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专业认同之重塑*

2019-01-30俞婷婕杨丽婷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专业

俞婷婕, 杨丽婷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引 言

国务院于2017年7月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利用智能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1]该文基于把握当前及未来人工智能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与其在教育领域即将掀起的深刻变革为新时代我国智能教育体系的建构明晰了发展思路。毋庸置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开发和运用正在极大影响着基础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发展及创新,这集中表现于:其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已使学校教育目标日趋转向注重于培养具备有关信息安全与责任的伦理道德及能力、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学习力以及运用人工智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养的智能化时代合格公民;其二,学校教学内容将随着人工智能课程的开设而逐步纳入编程教育,教育部在2018年初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已正式将“人工智能初步”等内容列入课程标准并于2018年秋起实施,[2]我国第一本中学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的问世更支持并助力编程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开展与推广;其三,智能技术的介入与应用将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颠覆传统的变化,比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以模拟教师的思维与经验来为学生组织及实施个性化知识教学的“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ce Tutoring System,简称ITS)将为广大师生提供人机交互的全新课堂体验;其四,人工智能还将改变中小学教学评价与监测的方法及手段,智能化的教学监测与评价系统将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业表现及行为特征,从而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等的即时跟踪以及形成性评价。概言之,人工智能正在悄然渗透基础教育领域并即将引发新一轮的学校教育教学革命。

未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迫使教师直面并应对巨大的考验与挑战。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受到冲击,教师须懂得利用并整合课堂上下和学校内外资源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性、探究式、个性化的智能学习;教师的专业角色将经历重大转型,“AI+教育”背景下学校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会不断提升,未来教师在与人工智能分工协作的同时,须重构并强化自身角色承担以突显作为专业人员的存在价值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重重考验,部分基础性、重复性的教师工作诸如批改试卷和作业、发现及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与问题、评估并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与协助学生生涯规划制定[3]等在未来均可由AI支持完成,因此即便教师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懂得运用人工智能的教师终将替代那些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倒逼基础教育领域掀起广泛并深刻的改革,亦将引发教师对于自身所从事工作的整体看法,即教师专业认同发生有别于以往的转变与重塑,以使其不断提升“AI+”时代的工作价值并能更好地顺应与满足基础教育改革需求。教师专业认同(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是教师个体与内外部环境互动中所逐渐形成对自身专业的理解、态度情感以及看法,是教师个体通过吸纳外界环境期望而完成意识形成、价值内化及个人自我意向建构[4]的过程,其要素包含基于对教师工作的体验、理解与反思而不断形成的专业认知、专业态度、专业信念以及专业行为倾向。教师专业认同的建构与发展不仅直接事关教师个体的专业行为选择及实践开展、专业发展的推进、专业素质改善、自我效能感及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等,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改革成效、校园精神与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因而颇具重要价值。

涵盖专业认知尤其角色认知、专业态度、专业信念及专业行为倾向等在内的教师专业认同构成要素将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快速渗入而亟待被重新塑造,这种内在转变的发生将激发教师在探索“AI+”时代教师角色定位的过程中推进自身专业角色转型和专业素养重建。结合人工智能介入学校教育的背景来分析和探讨教师专业认同重塑的问题具有合乎时宜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教师角色认知:知识权威的削弱与价值引导之强化

当前,“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在教育领域应用最为活跃及广泛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之一,借助“专家系统”等程序系统及技术让互联网计算机系统承担起教师角色的ITS即智能教学系统已经可以实现依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认知特点及学习需要来智能地为其提供模拟真人一对一教学指导的任务及目标,[5]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技术业已可能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扮演教师的角色并履行其知识传授的职责,亦将导致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及地位逐步被削弱。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再被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所谓“好学校”是教师可发挥自身优势及价值并能通过与人工智能的分工、协调及合作来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等以使其更好适应未来社会之学校。据此,有学者已断言未来教师的工作形态不会以教书为重,其责任也不再是知识灌输;[6]人工智能在学校教学中的普及化将客观上迫使教师们重新思索并理清其专业角色定位的问题。此外,当今时代,人类知识更新及创造周期不断缩短以及学生知识获得途径多样化等现实因素亦导致传统学校的知识垄断地位以及教师的知识权威性日渐被瓦解。一方面,自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知识更新速度已呈几何级数提升,这给教师个体的知识获取与储备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自觉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以持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成为教师胜任其职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互联网资源以及包括智能检索技术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已拓宽增多了学生的知识来源渠道并改变其知识学习方式,知识传递的过程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范畴况且已为常态的非正式学习之边界也被一再扩展。可以预见,未来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亦将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机器人时代的到来而日趋受到强烈冲击与撼动。教师究竟该如何调整及转变自身角色认知以顺应“AI+教育”的学校教育发展趋势?

回答该问则须首先回归学校教育本质的探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与社会怎样发展,学校教育“育人”的本质始终不会改变,现代学校教育“以生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也不会改变。可以断定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教育主题与任务将更受推崇与重视,而教育的如是功能承担无法由作为工具的人工智能取代有精神和情感的教师来实现,其根本仍在于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沟通及引导来帮助其形成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须自觉于接受、适应并担负起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重要职责与角色,该角色承担的实现路径主要涉及:首先,由于个体价值精神的建构并非外塑而主要基于个体自我认知及确认来实现,[7]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来引导学生在探索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立自我进而促进其个体价值观念及理性的发展,这是学校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前提;其次,教师应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完善为己任并通过情感交流、责任教育及意志教育等手段来培养学生形成对社会、国家以及世界的关怀、责任担当及信念与精神,这不但是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拥有良好个性及人格以实现未来幸福人生所需,也是让学生养成现代公民意识与素养以成为未来时代合格公民的要求;再次,教师还要依据各年龄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及规律来引导其形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与理性思维,使其充分理解作为技术与工具的人工智能即使再蓬勃发展也终究无法代替人类的学习与创新,这是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动机以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主观条件。

二、教师专业态度:人性回归与师生关系之重构

“AI+”时代的来临使人类对未来的焦虑接踵而至,人们开始陷入何种职业即将被自动化和机器人所淘汰的激烈争辩中。《麦肯锡季刊》于2016年发布针对美国逾2 000种工作在当前及将来被机器所取代之可能性的“美国各类工作自动化技术潜力调查”(The technical potential for automation in the US)结果显示,管理与人才培养是最难以通过自动化技术来完成的工作,更指出医疗与教育行业因人际互动的重要性而迄今仍为自动化潜力最低的职业。[8]换言之,教师无法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所取代的直接原因在于其与学生人际沟通的不可替代性。人工智能虽然可以帮助教师完成大量重复性、基础性的琐碎工作却无法代替教师实现对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教育的本真意蕴在经由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来帮助每位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此即不为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所改变的定律。在科技与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对于人性回归的需求更为迫切,教师就更有必要在调整对工作和学生情感态度的过程中自觉于回归与学生间人和人的平等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融入给予学生的尊重、理解与关爱。在秉持将学生视作独立、平等的人的专业态度之前提下,教师可充分利用与学生的情感交互作用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这将有利彰显及强化智能化时代的教师专业属性。一则,人工智能虽可实现模拟专家的一对一教学并完成学生的学情诊断与评估,但并无法如教师能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以了解其真实的学习体验与感受、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及理想等。教师基于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来认识和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心理因素并致力于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心理辅导,才能促成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及在学习中成长。再则,社会的高速运转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已迫使未成年人面对更多的压力且时间被前移,学生的心理问题及障碍不容学校和教师所忽视,未来教师的精力将要更多倾注至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呵护与引导方面,教师亦可以理性参考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心理测评结果来做好学生的情绪情感调节和心理问题疏导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内心幸福指数。

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以及教师对待学生情感态度亟待转变等因素共同作用将促使教师审视和思考师生关系的全新定位与建构,师生关系之重构亦为未来教师专业态度转变的主要表现。“AI+”时代,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可使教师原本繁重的工作压力得以部分释放,教师的工作重心之一将逐渐转移至“健康稳定、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9]之建构上来。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一是面对自身,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或教学中心的传统地位而高高在上,而是将时间和精力转向用于潜心思考并实践如何协助和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二为对待学生,教师要理解及回归师生关系的本质并能将学生视作平等、独立的人来予以尊重、爱护和对待,且将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为工作开展的中心。基于上述前提,教师开展与学生间的对话及交流应旨在关心、了解并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以及促进其现实及未来的更好发展。除了上述专业态度的调整与转变之外,教师能够认识并理解其人际沟通能力提升的迫切性亦为新型师生关系建构之先决条件。技术和机器日渐充斥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将不可避免地与人工智能频繁打交道,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将就此逐渐疏远或淡漠?至少可以笃定“AI+”时代的学校需要的是能拉近与学生距离并能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优秀教师,教师首先能在主观上认识到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作用才能在新型师生关系建构过程中发挥其专业影响及价值。

三、教师专业信念:关注生命及对教育本真的坚守

教师专业信念即教师依据自身选择和认同的教育教学观念及理念而建立的对于所从事工作的使命坚守、价值认同及理想追求,其形成始于教师对教育及其价值的认识与理解。目前人们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不会消亡而且教师也无法被取代,这主要源自确信教育和教师工作在未来社会还将对人的发展发挥不可或缺的价值及作用。有关教育具备知识和技能传授作用的陈旧观念早已无法契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并日益暴露其过于片面和窄化之弊端。人工智能可模拟人类完成知识教学与学习辅导的时代已来临,学校教育要发展和创新就应结合AI时代背景来深思并明确教育对于人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至关重要的价值承担。笔者认为,无论未来社会人工智能将如何崛起与兴盛,学校教育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都应当集中体现于培养学生为应对未来生活做准备、塑造人格、习得现代公民意识与素养以及获取自主学习态度及能力这四个方面。其一,学校和教师培养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充分准备就要帮助学生具备正确处理与自己、与他人、与机器、与社会以及与自然间关系的思维和能力,使学生获得未来独立生活和适应社会所需的态度、习惯、常识及技能等,还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并形成未来职业理想;其二,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还应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来全方位地塑造学生的健全完善人格以助其能在“AI+”时代成长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其三,中小学校要将现代公民意识及素养纳入学校的育人目标中来,以培养任由科技或机器兴衰都始终能坚守良知、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智能化时代合格公民;其四,学校智育目标应转向学生学习兴趣与习惯、自学态度及能力、创新精神与创造力等的培育及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等方面,并彻底摒除传统以知识积累为教学目标的固化思维。

简而言之,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将由传统对知识的注重转向对于生命即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10]的关注,学校与教师工作皆围绕着学生的“生命质量”即让学生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以及“生命价值”即包括使学生成为未来时代的合格良好公民而展开。“关注生命”取向的教育价值之内化必将改变教师对于所从事专业的价值确信,并将促使其以守持教育本真的专业信念作为引导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实践的精神驱动力。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于生命的关注就是教育的本真之所在。[11]能够坚守教育本真的教师是深谙主体性、发展性、个性化等现代教育基本特征及原则并能身体力行来适应和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教师。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生前曾数次提醒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的过度发展并预言假设人类不对人工智能加以控制将可能导致自身的灭绝。[12]霍金的人工智能威胁论是否太过悲观姑且不论,其至少可警醒世人在智能化时代更要谨防技术的异化与人性的物化,教育可获得的启示是要重归并坚守对于完全有别于机器的人的生命的关怀。教师秉承人文主义精神并转向认识和坚守关注生命之教育本真,才有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来了解和发掘学生的个体特点与差异并对学生投入更多的价值引导和人文关怀,进而造就兼顾自我价值实现及服务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的现代人。

四、教师专业行为倾向:混合式教学常态化与人机结合思维之构建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推动融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的逐步兴起。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不仅加快了混合式教学成为未来学校常态教学模式的进度,还将丰富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并拓展其外延。混合式教学(Blending Teaching)是采取“线上”加“线下”的教学方式并通过整合传统和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及技术来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人工智能介入教育的重要表征在于其有效支持并推进了混合式教学的发展:首先,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将有利于更为精准地描绘并记录学生学习行为数据从而为智能化时代个性化的混合式教学开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13]其次,在掌握学生学习数据的前提下,未来人工智能的技术与方法将被更多地运用到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差异和兴趣爱好来有针对性地为其推荐适宜的学习方案、学习内容及资源等领域,[3]这将突显并增强混合式教学的个性化与灵活性等特点;再次,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将加速涉及课堂内外及融合现实与虚拟环境的智慧课堂的构建,这将有助于让学生体验多样化、智能化的混合式学习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创造力。未来混合式教学的常态化一方面分解了教师原先应承担的相当部分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要与人工智能相互协作并通过深度整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来承担起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之角色的新课题和新任务。智能化时代的教师怎样才能履行好教育教学的工作职责?笔者以为,混合式教学迅速普及和常态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将要求教师建构人机结合的思维模式以引领其专业决策制定和专业行为选择。

已有研究指出,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是人类未来思维方式的重要转变方式。[3]不言而喻,这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不可逆的发展态势以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各领域全面渗透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人机结合的思维将统合计算机的信息及数据处理优势以及人脑具有的经验积累、价值分辨和理性思维等特点来帮助人类能够突破个体认知所及范围之极限并能应对超乎个体认知领域以外的事件或变化。针对未来教师而论,人机结合的思维能力和水平是与其专业行为选择及倾向最为紧密相关的因素:第一,教育要回归到人并要关注生命的根本要义已从本质上决定了未来学校教学要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实现作为一切活动开展的起点和归宿,未来教师将要通过整合一切人与技术的资源优势以为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的混合式教学从而促进其成长发展,亦即混合式教学的落实以及未来学校的价值承担皆须依托教师人机结合的思维模式构建来予以实现;第二,混合式教学常态化背景下,教师计算思维及信息素养的提升与完善将成为未来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影响其专业发展实践之成效的主观因素在于教师本人是否真正拥有人机结合的基本意识与思维方式,就该意义而言,能够形成人机结合思维模式的教师才能在“AI+”时代获取源源不断的专业学习精神动力与专业水平提升的机会及可能;第三,人机结合的思维模式作用下,教师才有可能更为从容地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的飞速运转与变化,并能适当将工作任务分配由人工智能承担从而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这将助益教师获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用于引导学生个体发展以及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结 语

人工智能来势汹汹且其发展已成无法逆转的现实与趋势,本研究认为,教师须在正视且接受这一事实之基础上客观理智地思考及协调好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并经由强化自身价值引导者的角色承担、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坚守关注生命的教育本真以及自觉形成人机结合的思维模式等主观层面的专业认知转变和专业价值追求,来维护并提升未来时代教师工作的不可替代性且适应和满足智能化社会的学校教育发展改革需要。教师专业认同的形成及建构是受到内外部多元因素影响的动态的、发展性的复杂过程,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为驱动教师专业认同转变注入鲜活动力,也给教师提出要突破自身原有认识经验来迅速连接至“AI+”时代的新难题。必须承认的是从根源上看,教师专业认同的建构是教师借助内部力量即基于对个体专业经验的理解与判断来实现由内至外的转变与发展,然而,由于基础教育社会参与性的日益增进以及智能化背景下未来教育变革已成大势所趋,除教师本人以外的学校组织、教师培养及培训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皆有必要将理念价值和制度文化等作为切入口来着重思考并共同致力于促进智能化时代教师专业认同的转变与建构。由此应强调的是,教师专业认同重塑的推动与实现绝非只依赖于教师一方努力之工程,还需要中小学校的协助与配合,涵盖职前、入职及职后的教师教育的引导和培育,政府部门的关注与投入等,这是本研究所持基本立场亦为讨论问题的逻辑起点之所在。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时代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数读人工智能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