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30宋丹宁熊丽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诊断学中医药思政

曹 彦 宋丹宁 熊丽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吉林 长春 13000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提出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理念[1]。上海中医药大学率先实施了课程思政改革,全国各高校纷纷投入到课程思政改革的大潮中。从早期的中医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到现在的中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育工作者做了很多研究,有的从必要性方面,有的从理论研究方面[2],有的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论述。但在《中医诊断学》这门学科的思政元素挖掘和实践研究方面还存在空白,本文主要从《中医诊断学》课程特点出发,挖掘思政元素,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以期制订一套适合《中医诊断学》课程特点的完整的思政教学方案。

1 中医学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及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作为医学主体的医生,除了深厚的医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需要高尚的人格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我国的传统医学高等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思想道德的培养,造成医学生医德医风的缺失[3]。医生,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职业道德的一种职业。要培育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但要传授给学生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胆大心细,行圆智方的品格,更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救死扶伤,不怕脏不怕苦的高尚情操。而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不同,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扎根于中华大地,来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古代哲学思想的灌输。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西方文化的传播及渗透,价值多元化日益明显,青年学生对外国文化如数家珍;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悠久灿烂的古代哲学思想文化缺乏传承和探究精神,甚至是知之甚少。面对这种现状,尤其是我们中医药类专业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思政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了解祖国文化的精髓,进而了解中医药,才能热爱中医药,学好中医药。成为“真信、真学、真懂、真用”的“真中医”。

2 中医诊断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2.1 课前仪式教学 提高学生职业荣誉感

2.1.1 组织学生背诵《大医精诚》 在每学期《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第一次课前,组织学生身穿白大衣在创实大厦一楼《岐黄壁魂图》下背诵《大医精诚》篇的节选。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们感受古代圣贤高尚的医德,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真正做到“医者父母心”,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医学,对待病人。

2.1.2 开展“以白大衣为荣”的主题摄影活动 组织学生在实训室的模拟诊室中,身着白大衣拍照留念,并将照片制作成相片墙,向全校师生展示,并向学生讲授“白大衣礼仪”。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身为医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以身着白大衣为荣。

2.2 课堂教学—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

2.2.1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渗透 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设计的加入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通过PPT展示一些古籍文物,传统的医疗器具,介绍古代医家的成长史,经典的故事,推荐学生研读古书,向同学们展示中医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学生真正做到“文化自信”。进而增强和树立“四个自信”,为自身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

2.2.2 开展角色情景扮演的实训教学 在实训课的模拟诊室中,由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或者患者角色,模拟临床诊疗的过程。课前给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学生扮演病人,并自己准备病种,查阅资料,模拟表演,课前教师会把关指导;其他同学选出代表扮演医生,对“病人”学生进行临床诊察。这样做一方面练习学生临床诊疗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作为医生的感受,该如何对待患者;而扮演患者的学生也能体会到,作为患者想要得到医生怎样对待的态度。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医德医风。

2.2.3 利用误诊案例 培养责任意识 医生是一个责任重大职业。病人的身家性命都系于医生之手,稍有不慎,都可能会引起无法弥补的后果。所以作为专业课的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例如在讲到辨证诊断这部分内容,教师展示一个误诊病例,由于医生的大意,诊断失误,错误的治疗延误了病情,导致病人死亡。通过病例的讲解,介绍相关知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医生的责任重大。医生必须要对病人认真负责,做到胆大心细,医生一个小小的马虎大意,代价可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2.2.4 传播医学前沿知识 与时俱进发展中医 中医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提高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高精尖技术的层出不穷,中医药事业该如何与时俱进发展下去,这是我们中医人的新时代的责任担当。因此,在授课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播更多的医学前沿知识,在健康和疾病领域有哪些新的发现和发明,开拓学生的眼界,不故步自封,不墨守成规,能够不断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医药事业。

2.3 课后拓展—增强职业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2.3.1 发挥榜样的力量 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新时代医者的风彩 每学期与学生建立在线联系,无论是微信群、QQ群还是超星学习通的班级群,随时随地的发送一些优秀医者的事迹;与学生们互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比如我校2017级研究生刘乐等人在轻轨上抢救晕厥抽搐病人的事迹,“最美女研究生”殷楠在火车上救治心脏病突发患者的事迹,都是发生的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多多向学生宣传,鼓励学生向她们学习,增强学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一些身边人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有这种社会责任感。无论何时何地,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只要有病人就要冲上前去。

2.3.2 开展中医诊断学教学诊疗第二课堂 利用课余时间无偿向学生提供医疗服务,有学生生病、不舒服,都可以来这里诊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现场病例教学,向跟诊的学生进行诊疗示范。除了知识的传授,还使学生感受到中医的精妙,并坚定将它发扬光大的信心。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义诊,向老百姓宣传中医;到中小学去讲课,使孩子们从小就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以这些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形成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使命感。从而使学生树立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己任,并为之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

3 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

3.1 提高教师的思想文化底蕴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主体,起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教师本身的思想文化底蕴、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了思政课程实施的效果。加强对专业教师思想文化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4]。

3.2 统筹好思政教育和课堂教学 课堂时间有限,如何在保证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思政教育;或者说通过思政教育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摆在我们每个中医学教师面前的首要课题。

3.3 思政教育载体和形式仍需加强 目前,根据中医药类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思政教育主要是就地取材,利用案例式教学法,介绍古代名医的事迹故事、临床真实有效的病例等等。角色情景扮演法、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但客观的讲,在思政素材、课程设计等方面仍需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4 总结与思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正是要在全方位、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德才兼备,真正做到“厚德精术、启古纳今”。虽然目前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但是只要我们始终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不断总结思考,不断完善提高,就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成效,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实现全面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诊断学中医药思政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