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来华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策略初探

2019-01-30赵宝存姜双全吕勃刘振洪许雪莲邱晓慧冷晓萍康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留学生医学

赵宝存 姜双全 吕勃 刘振洪 许雪莲 邱晓慧 冷晓萍 康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深入,人们的目光越来越多的聚焦在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作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这也促使更多医学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深造。目前来华留学生人数中,医学留学生的比例位列第二位[1]。作为一个有着较高文化和职业素养要求的留学生群体,初到中国的医学留学生如何快速适应中国当前的医学教育环境,这是每一个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医学院校都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这些主要体现在如何加速来华医学留学生在语言、文化及心理等3个方面的适应过程[2]。

1 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1 语言不通无法深入学习

语言障碍是初来中国的留学生都无法避免的主要问题。虽然英语是交流的通用语言,但来自不同地域和国家的留学生,英语发音水平参差不齐,难免会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医学专业又包括相当多的专业术语,汉语水平较低的同学往往在师生及医患交流的时候面临各种困难[3]。对于临床医学来讲,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重视各种临床工作的实践,而大部分临床实践都是在医院中展开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与只会汉语的患者进行接触,汉语水平较低的留学生在简单问诊、查体等环节表现的很吃力。同时,医学院校虽然有很多临床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但其英文水平有限;而精通外语有过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临床及教学经验又有所不足,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留学生课程的设置上,很多高校都是按照中国学生的标准来进行,并未与国际接轨,教材的编写上也完全照搬中国的教育思维模式。课堂教学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只是一味的传授医学知识,师生之间几乎零互动,把教学当成一项任务。这种忽视学生的单调的教学方式,很难渲染课堂的氛围,久而久之,留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也越来越差[4]。

1.2 文化差异难以融入新的生活圈子

在大学这个浓缩的小型社会中,学习专业知识只是留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快速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同样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在这里既相互撞击又相互融合[3]。由于社会形态及政治制度的原因,我国当前的文化环境又与一些西方国家在价值观、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在一个陌生的文化氛围中,快速适应并且融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发生在社会制度、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体制、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等[5],对新来的医学留学生而言,这些差异与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6]。

留学生在几年的来华学生生活中,大多数时间处在双方文化的适应期,一方面,本国文化在他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生活中他们都会以本国的价值取向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另一方面,要想顺利完成学业,学习的重心就要由先期的学校教育转移到后期的医院实习,这是一个由低到高的社会文化程度的转变,也是由医学生到医生的蜕变,他们必然要了解我国的社会人文及医患沟通技巧[7]。在此期间,他们能够更加清晰的意识到新的文化中存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且通过他们自身的知识、修养,取其精华,融合完成自身的进化,进而在文化、精神、信仰及行为规范上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8]。

1.3 心理变化易使之情绪消沉

心理变化一般在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学习环境发生转变时产生,其对心理造成的影响事关留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这些主要取决于其心理适应的过程,心理适应主要表现在对所处文化、社会层面的心理调适与转变[9]。

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挫折感、孤独感、抑郁3个方面,因为长期处在学习生活压力与文化差异的环境下,对于学业的担忧、未来的迷茫、个人情感的烦恼,很多留学生会产生沮丧情绪,在平时与同学老师交流学习时,个人基础的不同,难免会使一些心理脆弱的同学会在自尊心、自信心上受到创伤,时间长了,甚至会潜意识的回避集体生活。当他们痛苦烦恼的时候,没有父母的关心,没有朋友的陪伴,孤独无助时,又由于语言的限制,无法与中国学生很好的沟通,长此以往,部分学生难免会患上抑郁症,致使其越来越孤独,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情绪更加消沉,循环往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2 加强留学生快速适应当前文化教育工作的对策

2.1 整合生源素质、规范教师队伍及课程设置

我国很早就实行了汉语水平测试(HSK),但在留学生入学标准上,却忽略了对汉语能力的测试。故而,在招收医学留学生入学时,除统一的考试成绩外,应严格要求汉语言的水平,确保留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后能无障碍的与病人进行交流。此外,课程设置上也应增加汉语言的学习,尽量使每一个学生的汉语水平不要太差。带教老师的选取上也应有一套标准,只有海外留学经历,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高的医学素养,能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留学生在留学期间都能得到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向国外一些名校看齐,改变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比如开展近年来盛行的PBL教学,就可以较好的实现师生互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临床判断能力。教材编写上要规范化,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改进,使留学生教材更加国际化、实用化[9]。

2.2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其自身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习俗各有差异,对此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另外,提升其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多进行留学生文化交流,为留学生理解中国社会文化提供各种渠道;创设多元文化氛围,使留学生产生亲切感,减少由于文化距离而产生的心理压力[10]。借鉴我国文化中的合而不同思想,让留学生的原有文化与留学当地的文化进行沟通共融,进而发掘出相同或相似的东西,最终使不同文化优势互补并凝聚在一起。通过聚合文化适应能够深刻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使留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价值理念统一。

2.3 构建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关心与鼓励

在构建来华医学留学生心理干预机制问题上更要格外细微全面,给予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有幸福感。针对不同国家留学生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访谈,及时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相关心理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帮助,减轻他们在异地留学生活的孤独、沮丧的情绪。辅导员对其所管理的留学生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他们的个人爱好、成长环境、生活习俗等,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与他们作知心朋友。课余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邀请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参加,逐步减弱他们的陌生感,使他们心态上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在生活中形成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11-12]。

3 小结

对于初到中国的留学生而言,克服语言障碍是基础,文化适应是核心,心理干预是保障,通过加强沟通与交流,增强文化间的了解,消除心理隔阂,营造一种相对友好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其尽快适应中国的留学生活,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环境的认同感与安全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使他们在中国与留学生所在国的交流中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相应的贡献。

猜你喜欢

跨文化适应留学生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对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浅谈西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