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19-01-30杨胜林王蓓蓓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记忆过程

杨胜林 高 磊 张 明 王蓓蓓 谢 薇

(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云南 昆明 650500)

随着教育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逐渐由教学内容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此理念为指引,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寻找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效的手段和方法,重视形成性评价[1],开发了《中医基础理论》手机试题库[2]、课堂练习与测试网页[3],并将手机试题库推广应用到了多门相关课程中[4]。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类各专业主干课与基础课,本课程有两大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本功,需要记忆大量的名词术语,理论内容;二是培养中医思维,通过学习本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法。其中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贯穿于整个中医学习的全程的渐进过程,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注意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本功,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没有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空谈培养思维方法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成长为中心,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基本上是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第一门课,除了讲授知识,还要在学习方法上,培养初学中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秦伯未老先生曾提出“一读二背三临症”的中医学习方法,并指出,“中医书籍,浩如烟海,要把这一宝藏接受过来,就应当以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用在读书上面,尤其学习中医,不仅要读,还要读熟到背诵如流”。刘渡舟老先生也特别重视中医学习中的背诵功夫,刘老在68岁高龄做讲座时,还能对少年时代背诵的经典内容开口成诵,认为自己的中医之路受益于背诵的苦功,并指出,他们同时代的中医人,都有非常坚实的背诵功夫,我们在教学中也反复强调,背诵必须成为学习中医的第一习惯。很多老一辈名中医,都有着坚实的背功基础,他们对于经典古籍原文能够做到不假思索随口成诵信手拈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必须引导他们在学习第一门中医课程的时候,就养成背诵的习惯。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接触到的新信息、新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一字一句地背诵,显得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经过高考选拔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也非常迅速,但是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翻开书全懂,合上书全忘,或者能够做大体陈述,但在精准度上还不够。中学读文科的学生有比较好的背诵记忆习惯,但在宽松的环境中也很少有人能够坚持下来,中学读理科的学生更是少有背诵记忆的习惯,他们更习惯于理解性记忆,擅长于逻辑推理。但是,学习不记忆,犹如沙中浇水,没有熟练的背诵记忆,很难以灵活应用,并有真正收获。泛泛阅读而缺少背诵记忆,最终将会如童话里那个下山的猴子一样,东奔西忙,最终却两手空空。背诵的节奏虽然看起来慢,但基础扎实,日积月累,稳步推进,长期看效率反倒是最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第一课开始就向学生强调学习中医要背诵记忆的重要性,只有扎扎实实的背下来的知识,才真正是自己的,才谈得上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从开始接触中医就养成背诵记忆的良好习惯,为后续学习其他课程,乃至于走上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建立背诵管理机制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基本是针对大一新生开设,他们刚从中学到大学,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相对解放出来,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都还处于逐渐适应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与相应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加上大学校园丰富多彩的各种课外兴趣社团、人际交往等课外活动,或者是追剧、打游戏等娱乐活动,将会占用他们大量的课外时间,在这个新的学习环境的开端,如果教师能够对他们严格要求,大部分学生可以迅速融入到新的学习氛围中,如果疏于管理,他们就可能很快进入到放松的氛围中,将对学习非常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为根本出发点,通过上课提问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督促。课堂提问毕竟有范围限制,虽然对多数学生有促进作用,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并不能以此作为提示自己努力的标志,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又设计了直接监督学生背诵的环节。

最初,监督学生背诵,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在课余时间逐一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这种方法最为直接,要求人人过关,必须把该背诵的基本知识点背下来,全面覆盖,并且可以对学生的背诵情况直接做出评价与指导纠正,但是也最费时间,需要任课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为了提高效率,又把全面检查,改为内容随机抽查,学生人人过关,这样提高了效率,但是,这样仍然会消耗教师大量的时间,而且由教师直接检查背诵情况,又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本来背会的内容,到检查时,又会出现临时遗忘的情况,并且学生面对教师检查背诵存在被动应付、积极性不高、难以主动积极参与的问题。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改进背诵机制为学生分组,教师检查小组长,小组长在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检查小组成员的方式,这样学生有参与感,同学之间也有了一定的竞赛意味,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加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仍然需要教师现场组织监督,还需要全班整体集中找到合适的时间完成背诵。根据多次组织背诵的情况,很多学生有严格要求自己的意愿,不一定要在教师在场监督才会认真完成,为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出发,又将背诵的方式重新设定为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教师说明记分原则,小组长检查组员背诵,小组长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最后把附有记分人的成绩报告给教师,教师再随机抽查,发现差距过大的则进行扣分,扣分的原则是既影响到背诵人的成绩,也影响到记分人的成绩。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质量,还使学生在得到充分信任的环境中,能够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互相背诵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讨论有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由于学生报告背诵成绩之后,既要体现背诵人成绩,又要体现记分人责任,因此,成绩记录内容就比较多,为了便于管理这些成绩,我们还在以前的网络练习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记分网页,清晰展现每人的成绩与相关责任人,学生也可以随时登录到页面,了解自己的成绩,既方便了管理,也有利于形成学习竞赛的气氛,让学生在竞赛中有更大的提高。

3 布置学生备课 加强学习交流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不能脱离掌握基础知识,没有基本的背诵功底是万万不能的,但是仅仅背诵显然也不够充分。在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抽取少部分相对容易理解,不易产生误解,但又有一定难度和一定发挥余地的内容,由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并说明学习要求、介绍相关参考资料的查阅方法后,分别将其布置到各学习小组,由各学习小组组织备课。备课要求是各小组自由安排组内分工,完成查阅资料、撰写讲稿、制作PPT课件、实践讲解演示并组织录像,其中讲解演示是各小组自由安排时间、自由寻找场地、自由设计讲解演示形式,只要最后提交视频录像即可。对备课的总体要求是每个小组上交讲稿文档、PPT课件、视频录像三件作品。学生对这样的活动也有很大兴趣,他们在小组内会进行积极讨论、集思广益,每年交出的录像都会有一些形式生动活泼,集趣味与知识于一身的优秀作品,PPT课件制作也经常出现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的作品。我们收到各小组的作业作品后,会将这些材料上传到百度网盘做出共享,供学生互相学习和展示自我,也可以便于各小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参考往年的作业作品。

这一活动开展以来,一直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完成了课业任务,同时在集体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协调管理能力,查阅资料,可以锻炼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设计演示视频的表现形式和PPT课件,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在这样的小组协作中,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互相交流,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互相交流讲解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有利于培养学生成才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并以之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也关注培养学生在记忆基础上应用知识的意识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效。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记忆过程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基础理论探析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