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中有人,眼里有光

2019-01-30种桃叶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

种桃叶

摘 要:传统教学观念强调教师的作用与权威,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很大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和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教师由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就应该目中有人,眼里有光:既要把学生当人,也要把自己当人,要有敏锐的目光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要有研究者的眼光来分析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一、新课程是为生命而为

1.做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独立、发展的鲜活生命。每个学生都是有丰富个性和发展潜能的生命个体,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具有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和能动创造性。而长久以来,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卻忽视了学生的这种人性,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课堂当作生产分数的车间,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权威和传授者,大讲特讲,实行“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死板地记,灌输、训练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生命潜能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关怀人性,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和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及个性特点,赞赏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和对自己的超越。教师应把“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的潜能挖掘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授之于鱼,莫若授之于渔”,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为学生走出校园、离开老师后能够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做学生人生之路的引导者

新课程把教育真正当成人的教育,教师就要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高到生命层面,不仅关心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生命的成长和价值的实现,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引导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影响其一生,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教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在发展变化。老师要用敏锐的眼光发现他们的优点,要有敏锐的眼光,让学生思想爱好、心理特征等各种信息进入自己的法眼,要有能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我们教师要从过去“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形成健全人格。

二、新课程要用生命而为

1.做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有智慧、有思想的教育者。新课程确立了新理念,也展开了新探索,对教师“教学机器”般的麻木的职业生活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了广大教师自由的翅膀和飞翔的天空,教师能够以心教学,用智慧教学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而新课程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殊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和意义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和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让教师的生命力、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2.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教师以往的职业生涯中,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只是忠实地、不折不扣地接受教育专家和学者的理论指导,缺乏独立思考的权利和自由,造成其主体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失落。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新课程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共同成长的跑道。在这条跑道上,教师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独立思考的自由度,但同时困惑、疑问也更多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怎么上,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联系生活和实际,如何做才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如何对教与学各方面进行评价等,都是新课程的实施中不可回避的实践层面的问题,没有多少有价值、成熟的做法可以仿效,没有多少现成的有推广意义的经验可以借鉴,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只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头脑,发挥自己教育实践活动主体的作用,对自身的、学生的、学校的、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研究,做出决策。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研究者,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种教学研究和反思是教师促进自己专业成长与持续进步的基本方式,实现从以往简单被动的“教书匠”向反思、发展型教师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使新课程的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的“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必须把人当人,使人像人,关注发展学生,反思提升自我。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心灵映照着未来,教师的生命焕发着生机。“与新课程共舞,让生命欢歌”!

参考文献:

林少安.新世纪数学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J].中国教育,2009(8).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