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数学: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的关键
——以“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教学为例

2019-01-30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冒琳琳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列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课例

☉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 冒琳琳

单元起始课(有些地区称之为章节统领课)的教学研究在最近两年得到一定的关注,不少教研活动中得到积极实施,因为这种课型没有机械地执行教材,是从“照本宣科”走向“用教材教”,不同的老师或团队研发的教学设计往往有很大的差异.笔者最近一段时间有机会在不同的教研活动现场,听了三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单元起始课,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本文简要梳理出来,并跟进评析,供研讨.

一、“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同课异构的听课记录

说明:限于篇幅,我们只整理三节课中一些“显著不同”的教学活动(片段).

课例1:(片段)“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开课阶段

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主要有哪些内容?我们是如何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

教学组织:学生稍微思考后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然后选派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教师通过适时追问,引导学生回忆梳理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相关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等等.

接着教师利用PPT出示3个一元二次方程,请学生观察:它们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未知数的个数和最高次数各是多少?

教学组织:学生观察后交流,归纳出共同特征:①整式,②一元,③2次.进一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作一元二次方程(教师适时板书,形成板书的主要内容).

问题2:请同学们回忆:一次函数是如何学习的?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教学组织:学生很快复习了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形式y=kx+b(k、b为常数,且k不为0).通过对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的回忆,引导学生去猜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以下形式:ax2+bx+c=0(其中a、b、c为常数,且a不为0),我们把这种形式叫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听课随感:该课的开课阶段有15分钟左右在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容,师生对话或追问虽然比较多样,课堂氛围也比较热烈,但是用在复习旧知上的时间偏长,且作为本课所学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是直接给出的,缺少必要的问题情境,比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中,列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类比旧知定义新知,这样的新知引出更有意义.

课例2:(片段)一元二次方程的情境创设

(课前练习)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设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00平方单位,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设边长为a,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2)两数之差为3,且这两个数之积为180,求这两个数.设这两个数中大数为k,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

(3)某单位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伍参加比赛?设邀请x个队伍参赛,可列方程__________.

教学组织:上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订正、讲评“课前练习”,并安排学生把所列方程写在黑板上,在归纳出概念之前,先安排学生复习已学过哪些类型的方程,并追问学生这些方程的定义,然后观察黑板上所列方程,填写“学案”上的空白.

(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___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的____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是二次项,______是二次项系数;_______是一次项,______是一次项系数;______是常数项.

简评:这种学案留白并不是“留白式学案”,而是限制学生思维的劣质学案,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这些所谓的标准框架之内,不利于学生自主发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应该抛弃的学案设计方式.

接下来该课选配了不少训练题,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相关概念,多数都是常规的,其中有一道例题以题组形式呈现,摘记如下:

例(1)若(a-1)x2+a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2)已知关于x的方程(|a|-1)x2+(a-1)x-1=0.

①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求a的取值范围.

②若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a的值.

(3)已知关于x的方程(a-1)x|a|+1+ax-1=0,当a为何值时,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简评:这是一道劣质题,人为制造麻烦,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歪曲为了解这种无趣的习题,让学生感受到处处是解题陷阱,不符合数学追求简洁的文化价值.即使从解题角度来看,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以发现,之所以定义“一般形式”,是为了后续研究解法,研究公式法,研究根的判别式,研究根与系数的关系,而不是为了让学生练习上述劣质题.作为一节公开课,教师及打磨团队对这类习题处理集体“无知无畏”的认知状态,让人遗憾.

课例3:(片段)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生成与跟进训练

课件出示问题:如何用一张长16cm、宽12cm的硬纸片做成一个底面积为96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

教学组织:学生很快设出未知数,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教师继续给出一个方程3x-2=15,问:这个方程同学们认识吗?这是什么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如何定义的?我们在七年级是如何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一下这两个方程的异同点,能不能根据你以往的学习经验给这种新的方程取个名字?学生很快就说出“一元二次方程”,并且顺利归纳出定义和一般形式,再跟进如下一些训练问题.

(1)关于x的方程mx2+m=nx2-nx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2)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并说出各项及二次项、一次项的系数:

(x+1)2-2(x-1)2=6x-5;3x(x-1)=2(x+2)-4;(x+2)(x-4)=7.

简要评析之后,教师快速推进,引导学生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组织:接下来我们就从x2-4=0来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据你的学习经验,会解这个方程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介绍直接开平方法,并跟进追问:以上这题,你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学生想到了“平方差公式”,根据因式分解的知识和“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0,那么这两个因式中至少有一个等于0;反之,如果两个因式中有一个等于0,它们的积就等于0”,我们将方程化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等于0,这种解法我们称之为“因式分解法”.

教师适时出示练习:解方程②3x2-5x=0和③x2-2x-15=0.

学生很快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完成了求解,教师组织学生归纳概括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降次.

简评:这节课有较好的章节起始课的味道,开课阶段简单明了,直奔主题,师生共同定义并归纳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相关概念,用一组练习初步辨析之后进入解法探究,并且让学生从不同方法感受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降次,为后续深入、系统学习配方法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关于单元起始课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1.从理解数学出发构思单元起始课的教学立意

近年来,章建跃博士提出的“四个理解”(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理解技术)得到一线教师广泛响应,在很多课例设计中可以看出体现“四个理解”的元素,在这“四个理解”中,章博士多次强调离开“理解数学”则后续无意义,所以单元起始课的教学研究也要加强在理解数学上的钻研功夫.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不等式组等知识,再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教师需要明辨这个新内容与此前所学内容的“同与不同”,在相同、相通之处可以快速推进,而在不同之处,慢下来、停下来,让学生充分辨析,这样就能明辨新知的重点与难点,找准教学用力点.

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精选数学现实或生活现实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之前过分重视生活现实引入新课进行了一定的纠偏,要求教师在新知引入环节注意平衡好生活现实、数学现实与其他学科现实.比如,基于理解数学的角度看一元二次方程,作为单元起始课,上面几个课例中,课例3的处理相对比较合理,以一个简明的生活情境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快速推进学程,在归纳生成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之后,引导学生从“数的开方”角度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了“降次”思想.这样的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自然、合理,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可操作性强,值得我们借鉴和实践.

猜你喜欢

列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课例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巧用勾股定理列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对一元二次方程问题的深入思考
课例
用列表法列方程解应用题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