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2019-01-30王淦泉
摘 要: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的数学教师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学习是否用心,却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视而不见。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条件不足。由此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过度依赖老师,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当前这一教学现状,本文在对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原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水平以及性格特征对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浅析,希望为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而在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也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性格与行为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
(一)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某件事情有了兴趣,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学习。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分析与探究数学知识,在探究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而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有效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认识、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问有关的问题,这也是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大过程。即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数学知识,认识到数学探究的乐趣,进而构建数学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 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小学生受年龄以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其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对于数学的学习往往会比较吃力,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此形势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在教学中数学老师首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形象具体,在教学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转变其数学难学这一观念。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其了解自主学习给其带来的好处,进而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前预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以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中也会认真的听老师的讲解,进而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长此以往,在学生感受到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会提高课前预习的效果,在预习中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并且主动的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促进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认识三角形》这一节知识教学之前,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自主探究的预习作业: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体,请同学们自主预习认识三角形这节内容,并找出三种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同时对这些三角形分类且说出三角形有哪些特征?通过这样的预习作业,提高学生预习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对身边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且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这些特征,加强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进而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沟通交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于学生的质疑与见解在给予解答以及评价的同时,适时地给予指导,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片寻找其中的规律。由于图形都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的找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之处,在学生对自己课堂的表现得到认可并且拥有一定的成就感的同时,我们再给学生引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以及区分方式,让学生一步步的掌握这堂课的难点知识,随后教师再为学生设计几道练习题加以巩固,由此再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如此简单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 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在探究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就是课堂提问。但是传统的课堂提问往往是教师为了惩罚走神或者上课不听讲的学生,而且课堂提问也没有期待学生能够给予正确的答案,因此给予学生对老师提问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思路也不甚明晰,进而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进而培养在探究中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位置与方向》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对教学中的重点知识进行一定的讲解,让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的概念有一个相对的理解。然后教师在课堂中以某一学生为中心,然后老师随意指班级中的学生或者某一物体,让学生抢答位置信息或者对位置信息进行简单的作图。由于老师也会随机的改变中心位置,所以学生的答案有时候也会各不相同。由此也使学生了解到选取的中心点不一样,答案也会不同。我们的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是如此,需要我们用全面的、多角度的看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由此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 合理科学的开展小组合作,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其认知水平以及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仍然无法做到全面,其思考问题往往呈现片面化,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表现之一。因此,为了改变当前这一现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科学的开展小组合作,让小学生通过小组中组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思想见解之间的分享,不断提升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面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而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首先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圆柱的体积计算方式进行演算推导。最后有的小组通过运用数学类比思想,通过比较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为: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并且还是用量筒测量的方式对自己的推理进行了验证。还有的小组利用极限思想也推导出了计算公式。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开拓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使得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五) 不断加强行为的强化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要想更好的实现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由此才能使学生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自我控制。在小学数学日常的教学中,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地进行良好行为的强化引导工作。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尚未形成,需要老师重视学生的思维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同时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做到细心观察,积极的引入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由此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作业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这一节知识的过程中,为了使小学生更好的理解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且能够灵活的利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我们人体所需的六种成分的含量,然后让学生对多媒体呈现的信息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激发学生一定的兴趣的同时,将“百分数”这一概念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此外,我为学生布置了“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这一实践性作业,由此培养学生生活中积极应用数学知识良好习惯。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原则,积极的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数学认识水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为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欣.刍议小学数学课“自主学习”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
[2]柴雪峰.探索“四步”教学方式,提升自主学习素养[J].课外语文,2018(33).
[3]向静.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4]覃洲萍.淺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三——热点讨论[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作者简介:
王淦泉,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长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