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9-01-30王彬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王彬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教育活动的要求,其中包含的低效化、无效化的现象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构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易于推广实施的高效课堂成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高效课堂能够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符合教育规律和师生的价值追求,是彰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上都能达到一定高度的教学过程,在形式上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灵活地设计和调整教学计划,对于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至于许多教育者虽然有构建高效课堂的意愿,但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难以打造出高效化的初中地理课堂。对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广大初中地理教育者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精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教授课堂中,教学导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引出课堂教学的主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从教材、学生或教师自身等方面出发,把知识与学生兴趣喜好、生活经验等联系起来,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导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从而构建出充满活力、富有实效的新课导入环节。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是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其效果也很明显,不仅能够构建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还能够充分引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在讲“黄河”的时候,教师可先从“长江”的知识点引入,设计以下问题:“长江在我国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很快就能回想起来,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多、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接着,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黄河在我国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其与长江有什么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其长度、水量与流域面积与长江相比如何?”这种方式,能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较好地将其思维引入到新知识中来,通过长江与黄河在长度、流域面积以及水量等方面的对比,来逐渐带领学生学习和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

(二)运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普及,相比于传统的讲授或者板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知识,且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促使其积极地观察与思考,是进行课堂导入的有效手段。此外,在以往的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需要通过语言、教具或者在黑板上画图的方式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或问题,花费的时间较多,可能会使得后续的教学时间变得紧张,但如果缩短导入时间,又会使得情境不够丰满,铺垫不够充分,导入效果不佳。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可将导入环节的各种材料和工作在课前做好,在上课时,只需要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播放即可,不仅更加方便快捷,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示出大量内容,在形式上也更具吸引力,能够达到很好的导入效果,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在教学《中国的地形》一课时,教师可先从网络上搜集我国不同地形的图片,整理制作成为多媒体课件,在上课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地形?这些地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你知道这些地形大致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区域吗?借助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地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铺垫。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样,高效课堂的构建也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应当是一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无论是在传统课堂,还是现代高效课堂中,提问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合理、有效地设计和提出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自主地建构知识,获得知识水平与个体思维能力的共同发展,在师生积极有效互动的过程,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注意的是,问题不能脱离教学主线、难度過高或过低、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去甚远等,避免低效化、无效化的问题设计,教师必须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置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抓准教学目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

大量教学实践与研究表明,当学生发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有所联系的时候,会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仅从理论层面出发,没有为问题设置一定的现实条件或背景,以至于问题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和思考起来较为困难。比如在《交通运输业》一节时,对于铁路干线的分布和名称,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很容易记错或记混,且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分析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出真实化的问题情境,如“一位旅游者打算乘坐火车从乌海出发,前往上海,他需要经过哪些铁路干线?这些线路哪些属于东西干线,哪些属于南北干线?”这样的问题可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讨论活动,在活动过程,学生能够自然地记住各种铁路干线的名称,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的能力。

(二)引发学生思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不应流于形式,而是要加强问题的深度,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促进其思维的发散。比如在教学《工业》的时候,在教学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罗列出“轻纺、化工、电子、钢铁、机械”等工业类型,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自己开设一家工厂的话,会选择哪个类型,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工业类型来选择开设工厂的区域,并阐述选择的理由。这种方式将学生作为问题的中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相比于讲解或罗列知识点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提升问题教学的效率。

三、實施差异教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高效课堂应当是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与发展的课堂,但由于学生的兴趣喜好、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不应用统一化的教学方式来面对全体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差异化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式和目标,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树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对于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比如在教学《“祖国心脏”——北京市》一课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由低到高设计三层教学目标:A.掌握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以及交通条件;B.能够运用语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能在地图上指出北京市铁路干线与主要公路的名称;C.进一步明确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通过这种差异化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逐渐树立学习的信心,并向更高层次的目标挑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差异教学,每个小组都由处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成,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实现全体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构建出高效化的初中地理课堂。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与分析,其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地理教师当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水平和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发展,实现高效化的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应当构建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化评价方式,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分析,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统一、阶段性与成果性相统一的评价原则。其次,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大部分的传统课堂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在评价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片面、主观的情况。在高效课堂中,教学评价的主体应当是多元的,评价过程应当是双向的。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时候,教师除了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同时,教师可在课堂最后的5分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或者提出一定的建议,表达自己对于教师的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下教育教学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广大教育者共同的目标与追求。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思考,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是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通过精心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差异教学以及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打造出利于教师专业水平与学生地理素养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赖自奋.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构建高效生本课堂[J].亚太教育,2019(4):51-52.

[2]徐艳宁.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4):85.

[3]谭莉.浅议初中地理教学中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途径[J].才智,2019(5):154.

[4]郭军.浅议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9(2):140-141.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