能力提供条件[7]。作为医院,在实习中带教老师应给予护生更多动手实践机会,以便护生熟练掌握护理工作的各项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