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2019-01-31琚保军牛琳琳李亮平王利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医教规范化协同

琚保军 霍 勤 牛琳琳 李亮平 王利豪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014 年6 月30 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医教协同,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方向。临床教师在医教协同的改革背景下承担着临床科目教学及后期临床教学的重要任务,其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改革中一项重要目标。

1 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高等院校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1 由于诸多因素制约 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医教协同的无缝对接2014 年教育部明确了医教协同的教育改革方向,要求各类医学教学主体发挥各自优势,有效衔接,为医学生培养创造有利环境,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的现状下发挥医学教育的最大作用[1-3]。医学高等院校临床教师在医教协同的改革背景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不仅承担临床课程的讲授任务,还兼顾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工作,更是承担着医学生毕业后再教育的任务。但是,临床教师均出自医学及相关专业,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掌握程度较低,教育教学基本素养亟待提高,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手段过于简单,教学前的基本准备不足,对教学目标和重点比较模糊,使其在目前条件下并不具有与此角色相匹配的教学能力[4]。其次,在医、教、研三线并行权重选择上,临床医学院将教学置后更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医院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管理、保障和评估体系,更使得教师忽视教学质量[5-6]。诸多因素的制约造成临床教学质量下降,临床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医教协同的无缝对接。

1.2 现有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体系仅适用于全职教师 并不能适应临床教师发展要求 现有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多依托于高等院校的全职教师建立,高校教学管理和监督机制完善,全职教师教学为第一责任,责任心强。而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化倾向明显,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医疗、轻教学和重效益、轻培养的情况,对临床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临床教师往往医疗、科研、教学工作集于一身,精力受限,严重影响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对教学活动有明显责任心等方面的不足;再者,在“重医疗、轻教学”的氛围之下,教学管理的执行力度较差,与医疗活动相冲突时,教学活动往往不得不让步[7]。故而,由于临床教师与全职教师所处的环境存在本质区别,现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并不适用于医教合一的临床教师发展要求[8],只有依托临床教师所处环境的自身特点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提升体系,利用有限的时间切实提升临床教师的责任心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建立好完善的保障和评估机制,才能真正让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做到实处[9]。

2 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高等院校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建设的探索

构建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并依照不同权重设立教学绩效考核方案保障本体系的实施,使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更加顺应医教协同的教育改革方向系,必然会对医学高等院校附属医院的教学改革形成指导性意见,让临床医学院和高等院校在教学上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更能使临床医学院的建设更适合于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1 深化医教协同改革 推行“院系合一”为构建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奠定基础 第一,深化医教协同改革,推行“院系合一”,调整教学管理途径,实行医院负责、学校监督的管理模式,将临床科室全面纳入相关教研室建设方案中,所有符合条件临床人员均依照专业方向进行教研室归属,教学、医疗相互促进,健全学校-医院教学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临床医学院的能动作用,广泛征集意见,聘请校内外教育教学相关专家,成立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讲师团,利用有限时间,打磨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的各个环节,为全面提高临床教育教学能力提供经验借鉴。

第二,建立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一方面加强培训基地自身建设,广泛征集意见,对培训方案及讲师团成员进行多方论证,保证培训质量,让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落在实处。另一方面严格设计考核方式,建立完备的评价标准,做到准入考核、阶段性考核和终结性相结合,保障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质量。此外,设立教学绩效考核方案,完备临床教师培训合格率的奖惩措施及力度。构建与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紧密相衔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2.2 借助教育教学理念 引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构建医学高等院校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 第一,借助教育教学理念,引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规范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的课程。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总结归纳相关研究资料,把握国内外临床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现状,获取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缺失点和影响因素,认真研究国外相关研究及我国非教育类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同时结合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师的自身复杂性,在参照社会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和综合,借助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提出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基本框架、涵盖要素、基本方法等项目内容,涵盖了教学能力的层次与培养、教学风格设定、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情分析、课程主干设立、拓展信息源、开发课程资源、课程导入、教学互动及语言交流等10 个方面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培养;新型教学手段、在线开放课程及微课等3 个方面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培养;教学论文、教学研究等2 个方面的教学研究开展培养。设定医学教育发展史、教育教学基本素质、课程思政建设、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及教学研究开展的五位一体培训框架,符合医教协同改革下,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第二,建立全面、动态、便捷的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为保障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顺利、有效的实施,建立全面、动态、便捷的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并设立完备的奖惩体系。其一、通过准入考核、阶段性考核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控临床教师在完整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的培训效果,及时依据客观结果适时调整培训方案及培训进程;其二,建立学校教学督导团、医院教学督导组、处级干部、教研室、同行、学生等多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及时把握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缺失部分,给予个体化建议,并及时将教育教学能力不足的临床教师纳入再培训体系;其三,依照教学各个环节的不同比重,设立教学绩效考核方案,细化分值,与绩效收入相结合,奖惩分明,有效的增强临床教师教学责任心和热情度。

3 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高等院校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建设的思考

3.1 思想上高度重视 牢固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在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稳步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德能兼备的医生需求量不断增加,医学高等院校肩上的担子日益繁重,而在医生的培养过程中,临床教师更是首当其冲,他们不但承担着学生在学校中的教学工作,更是关系着医学生毕业后教育质量的提升,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也直接关系着德能兼备的医生培养。因此,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更新观念,深刻理解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全面促进医学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为国家和人民培养理论扎实、技能精湛,医德高尚的医药卫生工作者。

3.2 制度上给予支持 健全医院-学校共同监管的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管理及激励模式 临床医学院是医学生临床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主阵地,但其因医院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限制,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医疗、轻教学和重效益、轻培养的情况,在教育的投入和监管上存在诸多问题,加之医学院校临床教师资格审核不严格等因素,缺乏从上至下,合作统一的管理制度,致使临床教育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应当观测执行《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医院的协作作用,成立共同监管下的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并健全管理、保障及激励模式,切实发挥医院和学校在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为提高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更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在制度上给予支持。

3.3 工作中注重质量 深化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内涵建设 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建设是实现医学教学质量快速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故而,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医学高等院校应该以全面、有效提高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理顺规范化培训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细化专项评估体系指标,主动构建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体系联动运行模式。其次,医学高等院校加大探索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运行数据收集,以科学化、信息化为目标,加强培训、管理、监督及保障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建设,使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化培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猜你喜欢

医教规范化协同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医教协同背景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成长体系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浙江:公布首个特殊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