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视角下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理想探究
——以电子书包为例
2019-01-30马运朋
马运朋
(周口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信息时代,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成熟,信息技术广泛使用,资源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使得适应变化与创新成为信息时代的生命线,也推动了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电子书包便是近几年进入教育领域的新型移动学习媒体,它的出现和应用引起了其关涉群体(技术提供者:电子书包的开发、设计、生产企业;技术使用者:教师、学生、家长等)的广泛关注,虽然他们对电子书包的理解和态度不一,但总体上来讲,肯定和期待的声音多于质疑和恐慌的声音。通过整理和分析国内电子书包应用和研究现状,发现国内关于电子书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书包内涵的分析、师生对电子书包的理解和态度[1-2]、电子书包技术标准(规范)的研制、电子书包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实证研究[3]、电子书包应用存在的实际问题[4]等方面。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技术实体研制、软件资源(学习系统)开发、教学应用等方面,缺少对电子书包的技术本质和教育特性的理论反思,使得电子书包的使用成为“无根”的纯粹技术的使用,导致使用者的使用观念、使用方式异化,使用效果甚微。因此,从技术哲学视角切入,探究电子书包的技术本质、教育功能特性,辨析技术使用的理想、使用的主体、使用的过程等内容,建构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愿景,为教育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一、电子书包:“为教育”的技术存在
在探讨电子书包的使用之前,必须对其概念做界定,不然,就会造成“在此”的电子书包究竟是什么,即电子书包概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如有观点认为从广义层面理解,电子书包是环境、资源、工具的集合体,在实践层面上可以理解为教学形态、教学活动,在理论层面上可以理解为教学形式或教学模式[3]。那电子书包到底是工具、资源、活动,还是模式呢?概念的模糊亦即对象的不确定,导致对象的本质与特性的不清楚。知是行的先导,认知上的偏差或含混,直接演变为对电子书包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走偏,如电子书包资源缺乏且脱离实际、电子书包应用模式简单粗糙、教学创新不足等[4]。
为此,通过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已有文献中关于电子书包概念的界定,分析各种界定的纷繁不同,发现了各种界定的共同基础,那就是电子书包的技术本质,而所有的区别均源于对这种技术的价值、目的、使用方式认识上的不同。在教育现实中,电子书包也确实以技术实体的形态存在。所以,本文将“技术”作为电子书包概念界定的起点。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特性的技术呢?
(一)“电子”:作为技术的存在
电子书包即“电子化的或数字化‘书包’”的简称,“电子”亦即“电子化的、数字化的”简称,它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特色,是用于限定信息时代新名词的非常普遍的形容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电子书包这一概念中,“电子”就是作为界定、限制电子书包性质及范围的形容词定语存在的。它具有明显的信息技术特性,也致其所限定的概念或事物是以技术的形态存在的。因此,电子书包也是一种技术的存在。
1.电子书包作为技术的形态
要厘清技术的形态、属性等特征,就必须先思考技术的本源问题,即技术的界定。技术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5]25,不同时期、不同视角,形成了不同的看法。基于对技术及其概念发展演变的历史梳理,技术可以表述为:技术是为了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是技术使用者目的性活动的序列和方式,其功能和属性在于实现主体的特定目标[6]。当主体目的指向不同时,支持其目的实现的技术形态也不一样。从此角度看,技术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所有的技术形态都是人类目的性活动的产物,都是围绕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展开的。而技术活动的展开过程,就是人们依靠智能和动作技能,控制或操作物化技术体系,支持主体目的实现的过程[6]。
在教育领域,技术使用的目的指向教育活动,所形成的技术形态就表现出“助教促学”的属性或功能。根据电子书包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所谓硬件指的是电子书包的功能或属性彰显必须依托的物质载体,是实实在在的人工创造物。目前,电子书包的学习终端(硬件)主要有平板电脑、上网本、电纸书等。而软件指的是电子书包的功能或属性实现所依赖的服务程序,包括学习服务平台、学习资源及应用程序等。剥离了软件技术的电子书包,即没有了应用程序、服务平台、学习资源的支撑,也就与其他领域所用的平板电脑等无异,此时,“电子书包”只能是在此存在的“通用技术”“非教育的自在技术”[7],尚不能用于教育过程,因而无法实现其“助教促学”的功能或属性,也就偏离了“电子书包”的本质。
2.电子书包作为技术的属性
任何技术都具有两种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意图性。自然属性也就是技术的物质结构属性,它是技术的物理属性,人们只能遵循自然规律,对其加以认识和利用,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变。社会意图性也就是技术的功能属性,它是技术在人的使用情境中价值彰显的过程,亦即实现使用者目的的过程。这两种属性共同支撑技术的实体产生和价值实现[5]28-31。自然属性说明的是技术的物理结构特性,与功能无关,是技术设计者关注的属性,存在于技术的设计情境中;而社会意图属性说明的是技术的功能特性,与物理结构无涉,是技术使用者关注的属性,存在于技术的使用情境中。
对电子书包来讲,设计者对电子书包硬件结构和应用程序了然,并预设了电子书包的一些功能;而电子书包的使用者则对物理结构属性不感兴趣,其关注的是功能,此时硬件和软件的自然属性具有“黑箱”性质。因此,作为电子书包存在形态的硬件和软件,是其结构属性、功能属性的载体,是电子书包设计者在“设计情境”中设计、生产出来的“在此”的技术客体。而其功能属性则是电子书包使用者对“在此”技术的价值的关注,它只有应用于实践过程,才能彰显。设计者的设计、生产让技术蕴含了功能,使用者的使用则彰显了技术的功能。在此讨论的则是电子书包的使用情境,关注电子书包的功能属性。
(二)“书包”:技术的教育功能
如前所述,电子书包具有广义上的技术的本质属性,与其他“非教育”的技术无异。而“书包”则限定了电子书包预设的功能属性寓身的使用情境:教育活动。换言之,它说明了电子书包的使用目的指向的是教育活动,这就明确地将电子书包界定为“为教育而存在的技术”,即“教育化的技术”[7]。技术的这种教育印记成为“为教育”的技术与“非教育”的技术区别的重要特性。而要正确把握教育中技术的特性,就必须先厘清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综观教育与技术的发展演变史不难发现,虽然技术在进入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育的形态,但教育“使人成人”的本质没有改变,所以说,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必然是以教育为出发点的,也必然是以教育为归宿点的。沿此思路,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就形成一种包容的对象性关系[7],即教育的本质力量转换到技术中去,技术被对象化了,成为教育系统中主体可观照的客体。这种关系是技术内嵌在教育活动之中,消融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以达成教育之“使人成人”的价值追求的“主客体”对象关系。
二、技术使用理想:电子书包作为技术使用的价值追求
(一)何为技术使用理想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它的价值实现必然寻求于教育实践过程,又求诸新时期信息化教育理想的建构,以引导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朝着“理想的教育”变革。何谓信息化教育理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信息化教育、它与教育信息化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前置问题。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教育理想的一种样态,是以技术促进教与学效果的一种理想教育模式,教育信息化则是信息化教育理想寓身的实践场所。教育信息化既具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8],其本质可理解为技术支持的教育。因此,信息化教育理想即人们对信息化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架构,是人们期望达到的一种美好教育愿景,其本质是让信息化教育成为“好”的教育,它包含美好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过程、结果等一系列抽象的或具体的要素。基于教育信息化的两种属性,信息化教育理想则包含为两个层面:技术理想和教育理想。技术理想是达成信息化教育理想的前提和条件,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理想的物质和智力支撑。信息化教育之技术理想是教育中的人在反思技术使用实践的基础上,对技术使用的理想状态构建,反映的是人心目中理想的技术使用状态,是对技术促进教育的一种积极的期望,是人对技术使用的价值寻求。
(二)技术使用理想的形成
理想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事物,产生于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引导着未来的走向。从影响理想形成的因素来看,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个体的年龄、知识经验、观念、态度等,是主体的生理、心理特点的综合;而客观因素则指向的是社会现实环境,又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社会历史条件层面的宏观环境,小环境是指个体所在单位、学校、社区等微观环境。教育理想亦然,它的产生反映出人们对教育现实的不满,是人们对教育现实进行积极、创造性思考的产物,是人对理想的教育的构想,是引导和左右教育行为的事物。教育之所以能发挥教化作用,促进人德性的生成、人格的健全与个性的完满,就在于其有理想。而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主题,每一个时代的教育也应有其追求的理想,以指引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专业知识,适应并引领教育进行相应的变革。同样,教育信息技术理想的形成也与主客观因素密切相关。教育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教育变革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中的人开始思考教育的变革和创新,批判与反思教育信息化实践中的技术使用,逐步形成了教育信息技术理想。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由于人们非理性地、不恰当地使用技术,导致技术使用风险的现实化,陷入技术使用误区。具体表现有投入与获取的反比现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倒挂现象、实现技术与实用效果不尽如人意等技术理想与现实背离的问题[9]。已有研究发现,不恰当的电子书包使用,往往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阻碍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阻碍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10],无法达致“真、善、美、利”的教与学目标。由于“人是一种不安分的存在”[11],教育中的人不安于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的现状,不满于使用的效果,便开始思考教育信息技术“应如何”使用,并形成技术使用的理想,引领技术使用,不断让技术使用的价值接近“观念中的理想境界”。
(三)技术使用理想的特性
技术使用理想是技术使用者建构的技术使用的理想,是教育中的人对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的最佳状态和理想境界的架构,它与教育理想一样,具有主观性、超越性、完美性、教育性[12]等特征。主观性体现了技术理想的非现实性,它属于人的主观观念,是对技术使用现实的主观思考的产物。超越性说明了技术理想与技术使用现实的客观冲突,它是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超越技术使用实践的引导者。完美性是指技术理想是存在于人的观念世界中超越了现实的、几近完美的构思,这也是技术理想之为理想的本性。教育性则明确了教育信息化中的技术理想之为教育服务的意图。前三个特性是所有理想共有的特性,只有教育性是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理想的特有特性,是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的根本所在,也与技术的功能属性统一起来。
(四)技术使用理想的层次
理想源于对现实的批判,所以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所谓“距离”,即理想转化为现实的程度。因此,从理想“在当时看来是否有可能实现”与“到后来理想是否实现”两个维度[11],即“想到”与“做到”来看,可以把理想划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理想是指导实践的并能转化为现实的理想;中间层次的理想是指导实践的并部分转化为现实的理想;最高层次的理想是指导实践但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理想。对于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来说,也存在这样几个层次的理想。当然,如前所述,技术使用是技术价值实现的前提,只有出现了技术使用的行为,即技术只有被教师、学生用于为教、学活动服务,技术才具有了影响教与学活动的价值,影响的程度即技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程度。
三、技术使用者:技术使用理想构建与实践的主体
主体属于哲学概念,它指的是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相对的、主动发出某种活动的人。技术理想架构与实现的主体则是指主动认识和使用技术这一客体进行某种活动的人。教育信息技术理想架构和实现的主体则是主动认识和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活动的人。从这一表述上来看,它指的就是教育活动所涉的主体。因此,要回答好技术理想架构和实现的主体问题,就必须先要做好有关教育/学习主体的界说。
(一)教学主体界说
教学主体问题实质上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13]。而关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随着教学论、学习论、认识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论说。如有“教师中心说”与“学生中心说”之针锋相对的观点,也有“主导主体说”“师生双主体说”“师生复合主体说”等观点。已有关于教学主体的众家之说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主导主体说”“双主体说”及“单主体说”[13]。在这三者中,由于它们的理论基础不同,导致它们对教学主体、教学活动认识上的分歧。在此讨论的主体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它是指向一定对象的、有意识的、能动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存在教与学两类的活动,这两类活动由不同的目的、动机和动作构成,是不同的完整的结构系统。在教的活动中,教师所从事的活动既有教学生进行认识的实践活动,又有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多个教学要素的认识活动,以教会学生认识的实践活动为主要活动,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都成为教师教学活动指向的对象,教师是教的活动的主体,学习者是教师教的活动的客体。在学的活动中,学习者所从事的既有学的认识活动,又有为更好掌握学的内容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以学习这一认识活动为第一位的活动,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亦成为学习者学习活动指向的对象,学习者则成为学的活动的主体,教育者变成学习者的活动的客体。故而,在教育活动中,两类不同的活动,对应了两种不同的主体。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活动和学习者学的活动构成了并行的、统一的、复合的、复杂的教学活动体系。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把教学活动中两类主体之间的关系界定为:教师主体使用教育信息技术引导、辅助、促进学生主体的学,学生主体使用教育信息技术积极主导参与教师教的活动过程,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认识、实践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过程可以看成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师和学的主体的学生通过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追求教师教的内容与学生学的内容完美一致的过程。看起来,教育信息技术是两类主体的共同客体,但在使用过程中既有相同点又有相异之处,这源于两类主体对教育信息技术理想架构和实现方式的不同。
技术使用必然是使用主体的使用,对技术使用过程的解释必然要基于对使用主体的分析,以上已论及教育活动中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的主体包括从事教的活动的教师和从事学的活动的学生。
(二)师生技术使用主体角色思考
1.教师:教的活动中的技术使用主体
基于哲学领域关于主体的论述和教学主体的界说可知,在教的活动中,学生、教学内容及教育手段等都是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的活动中关照的客体对象,只有在对客体对象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个体的主体角色,才能明晰教的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实施教的活动。结合上文对技术属性、技术主体的论述可知,在技术使用语境中,教师是在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物质结构属性的基础上,通过教的活动,以使信息技术社会功能属性得以彰显,从而达致教学目的的技术使用主体。在技术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应反思作为技术使用主体应该扮演的角色。首先,教师是一个技术建构者。在社会学视野下,技术使用者是技术社会化过程中能动的建构者[5]70。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的活动中,教的活动是信息技术使用寓身的场所,教师不断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对技术的掌控情况,选择、组合、使用合适的技术,通过使用彰显其社会功能,并反过来影响其寓身之所,即促进和优化教的活动。同时,教师还是一个技术责任者。在伦理学的话语下,技术使用者无疑是积极的责任者[5]72。技术作为连通人与自然的中介物,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设计、开发和制造出来的,是为人的活动目的服务的。但是,在现实层面上,技术的使用必然带有两面性,即合理性的技术使用带来的价值实现,及非合理性的技术使用所带来的现实风险。因此,教师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必须肩负起技术选择、合理使用的职责,因为,不负责任的或缺乏责任意识的技术使用只能导致技术使用风险的现实化。
2.学生:学的活动中的技术使用主体
同教的活动中教师主体的论述一样,在学的活动中,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成为学生主体关照的客体对象。也只有在对客体对象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个体的主体角色,才能明晰学的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实施学的活动。此时,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的活动中,学生要在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物质结构属性的基础上,以使信息技术社会功能属性得以彰显,从而达致学习的目的。在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学生也应反思作为技术使用主体应该扮演的技术建构者和技术责任者双重角色。作为建构者,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的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对技术的掌控情况,选择、组合、使用合适的技术,并通过使用彰显其社会功能,并反过来影响其寓身之所,即促进和优化学的活动。作为责任者,学生应注意技术使用的两面性,要对自己的技术选择、使用担责,避免技术使用风险的现实化。
从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来看,教师和学生有着共同的客体对象,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表面上看这两者是师生共同关注的客体,但在现实层面上,在师生复合主体的角度来看,他们绝非是简单的一致,在讨论技术促进师生教与学的相关论述时,应当认识到这一点。
四、技术使用过程: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消逝与重生
使用是技术的存在方式,是技术功能实现的寓身之所,技术的功能在技术使用过程中不断社会化、情境化,彰显价值。也就是说,使用是技术存在的实践活动,是技术的生命价值体现。脱离了使用情境的技术,对人类来说,只不过是毫无意义的“自在”摆设。所谓技术使用是指技术使用主体操作、利用技术客体,以实现技术功能,达到特定目的的“人—技”协同建构活动。它包括技术使用的主体、技术使用的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交互关系等三大结构性要素[5]38。人是技术使用活动的主体,技术人工物则是使用活动的客体,是技术使用中的两个实体,而除了实体要素之外,还有关系要素,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交互过程,是技术使用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消逝与重生的依托之所。
诚如上文关于理想的形成所述,理想是在反思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态”的存在。既然技术使用是试图通过实现技术的某种功能以达至某种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那么,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的理想便是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对技术使用实践活动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技术使用最佳效果的一种构想。根据理想高于现实、指导现实的特性而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冲突又因二者之间“张力”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理想,也就对应了不同的技术理想观照下的技术使用过程。首先是“想得到”的技术使用理想与“做得到”的技术使用过程,是技术使用者对技术功能属性和使用情境进行审慎思考以后,形成技术使用方案并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技术的功能能够较好地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得以实现。此种情况下的技术使用理想是较低层次的理想,它过多关注了技术功能本身,其超越性或者是与现实的张力不够,基本不存在冲突。其次是“想得到”的技术使用理想与只有“部分做得到”的技术使用过程,此时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具有一定的张力,部分实现则体现了理想的超越性,即它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技术使用理想有望完全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逐渐消逝,并在对实践的反思上重新形成新的理想,即理想的重生。最后是“想得到”的技术理想与“做不到”的技术使用过程,这种理想是对技术使用的价值寻求,是指引技术使用活动不断接近理想的动力,它存在的意义即在于它的方向性、终极性,它与实践之间的冲突必然存在,且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技术理想是技术使用者建构的技术使用的理想,是教育中的人对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的最佳状态和理想境界的架构。它既然是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观念态存在,那就必然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冲突的消逝代表了理想向现实的转换,而冲突的重生则代表了理想的重构,这种冲突的消逝和重生寄身于理想向现实的转换过程,即技术的使用过程。因此,作为教育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反思自己的技术使用过程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并形成一定层次的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理想,来指引教育信息技术使用向着理想的境界推进,以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