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竞争力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研究※

2019-01-3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竞争力中医药精准

艾 华 高 笛 黄 韬 孙 茂 李 玮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工部,北京 100029)

勤工助学是高校大学生自立自强、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途径,也是经济困难学生自力更生的手段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愈加显著,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通过深入挖掘勤工助学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从而提高勤工助学在学生成才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1 中医药院校勤工助学概况

1.1 勤工助学概述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一直以来,高校勤工助学体系为贫困生开辟了完成学业的新路径。随着勤工助学的功能发生转变,更趋向于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就业竞争力。勤工助学的对象更加多样化,且并不局限于贫困生,还包括了全体大学生在内[1]。勤工助学的意义也从勤工的物质价值、助学的学业价值扩展到更完整的育人价值。

1.2 中医药院校勤工助学活动特点

1.2.1 定位和目标清晰 近些年来,中医药院校聚焦“培养人”这一根本使命,将勤工助学定位为高校第二课堂[2],加大支持力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勤工助学促进理论联系实际,转变就业观念,提升综合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1.2.2 具备一定的专业性 根据中医药院校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设置了一部分勤工助学岗位,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而且有益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例如中药学院设置的药植园工作岗、各学院实验室助理工作岗、中医药博物馆展厅解说员、饮片基地管理员等等,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实验技术,才能够完成岗位任务。而学生为了胜任工作,也会有针对性的提升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作用。

1.2.3 方法和手段不多 中医药院校在思想意识上对新时代的勤工助学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但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上还突破不够。表现为:勤工助学形式和内容有局限,主要还停留于“劳务型”“简单型”,只有少部分岗位与专业相结合、与目标职业岗位相结合;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导致与社会企业、其他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不多,合作浅层化。

1.2.4 受制于传统边界 中医药院校勤工助学也推出了一些具有中医药专业特性的“智能型”“技能型”岗位,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勤工助学工作受传统边界影响较深,基本框定在传统中医药或相关的行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工具,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探索较少。

2 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进一步凸显

2.1 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内涵 新时代下,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被频频提及。“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3],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笔者认为,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就是通过教育手段让学生成为社会所接受所肯定之人,成为社会所需之才,促进社会和个体的共同发展。有的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能够提高文书能力、计算机技能,有的学生在协调个人学习、生活和勤工助学的时间关系中不断提升个人技能,有的学生跟着勤工助学的带教老师学习做人和做事等等。这些对学生来说,无疑都是或潜移默化或身体力行的教导和培养。当下勤工助学强调利用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实现自我锻炼和全面提升,特别是提高就业竞争力,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2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对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楼锡锦等[4]认为是指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的战胜对手、找到适合个人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合适的工作岗位的能力,包括了核心、基础和环境等方面的竞争力。而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只有掌握精准的医术,具备系统的职业素质和修养,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博大精深的内涵[5]。

此外,还应该搭建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社会实践能力的平台,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等[6]。通过勤工助学搭建的平台可以有效、有针对性地提升这些就业能力。

2.3 勤工助学对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勤工助学活动具有低门槛、多层次、零距离的特点,对提高就业竞争力有着引导、服务和实践三位一体的重要作用。

2.3.1 勤工助学是端正就业认知和态度的实践平台 调查表明,很多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这在中医药院校同样存在。一些学生甚至认为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就业不是问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一部分学生对就业发展认知比较狭窄,认为作为医学生,就业当然是医院和药企;还有一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一味瞄准大城市大医院[7-8]。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尤其是通过校外基地实践,一方面由市场和社会零距离检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学生加深了对就业市场与社会需求的了解,通过不断自我调整和完善,促使主观努力贴近客观实际,个人追求贴近社会需求。

2.3.2 勤工助学是提高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服务载体 随着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转变,与专业、兴趣相关的智力型、科技型岗位逐渐增多[9],更是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自我锤炼、自我提升,继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过程。近年来,中央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一些高校将勤工助学与创新创业活动有机结合,对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10]。实践表明,借助高校的办学优势,创业型勤工助学既促进了双创教育的顺利实施,又焕发了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新的生命力。

2.3.3 勤工助学是检验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在勤工助学的工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完成工作任务,还要与指导老师、同事交流沟通,协调完成各项待办事件。可以说是提前进入社会工作的一次演练。因此把勤工助学比喻成检验就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并不为过。甚至很多表现突出的学生,都会成为用工单位期待选留的“种子选手”。

3 以勤工助学提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3.1 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通过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以勤工助学促进立德树人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以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全面统筹学校勤工助学工作。在管理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全力保障,积极探索有鲜明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勤工助学新模式。在学校内部加强跨院系、跨部门、跨学科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对外加强跨院校、跨行业、跨区域的协同,强化联动。着力构建就业竞争能力培养新体制,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拓宽勤工助学的路径和方式。对勤工助学推进和实施过程进行监控、评估和反馈,不断探索、修正并完善一套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更好地促进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挥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3.2 积聚内外合力和协同育人 围绕为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和事业培养接班人的目标,勤工助学工作应横向拓展实践岗位领域,纵向提升平台层次与质量[8]。应充分发挥自身现有优势,着力于创造和提供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勤工助学岗位。其一,结合日常教学,将专项研究与实验模拟等部分内容融入学生平时的勤工助学活动中,形成教育教学和勤工助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培育体系。其二,进一步探索创业型勤工助学新模式,开拓并稳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社校共建助学基地和双创基地,拓宽和提升勤工助学实践平台。其三,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受助”渡过难关,提升自我,实现“自助”和“助人”,反哺社会,搭建更多校友勤工助学平台,助推实践育人。其四,积极寻找社会资源,搭建更宽阔的勤工助学平台,推进校校、校医、校企、校地、校所之间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勤工助学的大舞台,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3 坚持精准助学和精准发力 勤工助学工作决不能搞“一刀切”,坚持精准助学是新时代的内在要求。这个精准,首先要识别学生特点及其不同的需求,通过大数据收集、过滤、跟踪,建立数据信息并实现动态管理。其次根据大数据分析判断,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根据学生各自特点,精准“把脉”“点穴”开方。再次是专业的精准,根据专业特点设岗用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精准发力则要聚焦提高就业竞争力这个核心目标,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来定政策、做工作。

3.4 倡导借鉴共享和包容开放 当下,无论是社会、高校或是大学生中,部分存在着对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对勤工助学投入不多的现象。实际上,创新创业和勤工助学之间有许多资源和做法可以相互借鉴共享。例如,在经济报酬已不再是参加勤工助学第一需求的背景下,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借鉴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加勤工助学这个实践过程的情况合理折算为学分,使勤工助学的学生能获取相应的学分,得到更好的成长。创新创业教育成立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园可以共享成为勤工助学基地,为勤工助学活动提供更充分的物理空间。学生社团和勤工助学都是实践育人的平台,打通两者的界限壁垒,对校内勤工助学参照社团化管理,或者将两者有机参插、融合发展,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尝试[11]。以借鉴共享的思维,以包容开放的态度,试水勤工助学与多种育人方式的“联姻”融合,最终落脚点和主攻方向还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5 注重学生体验和工作实效 中医药院校在设计勤工助学活动时,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育人任务,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勤工助学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感受体验,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新想法、新创意。需要指出的是,与综合性大学相比,中医药大学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资源供给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医学教育有着其独特性和专业性。同样,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实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分化特征,往往更需要实践平台的支撑。因此,中医药院校的勤工助学要注重实效,不能简单地仿效和照抄,不能固化和僵化,也不能一味地形式上求新。只有遵循医学教育的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才能切实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促进中医药人才的有效培养。

猜你喜欢

竞争力中医药精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