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01-30刘兵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刘兵

摘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措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新课改背景下,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引领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摆在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校长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天府新区建设需求,结合《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很有必要对天府新区初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探索出促进天府新区初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措施策略

一、现状问题

1.基本现状

在全区13个义务段初中学校中,有11所学校处于丘区地带,研究生学历或正在读研所占的比例较低,为1.76%,本科毕业达90.21%,专科及以下比例为8.03%,高级教师占28.41%,一级教师占45.43%,从目前评审职称的要求来看,一级晋升高级非常困难,同样,二级晋升一级也困难,这不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师年龄43岁以上的占45.18%,年龄略偏老化,这和近几年引进教师受编制限制有关系。虽然教师本科学历比例占主流,但所学专业与任教学科不一致达36.92%,本科进修专业与初始专科毕业专业不一致达44.62%,即“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严重,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

从名优教师来看,市级优秀教师所占比例很小,为2.87%,县区级学科带头人极少,只有0.82%,学校教师领军人物太少,优秀教师辐射范围较窄,这和当下提倡的“教育均衡”是极不相符的,部分学校还存在较多的临聘教师。

2.突出問题

(1)教师发展意识淡漠

教师的职业本身应该是一种富有创造性、从中可以获得精神愉悦和自我提升的活动,而事实上,从调查的学校来看,这些学校大多属于农村学校,这些学校许多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面对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以及工作上、生活上的各种不如意,部分教师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也不再为争取评上优秀教师而努力,对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也失去兴趣。

(2)教师专业程度不高

从教师的专业训练来看,有很多教师获得的学历并不是经过系统的全面的全日制院校学习而获得,虽然有本科文凭但无本科水平,而许多教师在学历进修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专业来进修,并没有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来进修。从了解的情况来看,不少教师身兼数职,跨学科、跨年级教学普遍,许多教师所学专业和所教学科不对口,这种“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大障碍。

(3)年龄结构梯度偏大

由于近几年学校受到编制的限制,年轻的教师分不进来,学校原有的年轻优秀的教师调入其他学校,从调查数据看,43岁以上教师偏多,学校教师平均年龄最高的达到49岁,少量年轻教师正处于学习阶段,而老教师对新生事物接收较慢,缺乏竞争意识,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够,大多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影响和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在新区的这些初中学校中,大多属于农村中学,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也较封闭,尤其是在从双流划转移交前,许多市县优秀老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为了自己的更好发展,想方设法调到条件更好的城镇或者私立学校去,这些骨干教师的流失对本身就缺乏优秀教师的农村学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骨干教师的流失,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领头羊,同时这些骨干教师的流失也对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乱,甚至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校本培训缺乏氛围

新区的大部分初中受地域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加上每个年级的班级数量也少,最少的一个年级仅有三个班,因此教同一个年级的相同学科的教师数量也很少,有些大学科(如数学)全校教师人数也只有四五人,因此,校本培训、集体备课缺乏氛围,学校的考核机制也没有跟上,教研活动大家就买点糖果,边吃边摆摆龙门阵,完全成为一种形式,教师完全没有收获,并且还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6)名优教师力量薄弱

新区在近几年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不断培养名优教师,也通过政策支持从外区县引进了一定数量的名优教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情况来看还不容乐观,远远滞后于新区发展对名优教师的需求。

二、原因分析

1.专业素养原因

在所调研的学校中,尤其是前几年,许多教师都是专科毕业,在后来的工作进修中只是为了取得本科文凭,而没有继续深造原来所学的专业,其中专科是理科毕业而读文科本科(即教“理”学“文”)的现象尤为突出,绝大部分人员仅仅维持在“合格学历”水平,没有从专业上提高自己的能力。

2.地理位置原因

这些学校由于原来处于双流丘区地带,加上学生人数少,每个学校教师总体人数较少,地区条件较差,很难引进优秀的教师,教育局在每年的评优上对这些学校给的名额很少,尤其是市级以上的优秀教师名额特别少,个别优秀的教师在前几年流动较大,使得优秀的教师更加匮乏。

3.继续教育原因

继续教育的执行缺乏制度的保障,目前的继续教育缺乏系统性,缺少实效性;同时,许多学校校本培训还未制度化,培训工作随意性比较大。

4.奖惩机制原因

目前许多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基本上还是吃大锅饭,虽然实施绩效工资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待遇,但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和动力反而下降了,虽然各个学校都在提倡“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而实际上学校优秀老师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与所得的酬劳是远远不能成正比的,因而优秀教师越干越没劲,工作质量差的老师也能坐享其成,工作不认真,业务进修不努力,目前也没有可行的教师退出机制,因而学校也无能为力,其次是教育投入的不均衡,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5.人事体制原因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家长对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育部门和学校自身开展了一系列课程,造成大部分学校“学科性缺编”,有些学校已经连续10年未进一名新教师,教师老龄化非常严重,但由于学校教师超编,因而每年学校几乎不能引进新教师,因此原有的编制设置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造成学校有需求无编制,进而学校出现“教非所学”现象,同时,编制紧缺也制约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实现专业再提高。

三、措施建议

1.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思想意识

首先要提高学校领导的认识,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核心,要保持教师队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学校要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的原则,完善师德考评制度,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制度、教师评价体系和舆论监督机制,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制定特殊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考虑到优秀教师的吸引,新区要把教育系统优秀人才引进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在奖励和人才准入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对于引进的教育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等可不受编制限制。在生活上多关心,感情上多关爱,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

3.提供培训平台,打造骨干群体

学校要多给教师提供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新观念、充实知识、掌握方法,在客观审视现实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更新自我和超越自我,加快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学校要建立优绩优酬的机制,鼓励和支持骨干教师干事业。同时完善名优教师的评选、使用、考核等管理办法。新区在评选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市级以上名优教师时要多考虑这些学校。

4.完善奖励机制,激励教师队伍

新区可以根据目前情况统一制定一个教师奖励机制(如进一步完善原双流对名优教师的奖励方案),各学校在该奖励机制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多形式建立教师奖励制度,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向骨干教师倾斜,向优秀教师倾斜。其次是鼓励骨干教师多进行外出进修、教学交流等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新闻媒体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为优秀教师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5.深化人事改革,创建灵活机制

为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人员结构,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业绩。首先,应建立和完善教师择优汰劣的选用机制,将一批不适宜在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调整到其他岗位或者安排定期培训,制定培训目标。其次,应逐步建立教师合同聘用的管理制度,改变固定的用人模式,鼓励教师有序竞争和合理流动,提高教师资源的配置效益。

6.加強业务培训,提供专业导航

目前,为适应新区的快速发展,还应该加大力度对全体老师进行培训,区级进行整体规划,学校具体实施,学校要聘请住校专家长期进行跟踪培训指导,针对目前新区普遍存在“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学校要专门制定培训方案,采取问题式的专题培训指导,补充学科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达到该学科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水平。对于学历未达标的、上了年纪的教师要求他们为年轻教师树立榜样,提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并制定一定的奖励政策,激发学习的热情,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教育时代的节奏和步伐。

7.开展教育科研,助推教师发展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而新区在前些年各个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可有可无,甚至是累赘,教学和科研成了两张皮,学校教师也没有兴趣去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近年来,由于教研部门的不断优化,对学校也在积极引导,许多学校也开始行动起来了。但通过调查了解,部分学校还要加强科研制度的建立,学术研究氛围还不浓。学校还要进一步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加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特别是要鼓励年轻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促进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将使教师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在终身学习时代,教师应该努力寻找专业发展的机会,参加各种有利于提高专业水平的活动,只有这样,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初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陕西省初中教师教育科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