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性提升的策略

2019-01-30曹麒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积极性存在问题

曹麒

摘 要:随着当下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不断重视,与之相应的教学领域也在渐渐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寻求创新和突破,由原先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到当下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除了在营养补给方面更加注重多样性之外,在具体课堂设置上也逐渐向着运动和户外的方向发展。体育课作为中学生在全日制教学下实现学生身体锻炼的唯一途径,在新时代的教育政策引导下也应当进行综合性的改善和提高,将学生从书本知识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是锻炼学生身体和心理的重要课程,它能够发挥的作用是万万不可忽视的。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主体,重点阐述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体育;存在问题;积极性;培养策略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身体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寻找途径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固然重要,但身体的发育也同样不可忽视。在目前众多初中教学中,体育课的实际参与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能满足身体发育的客观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作用的发挥和实现,因此要对初中体育教学进行改善和创新,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参与意识。

一、立足现状,找出原因

要想实现制度策略的创新,就要站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审视自身,对当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自主意识不强

当下初中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整体对体育课的参与意识有所欠缺,他们普遍认为文化课的学习更为重要,因此经常牺牲体育课的时间,作为其他课程学习的时间。同时,很多体育老师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一味地灌输式教学,并没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的自覺意识不强,导致整体体育课的到场率和参与度均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1]。

(二)课堂内容单薄

体育课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能力培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内容设定上,也要与其他文化课加以区别。但当下有许多体育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忽略了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内容较为单薄,并没有突出多样化的教学宗旨,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形式创新,这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认为体育课本身也是枯燥无聊的。老师应当转变自身的观念,部分老师上体育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成长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2]。

(三)互动环节缺失

体育课重点在于学生的课外活动和肢体发育,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体发展的客观情况。但在当下许多体育课堂中,老师往往过于重视教授,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肢体动作和形体语言的训练并没对学生进行区分,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遇到问题和困难也只能选择沉默。

(四)审核评价落后

体育课由于自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决定了其在具体的考核方式上面也会与文化课的考核有所区别。但当下许多体育教学中,老师仍旧过于看重期末结果的好坏,而忽视了对学生阶段性的审核与考查,没有按照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分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这就导致课堂教学一刀切,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做法并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二、抓住重点,对症下药

根据上文中所叙述的初中体育课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可以用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热情地调动与激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实现体育课参与率的提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一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身体素质和心理年龄来科学制定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人性化和生活化,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二是要注重对课堂教育形式的创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趣味性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二)内容的丰富和充实

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更加多样化,体育课也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理论和单一的实践层面,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丰富课堂内容,让教学更加具象化。老师也可以通过情景演练和道具模拟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思想的交流与沟通

体育课的具体教学应当改变以老师为课堂主体的模式,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一是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事先布置教学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有大致的思考和认识,也在这一过程中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推动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力。二是要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思想的交流,让学生以更加轻松和自在的状态参与课堂。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建设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应有之策。这一过程要注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调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活力,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欧阳兴.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13):215-216.

[2]姜继强.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8).

[3]王怡.探析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1):54-55.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积极性存在问题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