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翻译能力为取向的翻译教学研究
2019-01-30赵俊
赵 俊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一、翻译能力概述
(一)翻译能力的概念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翻译能力逐步作为翻译领域内的基础性概念而为人们所接受。从定义上看,翻译能力一词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和意会性,很难对其进行简单的规范性界定,为此,学界一般基于不同的理论范式来对翻译能力的概念进行探索,以期从理论上对翻译能力的本质属性和基础内容进行论述,进而为高校翻译教学提供支持。虽然目前对翻译能力的定义并不统一,但是学界已经对其基本特征达成共识,即翻译能力是由一系列相关联的成分能力构成的。
目前,国外对翻译理论以及翻译能力理论的研究以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PACTE小组为代表。该小组认为,翻译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可以分为双语交际能力、非语言能力、心理—生理能力、职业—工具能力、转换能力和策略能力等部分,其中以转换能力为基础和前提。而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以苗菊的理论为主,认为翻译能力的构成成分主要分为三部分,即认知、语言和交际能力。其中,译者对于文本和背景知识的认知能力在翻译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发挥着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给予充分重视。语言能力主要是指译者在不同层次对多种语言的掌握水平,尤其强调对于不同语言的对比能力。而交际能力则是指译者在对前两种能力进行应用的基础上,在跨语境活动中将所了解的知识成功运用到交际之中的能力。概括来看,这种以三个范畴为切入点的分类是对抽象翻译能力系统化、关联化、阶级化的更为明显的界定,涵盖了对翻译能力的宏观审视与微观探究。三种能力之间彼此关联、相互联系,并集中体现于译者的翻译活动之中。
通过对国内外的主要观点进行论证可知,尽管由于翻译能力概念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和较为明确的目的性,目前对于翻译能力的具体构成尚无定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翻译能力的背后主要是知识表述和操作两大体系的结合运行。为此,笔者认为,翻译能力主要是指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所需要和储备的潜在性知识系统,包括表述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两大部分。其中,表述性知识是翻译知识与交际活动参加者的集中表述,而操作性知识则是译者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概括。
(二)翻译能力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
作为翻译教学的重要内容,翻译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翻译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翻译能力是翻译教学的基础。由于翻译能力是由一系列相关成分所构成的,而这些成分均是翻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翻译能力的正确界定,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更有助于相关翻译原则的确立,并在此基础上将原则融入高校翻译教学大纲,进而推动翻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其次,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对翻译教学进行整体规划。由翻译能力的概念分析可知,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机械性的知识传授,更应当将操作性知识作为翻译教学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习到翻译教学技巧,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最终推进内在知识与具体交际情景的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翻译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突出的动态性,是译者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体系的不断积累,因此,提高翻译能力不仅是翻译水平的短期性提升,而应在学生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翻译教学进行合理性规划。
二、我国高校翻译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翻译教学的理论状况分析
我国的翻译理论起源较早,最初以翻译家的个人议论为基础,包括古代佛经翻译时期的鸠摩罗什、玄奘及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严复、郭沫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对较为宽松的文化氛围,使得一大批专职翻译家开始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有茅盾、傅雷及钱钟书等。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求,高校外语教师的翻译理论研究逐步为人们所重视,高校外语教师成为翻译理论的主要研究者,与其他翻译群体相比,他们具有人数众多、以服务翻译教学为主要目的等突出特征。近年来,翻译教学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在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界定不清。虽然大部分高校教育者将研究目标集中在翻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但是对其概念却尚无清晰的界定,这使得很多相关文章的论述往往过于宽泛。文章主题不明,这种研究的宽泛性和模糊性,大大减弱了研究结论的精确性和可使用性,使得翻译教学无法得到明确的指导。
第二,对国外翻译教学的经验介绍较为欠缺。目前,对于国外教学经验的介绍大多局限于几个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文化差异和理念差异的存在,印欧语系内部的翻译经验对于我国翻译教学的适用和借鉴度较为有限,不应该对其模式进行机械套用。为此,应当加强对国外翻译教学经验的借鉴,客观地对西方国家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其与我国翻译教学的结合。
第三,翻译教材的独创性较低。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翻译教材仍然以以前的翻译理论为主要对象进行赞同或批判,而编者自身的独创性思想较少。同时,许多翻译教材的内容多为翻译技巧的列举,而对实践中的应用则较少谈起,这不仅降低了翻译教材的可用性,也使得学生有了思想误区,认为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之间是平衡或对立关系,而不能做到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不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升[1]。
(二)高校翻译教学的实践状况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翻译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翻译技巧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对其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及学生综合翻译能力的培养。20世纪70年代,译论家霍姆斯在《翻译学的名与实》中说,翻译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为此,我们应在传统课程要素的基础上,增加翻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2007年9月,国家教育部公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了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地位进行了认定[2]。尽管国家从宏观上对翻译教学的目标做了较为明确的分析,但是在实际的翻译教学操作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翻译教学的整体规划性和设计性较弱。目前,高校翻译教学均以课时或者是学期为标准,各学习阶段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规划,这对于学生的整体性学习十分不利。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学大纲对翻译能力的培养要求仍然过于概括,使得授课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无法精确把握课程教学目标;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高校教材的不统一,使得各类教材的知识点较为杂乱,缺乏必要的系统性。这种无序的授课规划和安排,不仅浪费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同时也过度挥霍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更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第二,学校对于翻译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翻译实践难以操作。在中国目前的英语专业教学课程和教材编写中,往往将阅读理解作为教材编写的中心内容,而对于其他课程要素则较少涉及,使得本科阶段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技能方面得不到足够的训练。同时,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要内容,对于读和写的要素过于重视,而对于以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翻译教学,则往往很少提及。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更引发了很多学生对英语翻译的不当轻视。
第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一方面,高校翻译教学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尽管国家不断强调教学过程中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构建,但是这些理念在翻译教学中的贯彻程度却不尽如人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过于强调课堂教学,而严重忽视课外实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以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为主要形式,将翻译教学局限于课本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在翻译基础教学阶段更加普遍。此方面,可以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借鉴。如香港浸会大学的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模式,前两年学生对基本的翻译技巧进行学习,在第三年走出校园,进行全职实习,并在第四年重新回到学校,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再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丰富,更实现了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高校翻译教学的教学手段过于陈旧,与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结合明显不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等设施的出现为营造高效、友好的教学环境创造了条件,也为翻译教学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更多的选项。但是,在实际的翻译教学中,这些技术手段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对所在省市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仅有40%左右的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翻译教学,而且,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仅仅表现为以电子板书代替传统板书,即仅将其作为课程内容展示的工具,这样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影音与文本等因素与仪器的优点,也没有对其信息搜索与共享功能进行有效利用。因此,各高校应当不断将传统翻译手段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结合,尝试电子翻译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信息传输与共享的优势,并扩大范围模拟与测试功能的应用,进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实践翻译水平的目的。
第四,教学评估方式不够科学。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学评估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我们所指的教学评估主要以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为主要内容。正如我国学者穆雷和郑敏慧所指出的,翻译教学的评估由四部分组成,即对学生翻译能力和过程的评估、对翻译课效果及课程设置的评估,其中,前两者主要以学生在课堂中所展现出的翻译能力和翻译过程为对象,而后两者则主要针对教师对翻译课程的设置及效果。通过对翻译教学活动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教师都倾向于使用终结性的课程评价,而对于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则较为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翻译领域的各种资格考试中,如在行业内有较高认可度的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和上海市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中,对学生翻译实力的考核较为局限,在不同地域,这些证书的难易程度和含金量也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如何推进试题类型的客观性和考试程序的合理性,也是提高翻译行业整体水平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在日常翻译教学的测试环节中,过程性评估的比例较少,在终结性测试中也同样存在着题型单一和主观性过强等问题,无法对学生的真实翻译水平做出客观评价。
三、以翻译能力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改进措施
(一)优化翻译教学模式
1.明确翻译教学课程的设立价值
课程的设立价值是课程设置所必备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课程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正确把握翻译教学课程的设立价值,不仅有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翻译行业的快速有效发展。整体来看,翻译课程的价值主要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大部分。从社会角度来看,翻译的价值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均有突出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代社会对翻译的需求主要分为人才、产品、功效和质量需求等四个方面,而这些需求的满足都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从这个角度看,翻译课程的社会价值要大于翻译本身,因此,如何通过翻译课程实现翻译人才的有效培养,进而使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得到满足,是翻译课程和整个翻译界面临的重大任务。从个人角度看,翻译的价值主要在于对个人技能的培养,但同时其价值又在个人的认知和情感领域进行体现,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实现的自我认知的分析与完善等。
2.完善翻译教学课程的理论模式
理论模式是课程设置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翻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目前,主要的课程理论模式分为三种[3]:第一种为“目标模式”。该模式以树立明确的课程目标为内容,旨在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提供具体的、能保证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操作方法,该模式以可预测性为主要特点。第二种为“过程模式”。该模式以教学过程为主要调整对象,强调用学来指导教,着重于教学过程的审查与评估。第三种模式为“情景模式”,即通过对具体情景的模拟来达到教学目的,其特点是并无明确的教学步骤。这三种模式均有其独特的优点,在语言训练中应综合运用。翻译课程具有自主性、能力性和认知性三大特点,这是我们确定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前提。翻译教学模式应当着眼于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翻译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培养其在翻译行为和翻译思想上的专业性,进而达到专业译者的翻译水平。
3.建立以培养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
与其他教学因素相比,教学模式具有突出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笔者在对翻译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对翻译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给予简要论述。第一,应当培养以学习者为本的自主式教学方法。该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整体性的教学目标,同时更要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状态进行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应当在翻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实现整体性教学与个体性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而推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第二,应当培养以教学任务为中心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即在教学活动中,以某个教学目标为基础,将学生进行分组,按照一定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并以合作结果作为学生成绩的部分评判标准。第三,应当对互助性的教学方法予以重视。该方法是指在翻译教学中,应当尽量优化教学和学习环境,努力营造出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助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
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发展其翻译能力的基础,也是翻译教学开展的基本前提。一般而言,双语能力由语言、语法及相应的词汇知识等内容构成[4]。目前的高校翻译教学实践显示,尽管绝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都经过了初、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对于英语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距离翻译教学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学生的语法错误和表达错误较为严重,成为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一大阻碍。因此,应当注重基础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对不同语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加深学生对于语言表达差异性的认识,减少基本的语法错误。只有不断提升基础英语教学质量,才能保障良好的翻译课堂教学效果。
(三)丰富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
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汇,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这就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更要对两国的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因此,翻译课程必须不断地更新和调整其教学内容,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翻译教学的持续性发展。为此,应当注重译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断加大课堂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输入。虽然课堂内容所涉及的文化知识相对有限,但是可以培养学生从文化差异看待翻译活动的初步意识,从而鼓励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当前,许多高校的翻译课程还局限于课本知识和传统的翻译教学内容,以中英文互译的基本策略作为主要讲解对象,要求学生对其进行重复性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和内容虽然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翻译技巧的掌握,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应当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之外,适当开设文化交际类、翻译辅助工具类以及翻译实践类的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